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章 赵家灭门(第3/3页)

“就是没有。”申无畏也不好说是楚庄王不给开。

“你们太欺负人了。申无畏,还记得当年你羞辱我国国君的往事吗?如今路过我国却不借道,分明把我们当成了你们自己的一个县,也就等于是当我们亡了国。如果我杀了你,顶多也是被你们讨伐,也就是个亡国。既然无论怎样都是亡国,姓申的,别怪我手下无情,都怪你欺人太甚了。来人,砍了。”华元当即翻脸,气不打一处出,当时一咬牙一跺脚一瞪眼一声喊,把申无畏给剁了。

所以,单位介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就因为缺一张单位介绍信,就会送命。

为什么楚庄王执意不给申无畏开单位介绍信呢?两种可能:第一种,他以为世界大同就要到来,因此国家之间可以任意通行;第二种,他就是要申无畏去送死,以此来为讨伐宋国找到借口。

如果是第一种,楚庄王就很天真;如果是第二种,他就很阴险毒辣。

我们来看看楚庄王得到申无畏死讯时的反应,然后来判断庄王属于哪一类人。

《左传》这样记载:“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楚庄王听到申无畏被杀的消息之后,一挥袖子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向外走去,侍从追到院子里才把鞋送上,追到宫门口才把佩剑送上,追到蒲胥街市上才让他坐上车子。

想象一下那样的场景,那叫做震惊、震怒或者“出离愤怒”。

庄王连鞋都没有穿,直接从宫里走到了大街上,他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宋国人杀掉的不仅是申无畏,更是他的伟大理想。他驱车直到郊外,才使自己平静下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宋国,等着吧。”楚庄王决定讨伐宋国。

显然,楚庄王是第一种人,可是他得到了第二种人想要的结果。

通常,第一种人都会得到第二种人的结果,因为虽然他天真,这个世界却很不天真。

九月,匆忙秋收之后,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宋国,申无畏的儿子申犀也随军前往,发誓要手刃杀父仇人。

宋军哪里敢和楚军交锋,直接退守首都睢阳。楚庄王也不客气,直接包围了睢阳。

打宋国可不是打郑国,打郑国那是做个样子,这次是要灭了宋国。所以,楚军开始攻城。

宋国人看出了楚国人的气势,他们能够感觉到,如果城池被破,他们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宋国人的防守异常坚固。

要知道,整个春秋,最善于防守的就是宋国人了。

一个是铁了心要攻城,另一个是玩了命要守城。从九月到转年的二月,五个月过去了,双方损失惨重,楚国人却依然拿不下睢阳。

楚国人有点急了,再熬下去,春耕就彻底泡汤了。可是,大家看不出来楚庄王有任何要撤军的意思。

宋国人更急,被围的时间太长了,忍不住有发疯的冲动,已经有几个弟兄从城头上跳城自杀了。其中一个跳下去没有摔死,因为他正好砸在一个楚军的身上,砸死了楚军之后,他不想死了,结果砍了楚军士兵的头回来,竟然算立了一功。

不管怎样,宋国人向晋国求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