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蒸汽压路机

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前一晚,六十二岁的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将军坐下来,写了封一副要慷慨赴难的信给情妇吉娜(他写给吉娜这样的信不只一封)。康拉德写道,战争就要来临,奥匈帝国挨不过这场战争;俄国和塞尔维亚会是“这个君主国的棺材钉”。但康拉德会打到最后一口气,“因为如此古老的君主国和如此古老的军队不能亡得不光彩”。[1]

康拉德的浮夸之词,掩盖了更为不堪的真相:不只这个帝国完全未准备好迎接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康拉德本人亦然。康拉德在当作家和官员时表现得亮眼,但他从未听过现代战场的枪炮声。他以探讨布尔战争和其他冲突的战术性著作名扬国外,但他唯一的作战经验,是来自一八七八年在波斯尼亚某步兵师当基层军官时。康拉德在一九〇一年获弗朗茨·斐迪南赏识后平步青云,短短五年就从一星将领升为三星将领,但现代战争的严酷挑战和那些挑战所带来的痛苦抉择,似乎从未遮暗他熠熠耀眼的军人生涯。大战前卡尔·克劳斯就预料,“只要响的是军号,而非枪炮声,康拉德就一直会是最伟大的指挥官”。克劳斯说得没错,而这就要带来麻烦。

在情妇吉娜眼中是一位地道德意志英雄的康拉德,开始惹恼德国人。俄国有人口一亿七千五百万,比美国人口多了将近一倍,比奥匈、德国、法国三国人口总和还要多,所以除非战事一爆发康拉德就立即将所有火炮调到东部战线,否则奥地利会被俄国的人海淹没。[2]在德国人击败法国的八十八个师(据作战计划要大约四十二天),把兵力调到东边打俄国人之前,奥地利的四十八个师——加上顶多德国十七个师的增援——得挺住对塞尔维亚的防线,并力抗俄国的一百一十四个师,守住加利西亚和波兰。俄国兵力如此庞大,一旦俄国参战,维也纳别想奢望对塞尔维亚发动攻势。[3]从动员第一天起,奥地利人就得把一切人力物力调到东边,以击退俄国“蒸汽压路机”(畏怯的英国报纸所编造的字眼,用以反映俄国看来源源不绝的人力)。这辆蒸汽压路机是挥之不去的幽灵,康拉德每次想根据俄国武力现况来修改他看似漂亮的作战计划时,它就出来骚扰,不让他如愿。

奥地利人将得增加他们不足的兵力,且得早早就把这辆蒸汽压路机打得动弹不得,以免它动员六百万后备军人来增援其一百四十万现役兵力后,对付不了。奥地利人已采取某些做法来扩大他们的可用兵力:一九一二年,奥地利已把役期由三年减少为两年,同时将后备役期由七年拉长为二十七年,借以增加哈布斯堡兵力。从此,只要是未满五十岁的男丁,奥国都能将其召回,投入后备部队。这似乎是五千三百万人口的贫穷帝国,在面对一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另一个贫穷帝国时,唯一的备战之道。[4]问题——不久后就会显露的问题——在于征集到兵员是一回事,要他们成为可战之兵是另一回事。这个君主国被高昂的训练成本吓倒,每年只对其少部分合格的二十一岁男子施予训练,因而在一九一四年动员时,前来兵站报到的奥匈帝国士兵,大部分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

其他投机取巧的做法,助长了维也纳的盲目乐观心态。到了一九一四年,奥匈帝国已把他们的动员期降为十六天,[5]也把奥地利、匈牙利两地的地方防卫军各八个师的备战状态,提升到能被动员、能归类为野战部队、能与三十三个正规师整合为十六个军的程度。那当然有利有弊。占总兵力三分之一的地方防卫军,原定位为预备队,现把他们列为一线部队,意味着奥匈帝国陆军不再有受过训练的后备兵力可以填补第一波交战后损失的兵力或保卫突然受威胁的地方。

由于没有多余的预算来建立真正的预备师,康拉德就用有名无实的后备部队将就混充:退役军官、一年期志愿役军官(志愿服一年兵役以免去征兵义务的受过教育的男子)、自一九〇〇年起陆军所征召但其实未入伍的所有未受过训练的男子。这些被排在征兵顺位后段的幸运儿,即所谓的非现役人员,不必入正规军和地方防卫军服役(征兵顺位前段者入正规军,中段者入地方防卫军),但一旦爆发大战,肯定会被征召入伍。但事实上,他们如果被征召,也没地方安置他们,因为匈牙利人连创立有名无实的预备团来容纳他们都予以阻止,因此,一旦总动员,他们将只会四处打转,派不上用场。最后他们会被组成新编队,配予用剩的制服和老旧步枪(最老的步枪为一八七〇年代的东西),在最草率的指示下出征作战。最幸运的“非现役人员”当然老早就移民美国,对横越大西洋千里迢迢送到康涅狄格州工厂、宾夕法尼亚州矿场或密歇根州伐木区新兴小镇的动员令,乐得置之不理。较没这么好命者,也就是未在大战爆发前跑掉者,则被风光编入Landsturm(译按:由三十四至五十五岁男子组成的战时预备队)或Ersatsreserve(译按:由因某些因素免服兵役的男子组成的预备队),凑成火力、装备都不足的行军旅。这些行军旅理论上将提供十一个预备师的兵力,其实是充当炮灰。“当武器和装备发下,样样东西都得解释一番时,士兵和军官都非常吃惊。”有位老兵冷冷忆道。[6]

由于有这类部队问题,照理康拉德或许该采取较步步为营的策略。如果他想在东部战线打赢,得尽快集中他分成三部分的陆军,得完全放弃把第二梯队调到南边增援与塞尔维亚作战之巴尔干最小兵力群的构想;然后该把第一、第二梯队的四十师的兵力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留巴尔干最小兵力群的八个师对付塞尔维亚的十二个师。[7]到了一九一四年七月,只有狂热分子还会以为能把奥地利、塞尔维亚战争局限于当地,能把第二梯队的十二个师,即爱德华·冯·伯姆·埃尔莫利(Eduard von Böhm-Ermolli)将军之第二集团军的四个军,安然调到塞尔维亚与巴尔干最小兵力群会合。在一九〇八年的并吞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俄关系急剧恶化,若还以为俄罗斯人会坐视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则几乎是异想天开。但后来的发展表明康拉德就是这么异想天开。

俄奥如已交战,把第二梯队调去打塞尔维亚,即会招来大祸。俄国已改善其铁路,已把数十个预备师改造为能迅速动员、出击的第一线师,从此不必等后备军人召集。这时俄国已有九条新铁路,其中五条是双线,直抵与德、奥接壤的边境。沙皇从此能把九十六个步兵师和三十七个骑兵师(三十个军两百七十万兵力)迅速投入战场,且有来自西伯利亚与亚洲移动较缓慢的两百三十万兵力后备。[8]每个人都认为意大利的二十五个师最后会投入反奥阵营。胜败全看奥地利能否在东部战线挺得够久,让柏林得以先解决西线战事,再移师东线与俄国一决。但即使是这一先决条件,主事者都没有把握守得住;一九一四年五月最后几次参谋人员会谈时,毛奇只说他希望在六星期内打败英法。如果不成,奥匈帝国就会像用手指头堵住堤坝缺口的荷兰小男童,只能独自力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