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第2/4页)

给皇帝开出药方来以后,制药过程要由宰相(中书门下长官)、禁军各部长官(诸卫上将军各一人)、尚药局的长官和副手们共同在场监督。药物制成以后,医生们自己先尝过以保证质量过关、人畜无害,随后在包装上写明此药的药方和制药日期,所有在场监督人员都要在包装上签名以承担责任。这个手续完成以后,才可以向上报告“皇帝的药制好啦”。

等到皇帝吃这药的那天,开了封装,还是奉御医生们先尝药,然后他们的上级主管“殿中监”再尝,然后皇太子还要再尝药(看来皇太子想毒死父皇的嫌疑挺大啊),三级尝完,这药才能喂给皇帝。如果药里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一通折腾下来还发现不了,难道那些监药尝药的人都神经迟钝如恐龙?  

顺便说一句,皇太子的东宫里也有一个独立医疗机构叫“药藏局”,性质跟负责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非常相似,不过等级较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而已。 

以上是皇宫里的医疗过程。如果您穿越到了贵族官僚家庭里,不幸生病了,又该怎么办呢?

基本上不用指望“尚药局”的高级御医们能来给您看病。除非您家面子大,能得到皇帝的亲口批准,否则“尚药局医官,王公己下,不得辄奏请将外医疗”[注29]。人家是专门侍候皇帝的,臣民人等的死活关人家什么事。据说也曾经有尚药局“国医”偷偷走穴干私活,瞒着皇室出来给外人治病,但那样收的医疗费就相当可观,中产阶级倾家荡产请上半年也未必能请来一次。

那么去上面说过的“太医署”请医生呢?“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其职责本身确实也包括了为大臣贵族们治病,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还能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注30]。但是,这个机构里的专业医生再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而长安城居民少的时候十几万,多的时候上百万,平均下来两千人摊不到一个医生服务。而且您明白的,这种官办大锅饭式的机构,从古至今都是没本事混日子的人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庸医的数量远远超过名医。就算您是官僚贵族士人,有本事请来太医署的医工们看病,请过几次以后,只怕您就觉得被他们治还不如自学医术自己治管用。 

您说行,咱们不去官办医疗机构找大夫了,去请民间自己立业的神医吧。什么药王孙思邈、名医甄权、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许胤宗······搜索一下,唐朝的名医还是不少嘛。 

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您好不容易打听到当代名医的地址,找上门去,人家很可能已经被官府“请”走,去尚药局当皇帝御医了,或者进了太医署收徒弟教学生,这些官方机构有通过“医举”吸纳民间好医生的途径。而对于这些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说,进了官办机构待遇好俸禄高,又有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当然比在民间“悬壶济世”舒服得多。 

剩下一些名气不大的民间医生,当时叫“闾阎医工”,有的在东市、西市的药铺里坐堂,有的找个寓所挂个行医的牌子等病家上门。最低级的是那种“江湖游医”,身背草药囊算卦袋,举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之类的幌子,摇铃吆喝,哪里热闹往哪里走,等着哪家病人危重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遇上以后不管好歹就往家里扯,算是略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医生请到家,望闻问切一番,您得的会是什么病呢?

所谓“望诊”,除了看脸色、看眼睑、看舌苔、看痰咳等以外,医工们还会看您家的房子大小,奴婢多少,摆设是否贵重,衣饰是否华丽,是否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是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判定您是富贵人家,那么唐朝这个阶层最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

脑血管病,当时一般叫“头风”“卒(猝)病”“风病”,主要原因是吃油腻食物多而运动少,身体肥胖,血压血脂高,属于典型的富贵病。

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痢疾、伤寒、肝炎等,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环境卫生不太好,二是大部分人也不怎么注意个人卫生。

皮肤化脓性疾病,经常被称为“疮疡”“血痈”,主要是受了外伤以后救治不得当,感染发炎引起并发症。

长生药仙丹吃多了······这种药大多含致命的重金属成分,纯属自己作死。

如果您是平民百姓甚至贫寒人家,那常见病就跟富贵人家有所不同了。对唐朝普通人威胁最大的几种疾病是:

1.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疟疾”,还有被统称为“天行病”的急性大规模传染病,以及“赤白痢”等痢疾,“风黄病”等传染性肝炎等;

2.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风病”、心脏病引起的“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赤眼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水痢”“患腹”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和尿毒症引起的“肿病”等;

5.难产和其他围产期疾病,女性专享;

6.皮肤化脓性疾病,“疮疡”“血痈”;

7.新陈代谢疾病,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等。

可以庆幸的是,后世曾经大规模暴发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医生对常见病心里有个数,再来问诊治疗就比较有把握了。比如请来的医工问您和家人:“病人有什么症状啊?”回答:“病人每两天发病一次,先是浑身发冷寒战,盛夏盖几层厚被子都觉得不暖和,大概冷上一个时辰,又开始发热高烧,面红眼赤,口渴喝凉水,上吐下泻,头痛惊厥,这么折腾半天,出一身大汗,缓过来了就大睡一觉。隔天再如此发作,反复不止。” 

这是很典型的疟疾症状了,过去的老人们也叫“打摆子”,一说都很熟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治的病,甚至在我国都很少出现了。如果是到现代医院里去治疗疟疾,医生一般给开些奎宁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然后吩咐回家把环境卫生搞好,消灭蚊蝇,因为疟疾的传染源就是蚊子叮咬。这样内外并治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人都能很快痊愈。

但是唐朝的神医们可不会这么干。诊断出是疟疾,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因为这病的症状实在太好认,而且又是当世第一大流行病。可诊断完了以后呢?只见神医一探手,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朱砂、白纸、毛笔在案上铺开,奋笔疾书正楷字:

疟小儿父字石拔,母字石锤,某甲姓唐名穿患疟,人窃读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灶君,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