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明扩散的第一阶段 (至公元前1700年前)(第6/6页)

东亚和美洲

关于公元前3000~前1700年世界其他地区人类生活的变化,我们所知的要少得多。在中国文明即将诞生的黄河中游地区,相当稠密的农业人口形成了,他们以粟为主要食物。这些农民在一种特殊的土壤“黄土”上耕作,黄土由冰川时期的风吹来的尘土沉积而成,因此容易挖掘。黄土地区森林不多,因此,耕作技术与中东的刀耕火种大相径庭。正因如此,加上粟在其他地方不是重要作物,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农业独立于中东农业而兴起,虽然中东独特的作物小麦和大麦也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在黄土地区培植了。

在更南部的东南亚大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代,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农业也取得了更大的重要性。在这些地区,季风是决定性因素:一年中有半年下雨,实际上天天下雨,其他时间则是干旱。雨季与旱季的明显交替意味着当地有洪涝,然后是土地逐渐干旱。各种根茎作物天性都适合这种气候条件;水稻也是如此,它是季风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亚洲季风气候地区水稻种植的成熟的形态与中东谷物农业形态有三个重要的差别:第一,水稻植株是从特殊的种苗移植而来(即像对待根茎作物或其他可以通过移栽旁枝进行繁衍的植物一样);第二,在耕作过程中,畜力不是人力的必要补充;第三,无论在水田还是在梯田,在水稻生长期,在几个月内都必须保持有一层浅水覆盖。这些差异意味着东南亚的耕种方式比中东更精耕细作、更耗费劳动力。特别是,除了每年部分时间能够自然被淹没的土地外,建造水稻梯田需要进行大量劳动,并采用许多技术。在其他地方,则首先必须平整土地,并挖掘浅浅的沟渠,以便灌溉的水能够平缓地流动。然后让小水沟改道,把水引入稻田,以便保持适合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深。但是任何能够平整土地的地方,精耕细作的田地里的水稻产量就很高,足以维持修筑梯田所需要的劳动力。因此,在水稻梯田农业的基础上,亚洲季风气候地区得以发展出非常稠密的农民人口;但是这种农业共同体最初都紧靠大河两岸,因为那里的天然水源使梯田农民的劳动轻松得多。只是后来中国文明形成后,更高、更多山的土地也被大规模地用于种植水稻。

但是,公元前3000~前1500年,许多人口稠密的人类共同体在大河两岸和东南亚沿海平原兴起,散布于从孟加拉延伸到中国各地。这些社会依靠稻米和根茎作物为食,并发展了大量航行技术。但是没有任何文明的复杂程度能够与中东文明相比。技术专业化、把大量人口组织成单一政治和经济单位等,都无法与中东相提并论,也许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条件使大规模灌溉所需的共同努力不再必要,的确,在更湿润的地区,这甚至显得荒唐。

至于早期亚洲水手在太平洋各个岛屿深入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不能确定,因为对这些地区的考古研究还非常零星。从地理范围看,也许比欧洲巨石宗教时代人们所达到的更广泛的移民活动已经发生了,因为在可预测的季风和信风地区,即使对原始技艺来说,航海也比较容易;而受风暴困扰的大西洋北部地区是全世界最难航行的海域之一。

在新大陆,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随着冰川的消退,越过白令海峡的游猎者占据了整个北美和南美大陆。这从南美南端火地岛发现的大约与此同时代的碎石就可以证明。但是狩猎和采集并不是这些美洲人口长期依赖的唯一生存手段。第一批游猎者到达火地岛后不久,在墨西哥中部、美国西南部,也许还在秘鲁和南美洲其他地区就发现了玉米种植的痕迹。但是最早培植的玉米形状与后来的玉米不太一样,也许早期玉米的产量和营养价值都很小。无论如何,美洲农业的曙光并没有很快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文明的诞生。直到公元前几个世纪,即使在新大陆最先进的地区,也只有简单的村庄生活。

虽然我们的信息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和明显的空白,但很清楚到公元前1700年,人类取得的成就已经很可观。与较早时期普遍的文化发展速度相比,社会变化的步伐快得令人吃惊。在不到2000年的时间里,三个灌溉文明在旧大陆的中部地区兴起;大量更小的卫星文明在降雨地区发展出来,文明成就的回音波及到北方草原的蛮族战士和地中海、大西洋,也许还有印度洋沿岸的居民。不太复杂、技术不太发达也不太著名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于亚洲季风气候地区、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区。

总而言之,文明的历史已经带着其各种复杂性踏上了征程。文明和半文明的冒险家、先驱者、战士、商人、宗教传播者、探矿者、抢夺土地者,都已经显示了他们破坏其他弱小民族、渗透到地球上新的更边远地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