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章 赵家灭门(第2/3页)

“不必了,就算我逃走,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了。我死无所谓,庄姬就要生了,如果是儿子就叫赵武,如果是女儿就叫赵文。女儿就算了,如果是儿子,拜托你帮我保住赵家的一点血脉啊。”赵朔说完,挣扎着翻身下床,跪在韩厥的面前。

“好,我答应你。”韩厥没有犹豫,他把赵朔扶上了床,匆匆离去了。

当天,屠岸贾率领各大家族的联军杀到赵家。所有卿大夫家,只有韩厥没有出兵。

从赵衰的人人感激到赵同、赵括的人人痛恨,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沦落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杀。”屠岸贾下令。

屠杀开始了。

“你们要干什么?”

“谁说我谋反?”

“我要去见主公。”

“饶命啊!”

基本上,赵同、赵括在说完这四句话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赵家,风光一时的赵家被灭门了。

赵朔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办法会是这样的结局,不过他相信,即便没有这个办法,赵家同样是这样的结局。

至此,晋国称霸的三大功臣狐偃、先轸、赵衰的后人都在晋国政坛上消失了,最强势的三大家族都不复存在了。

什么是权力斗争?这就是权力斗争。

什么是政治斗争?这就是政治斗争。

而这样的权力斗争、政治斗争还将进行下去,不仅在晋国的历史上,应该说是在随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是不是我们都似曾相识?辛弃疾词曰: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十七条:内部斗争是自我毁灭的捷径。

副一条:要击败强大的权力斗争对手,首先要从他的内部开始。』

【斩草除根】

除了赵婴齐因祸得福免于一死之外,赵家人全部被杀,无一幸免。

赵庄姬因为是国君的姑姑而不受牵连,并且灭门发生的时候她已经躲到了宫里。但是,她肚子里的孩子是赵家人,严格来说也要处死。

赵庄姬在宫里待产,屠岸贾每天派人探看,他坚信一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赵庄姬没有想到的是,从前要提防赵同、赵括,现在赵同、赵括死了,屠岸贾比赵同、赵括更狠。

终于有一天,庄姬生了,是个男孩,庄姬悲喜交加,喜的是赵家有了接班人,悲的是弄不好立即就会被杀。

“赶快抱出去。”庄姬的贴身老宫女轻声说。

孩子被抱走了,按照赵朔当初的说法,这个孩子就叫赵武。

屠岸贾来晚了一步,孩子不见了。

“孩子呢?”屠岸贾问。

“生下来就死了,扔河里了。”老宫女说。

“哼,骗我?搜。”屠岸贾自然不会上当,卫士们搜了一遍,没有孩子的踪影。

“全城大搜查,但凡有新生儿子的,都要一一验明。”屠岸贾下令。

全城大搜查,一连三天,没有进展。

“明天开始,搜查附近的山区,一定要找出来。”屠岸贾料定无论是谁带着一个初生小孩子,一定逃不远。

除了搜索之外,屠岸贾贴出了布告,若有报告线索者,最高赏白银一千两,隐瞒不报者,灭族。

事实证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二天一大早,事情突然有了决定性的进展。

“我知道赵朔的儿子在哪里,不过,我要一千两银子。”一个人找到了屠岸贾,他要报案。

“你怎么知道?银子没问题。”屠岸贾喜出望外。

原来,这个人叫程婴,从前是赵盾的门客。听说赵朔被杀,庄姬在宫里待产,于是伙同另一个门客叫公孙杵臼的,两个人从宫里把孩子偷运出去,准备抚养成人。

“唉,想来想去,跟自己过意不去,何必呢?讲什么义气啊?银子才是硬道理啊,所以,我就来报案来了。”弄来弄去,程婴是来告密的。

“那好,带路,我们先去抓人。”

于是,程婴带路,屠岸贾带着人,出了城,在一座山里捉到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刚出生三天的婴儿赵武。赵武的身上,还裹着宫里的小被子。

“卑鄙小人,出卖主人和朋友的无耻之徒,程婴,你真不要脸。”公孙杵臼大骂程婴,看上去,他比程婴有骨气得多。

“嘿嘿,朋友不就是用来出卖的吗?兄弟,人生苦短,何必呢?”程婴厚着脸皮说。

“就算赵家有罪,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有什么罪呢?叔叔大爷,求求你们,杀了我,放过孩子吧。”公孙杵臼哀求。

看上去,是不是很感人?是不是很感动?

可以感动,可以激动,但是,不能冲动。屠岸贾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啰唆什么?都给我砍了。”

刀光闪动,两颗人头落地,一个大人,一个孩子。

“走。”屠岸贾挥挥手,带着手下回去了。

程婴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的面前,是一千两银子,屠岸贾是说话算数的。再说,反正银子也是公家的。

程婴发财了,出卖朋友历来是发财的捷径。

从那之后,程婴消失了,他为什么消失,以及消失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一个叫程婴的为了银子出卖了朋友。

赵家的故事告一段落,接下来,继续说楚国的故事。

【要命的单位介绍信】

公子冯顺利从晋国回来了。

申无畏呢?

申无畏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他回不来了,永远回不来了。

使节出使,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因此都会在车上设旄。申无畏离开楚国,就进入宋国,这时候随从建议把旄收起来,这样不引人注意,或许就能蒙混过去。

“不可以,楚国是什么国家?怎么能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过去?”申无畏拒绝了。

进入宋国之后不久,申无畏就被宋国军队发现了,一看是楚国使者,也不管是过境还是到宋国的,直接就给送中央去了。那时候,两国是敌国,宋国是晋国最坚定的同盟国。

按理说,如果楚国使者是来宋国出使,宋文公就要亲自接待。不过这一次是路过,就只需要右师华元处理了。

按照惯例和最基本的礼节,即便不是友好国家,使节借路也是没有问题的,东道国还应该提供食宿方便。

华元很不喜欢申无畏,上次孟诸打猎他也在,当时申无畏鞭打宋昭公随从的那一幕至今历历在目。尽管他很不喜欢申无畏,可还是得接待他,宋国可是个礼节上的模范国家。

“老申,又见面了,去哪里?”华元说话还算客气。

“啊,去齐国。”申无畏小心地说,尽量赔着笑脸。

“单位介绍信呢?”

“没有。”

“没有?”华元几乎叫出来,脸色沉了下来,“忘了带,还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