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第3/3页)

在戴笠给了10万元和许诺抓到王亚樵就放余立奎之后,余婉君供出了王亚樵的去向。

余婉君随后来到广西梧州,想方设法找到了王亚樵。她给出的理由是:余立奎被抓起来了,他们母子在香港无处安身,只能拜托王亚樵在广西梧州给她找个住处。信以为真的王亚樵当即让人给余婉君安排住处。

1936年10月20日,“暗杀大王”走到了他天马行空人生的终点。

那一晚,因为之前承诺过要让余婉君的用人带字条给监狱里的余立奎,王亚樵独自来到余婉君的家。刚进门,早就躲在门后的特务就往王亚樵脸上撒了一把石灰,然后十几个特务一拥而上,准备活捉王亚樵。

然而,王亚樵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挣脱众人后,掏出了手枪。特务们见状,决定将王亚樵击毙。王亚樵最后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身亡。为了灭口,特务随后又击毙了余婉君。

一代“暗杀大王”,最终死于特务的暗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离1936年12月12日还有不到两个月。12月12日,那个当初被王亚樵吓得逃离上海的张学良,在西安绑架了蒋介石。

王亚樵一直盼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他死后不久,终于正式形成。

馒头说

想了半天,还是很难形容王亚樵这个人。

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军事家,更没有过一个像样的正经官衔,但在那段中国黑色的时代里,他一直是在以一己之力,对内监督政府官员,对外报仇雪耻。只是他的这些行为,不是靠嘴,不是靠笔,而是靠枪和炸弹。

按照军统后来汇报给蒋介石的材料,就在被刺杀之前,王亚樵已经联系上了延安,准备投奔共产党。

周恩来提到王亚樵遇难时,十分惋惜地对人说:“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先生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啊!”

但我个人觉得,以王亚樵的性格,也未必能待得长久。倒不是因为其他,民族大义和是非观念王亚樵自然分得非常清楚,但是对于王亚樵而言,他习惯的是独来独往。向国家和政治展现个体的力量,这是王亚樵赢得掌声的关键,也是他以悲剧收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