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一种体验?(第3/4页)

拉蒂兹的出现,直接告诉读者:孙悟空不是地球人。他还带来了两个全新概念:赛亚人,以及战斗力显示器

但是,当孙悟空变成超级赛亚人,完爆最终变身形态的弗利萨之后,鸟山明发现,全宇宙已经没有什么人能阻挡这个当初带尾巴的淳朴少年了(战斗力显示器都炸成粉末了)。

小林之死促成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孙悟空变身后漫画中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让无数人望眼欲穿,直到后面的《重返地球》卷出现

但还是不准终结!只能继续画!

于是,鸟山明只能搬出了“时间旅行”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受了当时热映的《终结者2》的影响)。沙鲁主宰的这个故事虽然也不乏亮点,但看得出,鸟山明的创造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一些漏洞也开始出现。

但是,哪怕鸟山明最终安排孙悟空的儿子孙悟饭终结了沙鲁,顺便让孙悟空领了“便当”,还是不能终结漫画!还要继续画!

但是,除了出版社的要求外,遍布全世界的龙珠迷要求鸟山明“不要结束”的呼声,也是让他选择继续的一大原因。

于是,以布欧为终极大Boss[1] 的又一段《龙珠》出现了——孙悟空顶着天使光环,也必须要回来!

在这个体系里,虽然鸟山明似乎又回到了《龙珠》最开始那种轻松诙谐的风格,但整个《龙珠》世界,已经实在是寸步难行了。

1995年,《龙珠》终于到了和所有人说再见的日子。

那一年,《少年JUMP》杂志卖到了惊人的653万册,因为所有读者都想和陪伴了他们11年的《龙珠》说一声再见。

《龙珠》完结之后,《少年JUMP》杂志的销量便掉头向下,一路衰退,虽然其间有《浪客剑心》这样的小神作撑场面,但依旧难掩颓势,直到后来另一个大神作《海贼王》的横空出世,局面才稍微好了一点。

但是孙悟空,这次是真的和所有人告别了。

从沙鲁这一系列一开始,鸟山明就在各种暗示悟饭是悟空的接班人,倦怠之心已经显现
鸟山明把孙悟空写“死”之后,还发表了一段致歉
孙悟空
孙悟空的不同形象

7

《龙珠》虽然终结了,但《龙珠》的影响却一直没有消退,这是日本漫画界的另一个奇迹。

《龙珠》漫画终结了20多年,但在全世界范围内,“龙珠热”却一直没有降温的迹象。在中国,“集齐七个××能不能召唤神龙”“变身超级赛亚人”“战五渣”这类源自《龙珠》的哏,依旧被一代代网民口口相传。

之前爆出东京奥运会用“孙悟空”作为形象大使,其实并不是指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孙悟空”,而这也折射出了日本人对《龙珠》在全世界普及程度的一种自信

迄今为止,《龙珠》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销售超过2.3亿册。更不要说由此衍生的手办、人偶、服饰、动画、电影和各类周边了。

而鸟山明呢?

终结《龙珠》的时候,鸟山明只有40岁,可以说,依然没有到退休的年龄。

但一部《龙珠》似乎耗尽了鸟山明毕生的热情和功力,在那之后,他只画过一些游戏的人设如《勇者斗恶龙》和一些短篇,再也没有一部长篇漫画问世。

可是,对于一个留下《阿拉蕾》和《龙珠》两部传世神作的漫画家来说,还有什么能苛求他的呢?

2017年,他62岁。

大神应该早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了吧。

这是鸟山明给自己设定的形象

馒头说

我一直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比我们那时候要享受太多的时代福利。

但唯有一点,我觉得他们应该羡慕我们,那就是动画片。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一代的童年,就所能看到的动画片而言,真是幸福得做梦都应该笑出来。

在国产动画片方面,我们没有错过古老经典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而后又有《黑猫警长》《天书奇谭》《邋遢大王奇遇记》(我个人认为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部被低估的神作)等各种优秀作品的熏陶(现在回看这些动画片,依旧能感受到幕后那些制作团队的真诚和敬业)。

而在世界观开始慢慢形成的时候,我们有幸能赶上一批外国动画片的涌入,除了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日本的动漫。

谈这个问题,我觉得完全可以抛开民族情绪,客观地承认——我们邻居日本的动漫,确实比我们的强大太多。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我记得那时候《阿拉蕾》翻到大陆,叫作《天才博士和机器娃娃》。其实那部动画片里有那么点“色色”的情节的,但当时的广电总局一刀未剪,完整播放——看着这部动画长大的我们,至今仍记得企鹅村一个个温馨的镜头和善良互助的人们,并没有成为色情狂魔。

从《聪明的一休》开始,到《龙珠》《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等,我们这代人有了一个充满热血和激情的青春。

《龙珠》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那么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小悟空到孙悟空,男主角天真善良的性格、不怕挫折的勇气、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直在感染着读者。

一部好的漫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别的不说,就拿我以前所做的体育记者工作来说吧。

2002年韩日世界杯,有媒体曾对崛起的日本男足国家队做过一次调查,全队有16个人,是从小看着高桥阳一的《足球小将》长大,立志要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的。

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曾在日本男篮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直接提问日本男篮10号竹内公辅:“你平时看《灌篮高手》吗?”他笑着回答:“我们全队人手一套,经常会拿出来看!”(日本篮协曾给《灌篮高手》作者井上雄彦颁发过“特别贡献奖”)

日本漫画《光之棋》(国内译为《棋魂》,李世石战胜阿尔法狗的那一手棋被称为“神之一手”,来源就是这部漫画)在日本风靡时,全日本因此增加了400万围棋爱好者。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可以理解现在有关部门“外国动画片禁播令”的初衷,但并不认为有多大作用,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剪纸片或Flash水平的动画片,给中国孩子带来的教育意义,就一定大于《阿拉蕾》或《聪明的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