卷肆 第十六章 神助拳,义和团(第5/6页)

话说6月11日,董祥福部士兵正游走在北京街头,迎面便撞来了一个梳着分头穿着西装还戴了个小眼镜的人,虽然这家伙和甘军士兵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可从他的体态举止以及不梳辫子这一特征上,大伙判断出,这厮极有可能是洋鬼子。

多半是东洋鬼子,最不济也该是个忘了祖宗的二毛子。

杀吧。

甘军判断得一点也不错,来者确系东洋人,此人名叫杉山彬,水户出身,时任日本驻华公使馆书记官,这天正好上街买东西,结果不巧赶上了这么一拨人。

看着气势汹汹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自己冲来的甘军士兵,杉山彬虽孤身一人,但却十分淡定。

倒不是他不怕死,而是因为此刻的他根本没想到这一层。

杉山彬是个亚细亚主义者,同时也精通中文,他知道北京最近很不太平,可总觉得这些义和团也好董祥福的甘军也罢,都应该是针对西洋人的,不是说“鬼子眼珠俱发蓝”么?摆明了是拿白人开刀,自己一个日本人,头发不黄眼不蓝,完全身在“鬼子”这一概念之外,因此根本就用不着怕,该干嘛干嘛。

更造孽的是这位日本书记官甚至认为此刻的大清正和日本当年一样,在搞攘夷,等他们一干人等攘够了,那就该开始维新了,而等维新维完,那么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会出现,和日本人携手共同抵抗白人的时代,兴许就要来临了。

所以,面对汹涌而来的甘军士兵,杉山彬哈哈哈大笑三声,张开双手迎了上去:“你们听我说……”

但甘军士兵却将其粗暴地打断:“来者何人!”

虽然认定了这是洋鬼子,但好歹也该问一下,刀下不死无名鬼嘛。

而杉山彬一听这话,却高兴了,以为能交流了,于是连忙用非常标准的中文说道:“你们好,我叫杉山彬,是大日本帝国公使馆的书记官……”

一听果真是东洋人,走在前头的甘军士兵也不含糊,直接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前,然后一刀捅入杉山彬的肚子。

杉山彬捂着肚子倒在了地上,没死,但总算知道对方是要干嘛了,只见他伸手狂摆,示意对方住手,嘴里还用尽力气喊道:“亚细亚人不杀亚细亚人……”

可甘军哪里听得到这话,只见他们一拥而上刀枪齐下,几乎是一刹那,杉山彬就被剁成肉酱,终年39岁。

砍完之后,甘军还互相询问:“亚细亚是什么鸭?跟红烧鸡块比哪个更好吃?”

杉山彬被杀之后,尸体遭开膛破肚然后暴晒于永定河畔。

事件发生后,各国震惊——其实这是废话,你要在老家抢抢教堂欺负欺负传教士跟教民也就罢了,再大开杀戒充其量也不过是治安事件,可你现在跑到京城王都里头,公然拦路截杀外交人员,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在意识到事情可能已经严重到了一定境界后的各国外交官员再一次集体要求本国政府速速派兵来救,同时在世界范围展开了对大清的强烈舆论谴责。

倒是受害方的日本政府显得相当低调,他们决定冷处理此事,仅仅要求清廷归还杉山彬的遗体,甚至连赔偿一事都没说。

结果尸体还回来的时候,日本人惊讶地发现杉山彬不仅肚子被剖开,而且连四肢都被砍了。

面对这种极大的侮辱,他们强压下怒火,甚至都没有抗议,还自我安慰:反正有手没手的最后都要火葬烧成灰,就这样吧。

为什么?

为什么日本人要这么忍耐?

这是因为他们太明白了,西洋列强针对杉山彬遇害一事的义愤填膺激烈反应绝非出于什么义气,甚至连兔死狐悲都算不上,而是这帮白人觉得,可以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比如当时德国公使克林德就在杉山死后明确表示:“我们就此瓜分中华大陆的时候到了!”

如果亚洲最大的大清帝国就这样被白人给弄完蛋了,那日本的处境自然也就危险了,所以日本人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其实慈禧也懂这个道理,事实上在各国政府逼宫要求老太太归还大政于光绪的时候,日本是唯一一个几乎没有参与此事的列强国家,因此在杉山事件发生后,老太太一面以光绪的名义发圣旨向日本方面道歉,并派荣禄亲往日本领馆赔礼,表示“闻之实甚惋惜”,一面把甘军老大董祥福叫进宫痛斥一顿,要他严惩凶手,而董祥福也非常配合地装了一回硬汉,死扛不认,说这事绝对是义和团民干的,跟我甘军没关系,太后您一定要泼污水的话就先把末将给斩了吧。

于是慈禧一转头就跟日本人说,你看,这兴许不是甘军干的呢,要不我们再调查调查再研究研究?

日本人没说什么,默认了。可其余列强却不答应,横插一脚表示一定要讨个说法。

可结果说法还正讨着呢,京城又出大事了。

6月13日,把北京外围搞得鸡飞狗跳的义和团,终于进入了内城,也就是老话说的四九城。

进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教堂,杀教民。

当年四九城的教堂也不多,就那么十来座,结果基本上全部被义和团给毁了个干净,被屠教民超过两万,还有数十万压根就不信教的普通老百姓,也被义和团与甘军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由于杀得实在太狠,因此有五千多名中外教徒不得已逃去了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请求使馆给予保护。

而义和团他们倒也干脆:纵使你逃到火星,我也追到火星。

就这样,使馆被围了。

这下各国的外交人员真的慌了,他们知道这义和团旨在扶清灭洋,身为洋人的自己终有一天是要被针对上的,可问题是真的针对上了,又能怎么办呢?此时外围义和团民少说也有十万,整个东交民巷里加上之前各国派来的先遣队,能打的也就四五百,想给自己国家政府拍电报要求增援也不行,因为电线杆子都被义和团当洋货给撅折了,连铁路都被挖了,沿线的外国技术工也被杀了个一空。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愤怒地站了起来,表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大爷我这就扛枪出去,杀他几个拳匪。

克林德是军人出身,性格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当天便操家伙带卫兵跑到使馆区外,看见穿一身大红的义和团民就是一枪,一天下来,居然被他打死了20多个,克林德将其称之为“狩猎”。

没想到这位公使阁下是打了一辈子鹰结果被鸡叼了眼。

6月19日,清廷突然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于是自然是一片哗然,大家都知道大清要翻脸,可从没料到翻脸的速度如此之快,但此时此刻身在他人屋檐下也别无他法,只能请求清廷把时间稍微放宽一点,容自己收拾行李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