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第4/6页)

大臣们和诸侯王不估量国土这样的少,却听从主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他们彼此勾结,互相掩饰,都振振有词地说:“听从我的计策可以在天下称霸。”不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信顷刻间的言论,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

大王如果不服事秦国,秦国将出兵占据宜阳,断绝韩国的上地,东进夺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的宫殿和桑林的花园就不是大王所有的了。成皋被阻塞,上地被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就被分裂了。先服事秦国就安全,不服事秦国就危险。制造灾祸却想得到福报,计谋浅陋而结怨很深,违背秦国而归顺楚国,即使想不灭亡,也是办不到的。

因此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帮助秦国。秦国所希望的无非是削弱楚国,而能削弱楚国的无非是韩国。这并不是因为韩国能够比楚国强大,而是它的地势是这样。如果大王向西服事秦国来攻打楚国,秦王一定很高兴。攻打楚国是为了利用它的土地,转嫁祸害而使秦国高兴,计策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韩王听信了张仪的计策。张仪回国报告秦惠王,秦惠王赏赐他五个城邑,封号叫武信君。又派张仪往东去游说齐盡王道:

天下的强国没有能超过齐国的,大臣是父兄关系,广大民众富足安乐。但是替大王谋划的,都是一时之说,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的,一定说:“齐国西边有强大的赵国,南边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靠海的国家,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勇敢,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对齐国也将无可奈何。”大王称赞这种说法,但没有考虑它的实际。主张合纵的人结党营私,彼此勾结,没有谁不认为合纵是可行的。我听说,齐国跟鲁国三次交战,鲁国三次取胜,国家却因此而危险,随后就灭亡了。虽然得到战胜的虚名,却得到亡国的现实。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今天的秦国跟齐国,正像齐国跟鲁国一样。秦国和赵国在黄河、漳河边上交战,两次交战而赵国两次战胜秦国。四次战争以后,赵国死亡的士兵有几十万,邯郸才保存下来,虽然有战胜的名声,但是国家已经残破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

现在秦、楚两国通婚,结为兄弟国家。韩国奉献宜阳,魏国敬送河外;赵王到渑池朝见秦王,割让河间来奉事秦国。如果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驱使韩国、魏国攻打齐国的南部,赵国军队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那么临菑、即墨就不是大王所有的了。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想奉事秦国,也不可能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齐王说:“齐国偏僻落后,远在东海之滨,不曾听到国家长远利益的高见。”于是答应了张仪。

张仪离开了齐国,往西去游说赵王道:

敝国秦王派遣使者我向大王呈献不成熟的意见。大王召令天下来抵制秦国,秦军不敢出兵函谷关有十五年了。大王的声威流传到山东各国,我国恐惧畏服,修造武器装备,整治兵车战马,练习骑马射箭,勤力耕作,积蓄粮食,守卫四周疆域,举止诚惶诚恐,不敢轻举妄动,唯恐大王存心监督我国的过失。

现在凭大王的威力,秦国攻占了巴蜀,兼并了汉中,夺取了西周和东周,迁移了九鼎,守卫着白马渡口。秦国虽然偏僻遥远,但是内心不满、积怨已经很久了。现在秦国有残兵败将驻扎在渑池,打算渡过黄河,跨越漳河,占据番吾,聚兵在邯郸城下,希望在甲子日会战,来仿效武王伐纣的故事。因此特地派遣使者我事先告知大王左右。

大概大王之所以信赖合纵联盟的原因是依靠苏秦。苏秦迷惑各国诸侯,把对的当作错的,把错的当作对的,想反对齐国,反而自己被五马分尸在集市上。天下不能统一也够明白的了。现在楚国和秦国成为兄弟国家,而韩国和魏国自称为秦国东方的臣属,齐国献出了盛产鱼盐的土地,这是斩断了赵国的右臂。右臂被斩断却要跟人家争斗,丧失了自己的朋党而独处,想要国家不危险,难道可能吗?

现在秦派遣了三位将军:其中一个方面的军队阻塞午道,告知齐国让它出动军队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的东面;一个方面的军队驻扎在成皋,驱使韩、魏两军驻扎在河外;一个方面的军队驻扎在渑池。约定四国团结一致来攻打赵国,赵国破灭以后,一定由四国瓜分它的土地。因此不敢隐瞒秦国的意图,事先把它告知大王左右。我私下替大王着想,不如跟秦王在渑池会晤,当面交谈,请求按兵不动,希望大王拿定主意。

赵王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奉阳君垄断政权,滥用威势,瞒骗先王,独断专行地处理政务。那时,我正跟随老师学习,不参与国家大事的策划。先王离开人世时,我年纪还小,继承君位的日子不长,心里本来就有疑惑,认为统一合纵不奉事秦国,不是国家的长远利益。于是准备改变心意,割让土地,对以前的过失表示歉意,来奉事秦国。我正要套车出发,刚好听到您的高明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张仪才离开。

张仪往北到燕国,游说燕昭王道:

大王亲近的国家无非是赵国。从前赵襄子曾经用他的姐姐作代王的妻子,企图吞并代国,就约定跟代王在勾注山要塞会晤。他就叫工匠制作铜匙子,加长它的尾柄,让它可以击杀人。赵襄子跟代王喝酒时,暗中告诉厨工说:“如果酒喝到酣畅欢乐的时候,你就送上热汤,然后趁机反转铜匙子来击杀他。”就在酒喝得正酣畅欢乐的时候,厨工送上热汤,并送上匙子,趁机反转匙子来击杀代王,杀死了他,代王的脑浆淌在地上。赵襄子的姐姐听到了这个消息,便磨利簪子而自杀了,因此到现在还有摩笄山的名称。代王的死,天下没有谁不曾听说。

赵王的狠毒暴戾,六亲不认,是大王亲眼看到的,难道还认为赵王可以亲近吗?赵国曾经出动部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都来胁逼大王,大王割让十个城邑去谢罪。现在赵王已经到渑池朝见秦王,献出河间来奉事秦国。如果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将出兵云中和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么易水和长城就不是大王所有的了。

况且现时赵国对于秦国来说如同郡县一样,不敢随便出兵去攻打别国。如果大王奉事秦国,秦国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燕国西面就有强秦的援助,而南面没有齐、赵两国的祸患,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