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东郭先生和狼(第3/3页)

杀了子西、子期,下一步怎么办?白公胜没想好。

白公胜的座右铭是:摸着石头过河。

“主公,杀了楚王,烧了仓库,然后你自己当楚王。”石乞的方案比较简单,属于土匪风格。

“不行,杀了楚王,会激起公愤;烧了仓库,怎么防守啊?”白公胜反对,想了想,想起一个办法来。

白公胜率领着手下那点人马,出其不意闯到了子闾家里,把子闾给抓来了。

“你当楚王。”白公胜下令,连商量都免了。

“我不当。”子闾不干。

“不当,不当就杀你。”

“杀我也不当。”

白公胜一刀把小叔叔又给砍了,就这么简单。

砍了三个叔叔,可是问题还没解决。

白公胜命令把楚惠王给关进后宫的仓库,石乞亲自看守大门。

自古以来,仓库看似安全,实际上最不安全,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尽办法要进入仓库。宫里的太监们早就挖了一个地道,平时进去偷点东西方便。此时楚惠王被关在里面,太监们挺高兴,一个叫做公阳的小太监下半夜悄悄顺着地道钻了进去,楚惠王还小,公阳把他背了出来,悄悄地送到楚昭王夫人那里,藏了起来。

第二天给楚惠王送饭的时候,才发现人丢了,白公胜非常恼火,下令立即搜查,哪里去搜?宫里藏人的地方太多了,白公胜的手下又不熟,再加上人手不多,多数人要守宫门。所以,找了一天,杳无踪影。

这下麻烦大了,人质没了。

“那什么,现在除了被杀的这几个,谁的官最大?”白公胜问。一打听,令尹和司马都死了,现在是左尹管修的官最大。

管修是谁?说起来,是管仲的后人,因为齐国内乱,来到了楚国避难,被楚昭王封在了阴地,所以是阴姓的得姓始祖,因为人品能力都不错,被子西提拔为左尹。

白公胜又搞了一次突然袭击,把管修给抓来了。

“你,现在开始是令尹了,给我召集军队,准备讨伐郑国。”白公胜不管别的了,要召集军队讨伐郑国,报杀父之仇。

“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命令我?”管修不买他的账。

“你不听我的?我杀了你。”

“杀了我也不听。”

白公胜又杀了管修。

白公胜就在朝廷里折腾,也折腾不出个名堂来。

楚国的公卿们逃的逃,看热闹的看热闹,竟然没有人来讨伐白公胜,这三百多号人就占领了朝廷一个多月。

终于,有人率军杀到了。谁?沈诸梁。

沈诸梁正在蔡国,听说白公胜占了朝廷,他并没有行动。等到听说白公胜杀了管修,这才决定动手,因为他知道管修的人品好比当年的伯郤宛,杀管修是要引发公愤的。

沈诸梁在方城山外召集了人马,然后杀奔郢都。

来到郢都北门的时候,有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戴上头盔呢?你要是被叛军一箭射死了,岂不是要让大家绝望?”

沈诸梁一想,有道理,于是戴上了头盔。

刚戴好,又来一个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戴着头盔呢?百姓看见你,心里就踏实了,可是你用头盔把脸遮起来,好像很怕死的样子,不是让老百姓失望吗?”

沈诸梁又一想,这话也有道理,于是把头盔又摘了下来。

进了郢都,遇上了箴尹固,也带着人马去朝廷,一问,竟然是去支援白公胜。

“喂,没有子西和子期,楚国早就完蛋了。如今白公胜造反,你不去平叛,还去帮他,你不想活了?你全家都不想活了?”沈诸梁质问他。

箴尹固一听,有道理啊。

“那,那我跟你。”箴尹固变主意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沈诸梁和箴尹固都能听人劝,跟白公胜形成鲜明对照。

两路人马杀到,总兵力超过三千,而白公胜还是那几个死党。战斗时间不长,白公胜的人马就抵挡不住了,于是逃到一座山上,沈诸梁率兵团团包围。

“爹啊,我给你报仇了。”白公胜对天长啸,觉得杀了子西和子期就算是给爹报了仇,随后,找了一棵歪脖树,上吊自杀了。

白公胜死后,石乞把他的尸体藏了起来。

沈诸梁的队伍很快攻上山头,石乞被活捉。

“快说,白公胜的尸体藏到哪里了?不说的话,把你煮来吃了。”沈诸梁审问石乞。

石乞笑了,能跟白公胜干的人,当然不是寻常人。

“嘿嘿,造反这活儿,成功了就是卿,不成功就是死,这是当然的结局,招不招有什么区别?烧开水吧。”石乞眼睛都没眨一下,想得够明白,骨头够硬。

这个道理沈诸梁也懂,所以没有再威胁他,直接烧了开水把他给煮了。

平定了叛乱,沈诸梁找到楚惠王。

“叶公,你当令尹吧。”楚惠王虽然小,也知道自己能重新当上王是靠人家沈诸梁。

“不当。”沈诸梁拒绝,让子西的儿子子国担任令尹。

“那,当司马?”

“不当。”沈诸梁又找到子期的儿子子宽担任司马。

之后,沈诸梁回到封地叶,当他的叶公去了。

叶公好龙的故事说的是沈诸梁,似乎叶公是个废物;其实恰恰相反,叶公绝对是个人物。

此次白公胜叛乱,只不过三百号人,而且没有内部策应和外部支援,就能够轻易杀死令尹和司马,并且占据朝廷一个多月,而首都没有人出来讨伐。由此可见,楚国已经是一盘彻头彻尾的散沙。

大国衰落啊,衰落得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