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卑微的奴仆(第3/3页)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好色帝王使用年轻宫女的可能性,但这些宫女并非宫规额定,应带有随意性。倘内廷主位侍寝时,带来宫女被皇帝看中,也会被皇帝择日召幸或留于宫中侍寝,到那时,宫女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了。

宫女的来源

清宫选拔宫女,最早于顺治十八年,规定:“凡内府佐领下,内管领下女子,年至十三,该佐领内管领造册送会计司呈堂会奏,交总管太监请旨阅看。”即内务府满洲上三旗下校尉、厩丁、披甲人、护军、苏拉、匠役、闲散人、笔帖氏、领催、库吏、铁匠等包衣之女,俱应入内选拔。

宫女选拔时,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身上没有疮味,没有残疾,而且还有年龄要求,十三四岁为最佳,因为这时的女孩子尚未成熟,后宫主位调教起来比较方便。

奇怪的是,有时选拔宫女的时候,皇帝要亲自验看,“人齐,内监捧牌入宫门告,皇帝亲览焉。”又不是大选秀女,为皇帝选后妃,仅是为后妃选挑那些役使的宫女,皇帝为什么要亲自验看呢?恐怕好色的皇帝也是别有图谋。

宫女的生存环境

太监在后宫之中并不承应宫内事务。比如传官房,侍候穿衣、洗澡等,都由宫女负责。所以,后宫之中,不同等级的嫔御,会有人数不等的宫女承应侍奉事物。

所以宫中规定:皇太后宫中备12名,皇后宫中备10名,皇贵妃位下8名,贵妃位下8名,妃位下6名,嫔位下6名,贵人位下4名,常在位下3名,答应位下2名。

这些宫女一旦被挑选入宫,会根据其不同的出身,按等级选用。如雍正七年上谕:“嗣后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妃、嫔、贵人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若系拜唐阿、校尉、护军及披甲闲散人等之女,均可挑入。”这种高级人家女子侍候高级主子,低级人家女子侍候低级的嫔御,是否使那些出身寒门的宫闱之人有些气馁三分呢?

和太监一样,宫女入宫,其生活状况明显优于入宫之前。她们在宫内可以得一份很优厚的待遇。每天她们可以享受猪肉1斤,白老米7盒5勺,黑盐3钱,随时鲜菜12两,已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而且,每遇宫中喜事,还会有很多受赏的机会。

但是,这些宫女在宫中还是很郁闷的,有时会想念家人,却也无法见面,也只有偷偷流泪。而她们在宫中服役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年满25周岁,或至少已服役10年了,才可以出宫去,或回娘家,或嫁人。但在那个时代,已年届25岁的女人,就是老姑娘了,还会找到称心如意的男人吗?

宫女在宫中活动的范围相当狭小,不似太监那样,可以承应外差。因而,宫女必须学好规矩,才能侍候好主子。

宫中规定:凡大臣进宫奏事、讲书时不许放女人行走;非奉本主使令,不许擅相交语,并嬉笑喧哗;太监在内廷当差,女子在宫内答应,各有内外,务当断绝来往;凡外间闲语,无故不得向宫内传说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条例,规范宫女的言行。

有时,没有差使,宫女会想自由一些,比如想吃一些爱吃的东西。像鱼、虾、韭菜、蒜等,可是,一旦遇有传差,主人叫去,闻到味道,就会遭到惩罚。所以,这些宫女夏天连西瓜也不敢吃,怕坏肚子误差事。宫女在闲下来的时候,会被要求学习针织女红,以培养其心灵手巧和磨炼心志,有时还会要求她们学习满文,以不忘本。有诗为证:

红烛烧残午夜余,六宫人静碧窗虚。

闲翻译本黄金案,细细临摹学国书。

可是,即使如此,这些苦命的宫女也总会有挨打受处分的时候。比如乾隆四十三年,性情暴烈的惇妃,不知何故,竟将伊宫内的一名宫女殴打致死,令人发指。一个身份高贵的妃子,对日夜侍候自己的宫女不但不奖赏,反而指使太监将其打死,可见,宫女的命运完全操纵在主人手里。

宫女遭受折磨时,不敢顶撞主子,心眼小的人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事情的发生,使得主子感到大不吉利,于是,为刹住自杀之风,规定:

凡太监、女子在宫内用金刃自伤者斩立决,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治者绞监候;太监、女子在园庭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治者,发往伊犁给兵丁为奴;太监、女子在宫内自缢、自尽身死者,将尸骸抛弃荒野,其亲属发往伊犁给兵丁为奴;太监、女子在园庭自缢自尽,身死者,尸骸免其抛弃,其亲属发往乌鲁木齐给兵丁为奴……

这些戒律宫规,真使得那些娇小女子们欲活不能,欲死无门,不知如何是好了。

宫女的归宿

宫女们也有头脑灵活、长相俊美之人,也有想通过接近皇帝来得到帝宠,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果然,一些宫女成功了。

可是,这种借机接近皇帝的做法是要冒风险的。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皇后或皇太后处置,二是遭皇帝处置,因为她们毕竟不是后宫嫔御,如果不是皇帝特别看中,那是绝对不允许献媚取宠的。

所以,大多数宫女还是希望早一天服役完毕,找个机会出宫去。服役十年期满再出宫,实在是难熬的岁月。因而,有的宫女便想方设法表现出自己的缺点,如笨拙,而被遣出宫。可是,一旦被发现就不得了。咸丰七年,寿康宫佳嫔位下两名宫女因表现笨拙而被退出宫,咸丰帝认为“殊属可疑,其中必有别情,不准隐讳,所说若何,可密封具奏”。这说明,有宫女假装笨拙,欲出宫而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然,并不能排除宫中某些宫女是真正因病、因笨而被遣出宫去。档案记载,因病、因笨出宫女子每年有很多,如咸丰五年39人,咸丰六年21人,咸丰八年8人,咸丰九年12人,咸丰十年24人,同治元年12人,同治二年15人……其实,这些出宫的女子,虽然背上笨拙的丑名,可是,由于提前出宫,年纪尚小,能够找一个合适人家嫁出去,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