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倒是来打扮个看看呀!【史官制度】(第4/4页)

一把大火,无数先人心血焚烧殆尽化灰化烟,真是文化史上的大灾难啊。不过只有涂改过的国史谬种流传,您的任务倒是暂时完成得差不多了。

暂时。

没过几天,又有值班史官来报告:“某大姓世家里有以前抄录的国朝实录,家主自愿捐献给朝廷以恢复……”

您头也不抬地下令:“抄了他家,烧了那些书!谁叫他乱传国史,不自觉跟官方口径保持一致的!”

“某著名文人学者有家传私著,里面提及太宗曾有一兄长······”

“抄家!烧书!” 

轰轰烈烈的文字狱运动提前一千多年兴起,正折腾得鸡飞狗跳,更多消息来了。

“报——长安城内永和坊东南角有隐太子庙,是太宗时下令设立的,至今享祭不绝,祭祀用歌词还被太常定式,什么‘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

“拆庙!禁歌!”

“报——登封少林寺内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刊写着太宗平洛阳后对少林寺众僧的封赏表彰,碑头署名为‘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

“派人去把碑砸碎!把少林和尚们打走!”(等等,少林和尚?)

“报——隐太子正妻及女儿贞观以后都以皇亲国戚身份荣养,死后葬坟刻碑叙述其出身婚姻……”

“砸碑平坟!”

“报——太宗陛下的昭陵陵园内陪葬着二百多位贞观功臣,其中不少人都曾在隐太子属下为官,还把这经历刻到了墓碑上,比如······魏征魏文贞公······还有不少人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杀隐太子等,也刻到了碑文里······这些功臣的子孙后代如今仍在朝为官声望隆重······”

“······派人趁夜偷偷去把碑文凿掉!”

“按我大唐葬制,重臣高官死后,除在坟前立墓碑以外,还要刻石为墓志铭,埋入坟内。明公要不要再派盗墓贼,去把二百多位建国功臣的坟墓一一掘开,逐个检查墓志铭上有无犯禁文字?”

“······”

“还有,亲手杀兄这事的细节本来就是太宗陛下自己看过史书后,坚持写入实录的,万一昭陵主墓穴里,太宗遗骸身边亦有文书提及此事······明公要不要连昭陵一起开掘了······”

“······”

怎么样,改史这活儿好干吗?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何锡光.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

注39:此为初唐名相薜元超语录,见《隋唐嘉话》。

注40:胡适此“名言”为后世批判者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产物,后来流传甚广,被历史虚无论者奉为圭臬。谢泳教授曾在《新民周刊》第51期撰文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