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风玉露七夕情:中华情侣节(第4/4页)

“乞巧”的内核是乞爱

七夕的内容很丰富,古代以“乞巧”之节俗最盛,故又名乞巧节。传统的乞巧方式是对月穿针、水上漂针、种巧芽、镂花瓜、做巧果、结彩楼,以种种手工活动显示女性的聪慧与智巧。乞巧的偶像就是织女。“穿针乞巧”从外显层面看,是女性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从内核看、从源头看,乞巧的最终目的是祈愿织女护佑自己能够得到爱情和婚姻。从《西京杂记》、敦煌诗词《乞巧》,到六朝和唐代写七夕穿针的诗歌,多写爱情活动和祈爱之情。如唐时刘孝威《七夕穿针诗》:“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寓意成双、合欢。古代社会的女性的巧,首先表现在会做女工,古代叫女红。那时讲四种女德,四德之一就是女红,会做针线活,会绣花,会替丈夫绣衣服,会替将来的子女绣鞋面。这是女子手巧很重要的表现,乞巧成为女性(主要是未婚女子)在七夕节的一种祈愿诉求,其深层意蕴是准备好自己,以赢得美好婚姻、如意郎君。有各种各样的乞巧方式,就说穿针吧,有穿一孔的针,穿两孔的针,有的要穿七孔的针,看谁穿得好,穿得快,穿得准,这是比巧。还要“投针验巧”,预卜是不是能得到巧:在杯子里装水,把针浮在水面上,看日光底下针的影子呈什么形状,就来卜算一下是不是能得巧、是不是能有美好的婚姻前程。

还流行“喜蛛应巧”,以蜘蛛的网丝卜巧。七夕时瓜果上市了,把瓜果摆在露天,如果第二天早上,上面有蜘蛛吐的网丝,那就得巧了。蜘蛛又称蟢子,在古诗文中有象征意义,网丝的“丝”谐音相思的“思”,广西民歌有“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可证。传统以为蜘蛛是受天意影响的,得蛛网之丝象征着可得爱情之思。

自然经济时代在农村,特别是姑娘们,还流行七夕夜深人静之时,在豆棚瓜架底下,偷偷地听天上织女跟牛郎的窃窃私语,如果听到,那么自己的爱情、终身的姻缘也会很美好。这都是很具神秘色彩、浪漫色彩的一种活动。这些活动比较适合农村。对于城市里的人,好像就难有这种心情、环境和条件。乞巧的许多活动不一定适合今天的生活,而七夕节的爱情主题,是可以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只要有人类就有爱情。通过这个中华情侣节,发扬我们传统的健康的婚恋观,能够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婚恋观,起到矫治的作用。这个节日,应该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