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订中的中华教师节(第2/3页)

中国近年已越来越明白地宣示,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价值的支撑,对待孔子及儒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有了全新的思维。2004年笔者和当时的文化部长孙家正做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谈论“中华文化的名片是什么?”,事先在国内外观众中做了问卷调查,得票最多的就是孔子,其后依次是:中国龙、中国年、中国功夫等。2004年在韩国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再次走向世界。到2014年11月,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全球汉语学习者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已是历史空前。若定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会得到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认同与欢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过这个教师节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就增加了在全球相传的渠道。

在孔子的祖国,我们更应当高高举起这面旗帜。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从精神上富裕起来的一个切入点。是近百年中华文化历史命运新转折,中国人文化自觉、自信、自尊的新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中华文化起死回生,逐步恢复元气,开始挺直自己文化脊梁,并再次走向世界的象征。

2013年11月26日习主席的“曲阜讲话”首开我党最高领导人在职在任期间调研“三孔”的先河,第一次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正面评价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他说:“我到这里来,到曲阜、到孔子研究院,就是体现中央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很多观点方法,对人类文明思想宝库有很大的贡献,提出了很多基本观念,有些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思想一致的,不约而同的,有些是独自的贡献。如‘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孔子思想既有唯心的,保守的一面,又有进步的合理的精华。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礼之用和为贵’、‘为政以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德不孤必有邻’、‘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等。”并说:“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像孔夫子一样,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能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2014年9月24日习主席第一次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大会,系统阐述了中央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态度。他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指日可待的新教师节

现行的教师节,多是学生为老师庆祝节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尊师。这应该是教师节的一个方面(但务必要采取措施防止变成“谢师节”、“送礼节”);可是教师节还应具有另一层也许更为重要的内涵:教师节首先是教师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对所从事职业的敬意(这样也有助于刹住送礼风)。教师应德为人表、行为世范,师德先于生德,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应尊师敬长、崇学尚德,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艺,更要学好为人之本和做人之道。而这些,都是孔子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启发和宝贵经验。以孔子为形象代表显然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教师节的品格。

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993年以来,从“儿童读经”到“国学启蒙”,从教育体制之外到教育体制内,民间推动的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国学教育健康发展,正在成为立德树人的文化源泉。当今民办教育的塾、堂、馆、院,如雨后春笋,体制内外亿万青少年,不同程度学习儒家经典,孔子的正面形象,在这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站立起来。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就会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目之中,加深这种印象。滋养着优秀传统文化长大的一代代,将会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和中坚力量。况且,在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以孔诞为教师节已经多年了,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文化历史认同的角度考虑,以孔诞为教师节也是很有意义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以9月28日孔诞为全省“终生教育日”,中国人民大学以九月份为“孔子文化月”,这些都为以孔诞作教师节作了准备,可以说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尊师”的对象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的老师。“圣人无常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影响过我们的人,他们或给我们以德行的示范,或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这些人应当作为我们的老师而受到尊重。以孔子作为师道的代表,也并不是只看重儒家,对于其他宗教和学派我们同样尊重。“尊师”的形式也不拘一格,不必刻意规定什么敬师模式,关键是尊师重道的心意,以及师友互相激励的良性循环,达到这种整体的氛围与规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2004年开始,笔者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几次呼吁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有关职能部门都肯定提案的理由,答应在修改教师法时负责转达这个建议。

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将原来的“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修订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这一修订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得到海外华人的普遍赞誉。网络和纸媒组织的多项民意调查显示,至少七成以上受访者支持这一修订案。可见,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是合乎多数民意的。除原先已持此议的学者钱逊、王殿卿、杜维明、张立文、于敦康、楼宇烈、周桂钿、牟锺鉴、陈来、郭齐勇、凌孜及笔者等之外,汤一介、朱杰人、陈鼓应、成中英、郭沂、汤恩佳、陈启生、彭永捷、韩星等以及国际儒联的诸多海内外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赞赏并发公开信表示:相信此举,有助于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助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尊德重教的风气,增强国民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全中国的文化共识,以中华文化凝聚两岸人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价值观,提升中国的世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