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给老子喝的是假酒吧?——酒文化(第2/2页)

嗯……没啥辛辣刺激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甜。您说这是兑了糖精的假酒?

哎,别掀桌,听我说,作为一个现代人,您习惯的那种动辄四五十度的高烈度白酒,是用蒸馏法造出来的,这个技术要到元朝才传入。在此之前,唐宋时代酒精度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跟酒曲发生化合反应的酿酒粮食,大部分是被糖化了,糖化后只有一小点儿还能继续酒化,所以唐朝的酒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

也之所以,以李白为代表的“饮中八仙”,拿扎啤杯子一顿酒喝十扎,主要不是考验他们的肝功能,而是考验胃容量呢。

您还是觉得怪怪的,喝不惯这甜酒,想喝点儿跟现代口味接近的酒?也行,再把博士叫过来,让他给您上一坛“河东乾和葡萄”。

这是啥?这个就是小资们最爱手擎一杯装十三的红葡萄酒啊。

葡萄酒传入古代中原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的张骞通西域。但是在唐朝以前,中原人自己不会酿造葡萄酒,只能从西域输入成品,卖得很贵,一般人喝不到。

唐初唐军开西域,把高昌国也就是现在的吐鲁番地区设置成唐朝的一个州,同时,当地的特产马奶子葡萄和酿酒技术,也就传入了中原地区。

在天可汗的亲切关怀下,唐朝工匠在内地酿造葡萄酒成功,而且实现了较大规模生产。大概是因为地理气候的原因,当时的河东地区(今山西省的中南部)成为内地葡萄酒的集中产地,“河东乾和葡萄”从此名扬天下,而且是皇家贡酒。

唐朝的常见酒,说得差不多了。除了粮食酒、葡萄酒以外,唐朝人也跟很多现代人一样,喜欢往粮食酒里泡各种药材食材,号称喝了能滋补养生。什么菊花酒、松节酒、虎骨酒、生蛇酒……甚至还有鸡粪酒、猪膏酒、猪胆苦酒、猫头鹰酒……

那边有客人抗议了,说他对酒精过敏,度数再低的酒也不能入口,否则过敏休克了上哪儿给他找肾上腺素注射去。行,我们单为您点些无酒精饮料。

现代的饭局上,当主人准备给男宾客强灌烈性酒的时候,同时也会问女宾:“喝什么饮料?酸奶还是果汁?”

唐朝主人请客,席上的无酒精饮料,同样是这两大类:奶制品和果饮,以及其他植物类饮品。

唐朝的“酸奶”一般叫酪,采用牛、羊、马等牲畜的乳汁经过加工制成。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得出来的成品也有酥、酪、醍醐等不同名称。奶制品在唐朝,特别是北方地区很普遍,很流行。那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没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在唐朝是不成立的。

果饮的名称就很多了,一般是根据所采用榨汁的原料来称为乌梅浆、葡萄浆、桃浆等等。当时最普及的是蔗浆,用甘蔗榨的汁,不但在南方很常见,在长安这样的北方地区也已经作为家常饮品了。还有一种用罕见的南洋果品制成的三勒浆,也很是风靡了一阵子。

最后说,长安的夏天很热,冰可乐……呃,冰镇饮料相当流行。皇室有专门的官员按照明文规定负责冬天藏冰、夏天取冰;一般贵族大臣家也经常自己弄藏冰窖,皇帝还经常在夏天对大臣赐冰。甚至在长安市面上,也有向普通百姓卖冰的商人,当然卖得很贵,穷人就不要奢望了。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王赛时.唐代饮食.济南:齐鲁书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