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海盗的黄金年代(第3/3页)

就在这个时候,本书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主人公伍兹·罗杰斯(Woodes Rogers)登场:他被皇室派来对付海盗,以及平定巴哈马群岛。罗杰斯是海盗黄金年代结束的主因。当然,他不是海盗,然而,他曾在英格兰与法国、西班牙的战争中担任私掠船船长,了解海盗的想法与手法。罗杰斯是战争英雄与著名作家,曾成功袭击西班牙城市,并在与巨大的运宝船的太平洋激战中毁容,他还是少数几个曾环游世界的人。罗杰斯自己虽然有着逞凶斗狠的过去,对海盗却从不手下留情。相反,他代表着海盗所反抗的每一件事。他与许多同侪不同,他勇气十足、无私,而且出人意料地爱国,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国王与国家。在众多总督、海军军官、政府大臣不断靠着王室发大财的同时,罗杰斯却自掏腰包,支持他认为会增加公共利益,以及建立年轻大英帝国秩序的计划。但这位为国服务的英雄,最后却因上级与同僚而受害。

贝勒米、黑胡子、范恩并不是从零开始建立海盗社会的。亨利·埃弗里(Henry Avery)[10]是他们的榜样,据说这位“海盗王”(pirate king)曾带领船员摆脱甲板上的压迫,在自己的海盗王国里过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奢华生活。埃弗里成就功业时,贝勒米、黑胡子与范恩还只是个孩子。他成为传奇人物时,贝勒米等则是年轻人。他的冒险启发了戏剧与小说、历史学家与报纸作家,最终还启发了黄金年代的海盗。海盗的浪漫神话不是在黄金年代之后才出现,而是直接鼓舞了黄金年代。因此,从亨利·埃弗里开始的海盗故事,必须从三个世纪前在拿骚出现的一艘神秘船只说起。


[1] 当然,黄金年代的海盗在一七七六年早已消失,但海上的反抗精神则绵延了一整个世纪。不满的水手与黑人带头暴动,对抗皇家海军的强征队,像是一七四七年到一七六八年在波士顿;一七六四年在新港、罗得岛、缅因波特兰;一七六四年与一七六五年在纽约,以及一七六七年在弗吉尼亚与诺佛克,都是这样的例子。一七四七年的暴动为时三天,奴隶、仆人、水手拥至波士顿市,迫使总督逃离家中,殴打治安官,扣押一名海军官员。水手也带头反抗《印花税法》(Stamp Act),英国士兵开枪射杀愤怒的波士顿暴民,这件事后来被称为“波士顿屠杀事件”(Boston Massacre)。

[2] Marcus Rediker,Villains of All Nations:Atlantic Pirates in the Golden Age,Boston:Beacon Press,2005,pp. 73-74.

[3] buccaneer这个不精确的词,是指十七世纪在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一带活动的海盗与私掠船,他们在一六七○年代与一六八○年代特别活跃。这个词原指一群化外之民,多为法国人,他们在伊斯帕尼奥拉岛(island of Hispaniola,又译西班牙岛)一带游荡,猎捕野生牛只,利用印第安式的熏肉工具(boucan)烤干牛肉。除了牛之外,他们偶尔也扣押小型船只,于是,英格兰人后来用buccaneer这个词泛指加勒比海的海上劫掠者,尽管这并不是该词当时的常见用法。

[4] Benjamin Bennett to the Council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Bermuda:31 May 1718 in CSPCS 1717-1718,No. 551,p. 261.

[5] Author’s Interview,Kenneth J. Kinkor,Provincetown,MA:15 June 2005.

[6] Walter Hamilton to the Council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Antigua:15 May 1717 in CSPCS 1716-1717:Cecil Headlam,ed.,Calendar of State PapersColonial SeriesAmerica and the West IndiesJanuary 1716 to July 1717(Vol.29),London: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1930.,No. 568,p. 300.

[7] Alexander Spotswood to Lord Carteret,Williamsburg,VA:14 February 1719 in R. A. Brock (ed),The Official Letters of Alexander Spottswood,Vol. I,Richmond,VA:Virginia Historical Society,1882,p. 274.

[8] 几个世代前,曾有学者与图书馆员出于好意,宣称该书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其后经由讨论,认为应该不是。

[9] 大部分天主教国家在一五八二年采用格里高利历,两套系统相差十天。一七○○年时,差距扩大为十一天,直到一七五二年,英国才终于改采用新历。

[10] 在当时的文献中,这个人的名字也拼成“Every”或“Eva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