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订中的中华教师节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一项内容是,将原来的“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修订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这一天是约定俗成的孔子诞辰日。

教师节的流变

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是中国教师的鼻祖,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我国尊祀孔子的制度化从公元元年就开始了。到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下诏州县皆立孔庙,标志着全国性的祭祀孔子。唐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方学校旁均立孔庙逐渐成为定制。宋徽宗时,孔子已成为学校中“释奠”礼的中心。

到清雍正五年(1727),据《清史稿》记载:“定八月二十七日先师诞辰,官民军士,致斋一日,以为常。”这表明,已定孔诞为全民性的节日。因其全民性,已经具备了作为节日的基本特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校制度改革兴办学堂时,在学堂管理通则中就明确规定“至圣先师孔子诞日”为“庆祝日”。1939年民国政府相沿确定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来换算为阳历是9月28日),现在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其实只是沿续原习,并非当地新立。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根与魂。孔子,亦是共识、同尊的“万世师表”。若定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会得到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决定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过了三十多年,1985年又决定以9月10日为教师节。可见就在最近短短的几十年中,教师节的日子也是随着社会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而这几十年,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是很短暂的。随着我们对传统的认识的转变,我们的教师节也应当转变而继承优秀传统。教师节是可以发展变化得更好的。

更改教师节日期,之所以能够列入征求意见的内容,并得到众多同胞的支持,是因为已有十年酝酿的群众基础。2004年笔者就提案,认为现有的9月10日教师节的设立,在当时是有益于倡导尊师重教的,然而,随着国人文化自信、自觉、自尊的提升,尤其对于“万世师表”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意识到,原定教师节的日期,缺乏必要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与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不相连接,故主张以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这不仅是在校学生的“尊师节”,也是现任教师为人师表、修德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业节”,更是全民共庆、尊师重道的“教师节”。这一日期的更改,其深远意义不仅限于教育事业本身,它更有益于恢复中华文化的元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兴衰,教育有责。中国教育,历来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永远不该作数典忘祖、“去中国化的工具”。

为何以孔诞为教师节

节庆日有的是世代相传,我们已无权择日;有的新订节日是由我们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例如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以孔诞作中国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有关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这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他在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广泛、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万世师表”,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极其宝贵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还不失其积极意义。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将“学在官府”通过办学转变为“学在民间”,推进文化普及于民众,开辟了通过教育系统传播文明的途径。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重要者包括:“有教无类”教育原则,是现代教育公平与平等思想的萌芽。“学而时习之”,开启了国人比较注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孔子因之成为历来中国教师教书育人的楷模,从而被尊为“至圣先师”。他的“诲人”注重由内及外的人文化成,注重激发内在的动力,是人格(身心灵神)整体的修炼,目的在引导人的生命提升。

举其要者还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思并重、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言传身教;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等。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于师”等经典名句,为世人熟知,流传千载。孔子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博大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是中华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精华具有长久的魅力。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有利于强化中国教育的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摆脱现代教育“重器轻道”的“世界病”,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开创人类教育的新纪元,作出历史新贡献。

孔子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是人类文明史载以来的第一位教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8年就提出,有史以来对塑造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其中两位是宗教的创始者,苏格拉底和孔子则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仅限于公民,占总人口不超过10%。孔子才真正实现了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来周代的教育是贵族式的教育,学在官府;孔子则把官学变为私学,使各阶层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简单的礼物,不是入学的门槛,所代表的是对夫子的尊重,由此就可见孔子教育的普遍性。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依次排在前头的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会议传出声音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连美国众议院也在2009年2月29日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同孔子的贡献。现在连马来西亚和美国加州都已经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世界各国的汉学家纷纷表示希望中国也以孔诞为教师节。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的三十多家孔庙同时进行。令人高兴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决定颁发“孔子教育奖”。对孔子的崇敬表现了对中华文明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