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子路和颜回(第2/3页)

“为什么?”子路有些奇怪,老师心情不好,有什么好笑?

“老师很担心你,让你立即停止供应免费午餐。”子贡说。

“为什么?我这是施行仁德啊。老师平时总是叫我们要仁德,可是真正做起来又要阻止我,为什么?”子路很不解,甚至有些气愤地问。

“老师这么说。如果你认为老百姓确实不够吃的,应该上报给孔圉大夫或者国君,然后从公家的仓库里拿出粮食来救济大家。如今你私自用自己的粮食给大家,是要让百姓怨恨君主,而感激你。你想想,后果是不是会很严重?”子贡回答,这是孔子教给他的。

“是哦。”子路恍然大悟。

所以,仁德不仁德,还是要服从于政治的。坐而论仁,往往是不考虑当权者的利害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当权之前爱民敬民,当权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未必就是他的思想改变了,而是情势所迫。

屁股决定脑袋,这条真理千古不变。

【颜回少白头】

在孔子的弟子中,论管理才能,冉有是独一无二的,孔子准备第二个推销出去的就是冉有。为此,孔子曾经问过冉有有没有兴趣在卫国找一份工作,冉有婉言谢绝了,他说他还想学习。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冉有的家族都在季孙家做事,而冉有本人和季康子的关系不错,因此,冉有相信,他迟早会回到季孙家。

冉有谢绝了在卫国做官,孔子第三个准备推销谁呢?颜回。

孔子最欣赏的学生自然是颜回,连孔子自己也说颜回贤于自己。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哪个要强一些?”

“我哪里能和颜回相提并论呢?颜回能够闻一知十,我不过是举一反二。”子贡说。其实,他对颜回的品德很敬佩,对颜回的学习态度很佩服,却未必对颜回的能力认同。

“是啊,你不如他,我跟你都不如他。”孔子说,说得很诚恳。

按《论语》。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认为颜回比自己还要贤,并不是假意谦虚,而是出于真心。为什么一向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因为孔子是理想主义者,颜回则比他更理想主义。孔子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愿意首先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有些怀疑,可是颜回坚决信从。

可以说,颜回就是孔子的完美版。或者说,孔子所标榜的,就是颜回所实践的。

孔子说:君子无忧。

“如果君子的修行没有成功,就乐在过程;如果成功了,就乐在结果。所以,君子一生都是快乐的,没有一天是忧愁的。可是小人不一样,成功之前忧虑能不能成功;得到之后又忧虑会不会失去。所以,小人一辈子都在忧愁,一天也不能快乐。”孔子这样说。

按《说苑》。子路问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则乐其意;既已得,又乐其知。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之得则忧不得,跃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所以,尽管颜回很穷,但是他乐在其中。换今天的话说,就是穷开心。

对此,孔子大为赞赏:贤哪颜回。每天就吃一顿饭,住在贫民窟,别人都忧愁得受不了,可是他每天还是那么快乐。贤哪,颜回。

按《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对颜回的教导往往都是高屋建瓴,站的高度明显比别人要高得多。

一次,颜回问什么是仁。

“仁,就是克己复礼。”孔子回答。这个词后世常常被用到。“一旦克己复礼了,天下的人就会说你是仁人了。所以,成就仁在于自身,难道还要仰仗别人吗?”

克己复礼,这个词的解释一向五花八门。大致的意思,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法的规范。

“那,具体怎样实行呢?”颜回问,他很少这样问问题。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用了一个排比句。这里的非礼,不是现在的调戏妇女的意思,而是不符合礼法。

“我虽然不够聪明,我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的。”颜回说。

其实,这样的标准,连孔子自己也做不到。这,也是孔子认为颜回比自己贤的原因。

按《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尽管看上去安于贫穷,内心里,颜回对于出仕还是很渴望。说来也是,如果不想出仕,学这些礼法又有什么意义?

整个《论语》,颜回只向孔子问过两个问题,除了上面一条问仁,就是另一条问治国的。

“老师,该怎么治理国家?”颜回问,鼓足了勇气。

“嗯,用夏朝的历法,乘坐商朝的车,戴周朝的帽子,乐曲用《韶》《舞》。不要听郑国的歌曲,远离奸佞小人,因为郑国的歌曲很淫荡,而奸佞小人很邪恶。”孔子这样说。基本上,颜回就是孔子谈论人生理想的最佳人选了。

孔子这样的回答,就如同现代人问怎样生活,于是孔子回答:“娶日本老婆,找法国情人,开德国车,看美国电影,请中国厨子。”

好是好,可是怎么能实现呢?

按《论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孔子知道颜回的理想,也知道颜回的心思。他当然希望颜回能够成为一国君主的辅佐,可是看来这太不现实。如果再不为颜回找一条现实的出路,就耽误了这个孩子。再者说了,颜回父子都是自己的学生,如果颜回的问题解决不好,自己的良心也说不过去。

因此,在安排好了子路之后,孔子主要就在帮颜回物色工作了。

孔子为颜回介绍了几份工作,可是,每一次的面试结果都是失败的。

“你准备怎样帮我管理封地?”一个大夫问。

“克己复礼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要我做好了,三年之内整个封地就都克己复礼了,之后三年,整个国家就都克己复礼了。”颜回回答,用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