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夏健魄端午魂

从先民遗风到迎夏防疫

中国传统节日的节俗,有的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是部落先民的某种遗风。如前所述,清明节前的寒食,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的龙舟,则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族群)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关(传统认为龙是管水的)。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独立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的代代流传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遗风的真正动因,而根据自己时代和地域的生存环境和意识,对先民遗风作出合乎自己逻辑的解说和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端午邻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长之日,这日阳气最旺,当其时生命万物的生长成长最快,但阳极会伤人,需要避毒。《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这是大自然节律的节点,也应是人生节律的节点。“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2003年的“非典”流感、2009年的甲型流感都是证明,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迎夏“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的条件下,端午节人们主要采用自然植物来防疫。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采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富有民俗特征的最数“艾虎”和“蒲剑”。

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干艾搓成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炙条可以治病。艾灸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传至国外。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的彩纸上,借“虎”张威,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辟邪驱瘴。

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以“剑”张威辟邪,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

2003年春,当“非典”肆虐时,艾蒿、菖蒲等又光临百姓家中,古老的端午习俗又回到人们的记忆。我国某重要医疗机构经四十多年的研究认定,菖蒲提取物可以杀灭二十多种病毒、细菌,证明古老的端午习俗是科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应旧俗新用,提倡开展夏季爱国卫生大活动,发扬端午文化的优良传统。

1.斗百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叫“武斗”。还有“文斗”,就是对答花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豆官说,我有姐妹花……香菱说,我有夫妻穗。”

2.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中草药香料;形状愈益丰富,制作愈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

3.立蛋

“立蛋”是指端午节当天正午十二点时,俗信说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所以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在此时便可直竖站立。从科学原理上说,因端午节当天太阳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平面上的蛋很容易平衡站立。立蛋成为端午节孩童最佳的嬉戏项目之一。同理也可说明此时的绣花针为何可浮在水面上,称“浮水针”。

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思维结构模式中,讲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阴阳和谐均衡。端午是阳极阴衰之时,根据阴阳平衡的和谐理念,需要扶阴抑阳。“水”属阴性,所以端午的许多纪念人物和活动都与水有关,意在增强阴的力量,冀求阴阳和谐均衡。龙舟竞渡和祈雨最初固与祈求水神保佑有关;就是粽子,也与阴阳观念有瓜葛,粽子古称角黍,黍又称“火谷”,古人认为属于阳性,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性,以阴裹阳,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许多地方端午节令食品有鸭蛋,那也是因为鸭子是水上动物,属于阴性。而冬至则相反,需要吃阳性的狗肉。节令食品都讲究阴阳调节,这里面大有学问,是很需要研究和开发的。

注入人文精魂——刚烈的端午诸贤的故事

中华传统节日因天人相应而立节成俗,对此人们总要作人文的解说。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域的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总是传扬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而端午诸贤的故事多具有刚烈精神。精神文化不可偏于柔弱,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富有刚健气息的节日,也是社会性较强的节日。

1.纪念屈原

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虽忠事楚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自沉汨罗江。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正下雨,湖面上的小舟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百姓又怕屈原被蛟龙所困,为了驱走蛟龙,也为了保住屈原遗体不被鱼虾所食,家家户户都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从此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划船、投粽子,逐渐形成了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遂形成端午节。

这当然只是传说,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以自身的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他以伟大诗篇表现了自身的高洁人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休戚与共,不仅“太息”,而且“掩涕”,爱得多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