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滚滚大江流 英雄血洒悠悠长夜梦 儿女情痴(第4/6页)

云蕾呆若木鸡,蓝天石、郝宝椿、周山民三人也都垂头丧气。过了好久,潮音和尚才制伏了自己那匹坐骑,缓缓而回,见众人情状,苦笑道:“咱们今晚都栽了。说不得三日之后,我也要出手了。”

第二日绝早,群雄结伴西行,石翠凤经昨晚一闹,既是生气,又是伤心,竟不再和云蕾说话。周山民一路思量,经过昨晚的阵仗,他已深知张丹枫的武功实在云蕾之上,张丹枫情知她是仇敌,也不忍伤她,足见两人已是互有情意。他一路思量,闷闷不乐,也不再去招惹云蕾。云蕾倒乐得耳根清净,只是心中的苦闷,却是与日俱增。

三日之后,到了获鹿,毕道凡所居的山村,山环水绕,形势甚为险峻。潮音和尚一马领先,通名入见,只见毕家之中已是群雄毕集,都露出了焦急的神情。潮音与毕道凡二十余年不见,自是狂喜不禁,各道思念。宾主坐定,接到绿林箭、被张丹枫约来的绿林群豪都迫不及待,纷纷向周山民探问,所要对付的白马书生究竟是何等来历。

毕道凡道:“令尊金刀寨主与我虽未曾会面,却久已肝胆相照,他所要追捕的定是万恶不赦之徒,只看那贼人今日的布置,已是居心险恶之极,你不必细说,我也要与他动手。”一眼瞥去,只有石翠凤是个女子,毕道凡拈须笑道:“恕我眼拙,不知绿林道中出了一位女中豪杰。”周山民代答道:“这位姑娘正是轰天雷的掌珠。”石翠凤上前施了半礼,朗声说道:“家父有信问候。”毕道凡大喜笑道:“轰天雷有事吩咐,我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封信我已等了十多年了!”拆信一看,面色忽然一变。

云蕾心中七上八落,不知信中说的究竟是什么,只见震三界毕道凡看了又看,把信慢慢折起,放入怀中。周山民正想说那白马书生的来历,毕道凡眼光一瞥,缓缓说道:“你不必先说,我有分数。”眼光瞥到云蕾,周山民道:“这位英雄是:潮音大师的师侄,亦是石老英雄的女婿。”毕道凡道:“轰天雷的女婿都来了,可惜他没有来!这段公案只恐还是无法了断。”双眼一翻,昂首朝天,黑渗渗的面上透出红光,座上群雄屏神静气,只听得他干笑一声,向云蕾、翠凤招手说道:“都随我来!”又缓缓说道:“若然那白马书生突然来袭,潮音师兄,你暂代我应付。”他虽是还俗已久,对潮音和尚仍用昔日称呼。

云蕾、翠凤跟他穿廊绕屋,走上一座小楼,小楼挂有一幅画,城廓山水,花树扶疏,与石英家中那幅宛如出自一人手笔,只是比石英那幅却小得多。尚未坐定,一个小孩跑了进来,指着那幅画道:“爹爹,给我,给我玩!”小孩年约七、八岁,生得粉雕玉琢,甚是可爱。毕道凡掀须一笑,将那幅画取了下来,掷给孩子道:“拿去!今日可见真画,这幅赝品,我也不必宝贝它了。”孩子取了那画,又笑又跳,出去自玩,想是他已向父亲求过多次,今日方才到手。

毕道凡目送孩子下楼,微微一笑道:“石姑娘,那年我到你家之时,你也和他一般大小。你还记得吗?”石翠凤道:“我爹卧床两月,此事我怎能忘了?”

毕道凡叹了口气,道:“我当日甚是凶恶,你直至今日,还记恨我么?你爹爹可对你说了没有?”石翠凤道:“我爹倒一点也不恨你。今日若得你出手相助报仇,我也要向你道谢。”毕道凡诧道:“报仇,报什么仇?”石翠凤奇道:“爹爹信中还未说得清楚吗?那白马书生乃是云相公的大仇人!”毕道凡看了她一眼,问道:“是么?”云蕾面色苍白,道:“石姑娘说得不错。只是复仇之事,我可不愿假手他人!”毕道凡道:“好,好志气!我可想不到其中还有许多情事,倒教我为难了。”石翠凤道:“什么?没有想到!我爹爹信中写的究竟是什么?”

毕道凡淡淡一笑,半边脸朝着翠凤,沉声说道:“今日我约你到来,乃是要给你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你爹也未知得周全。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和尚,精通武功,妙控世法。其时正是异族入主中华,天下混乱,有两个结拜兄弟,大哥是私盐贩子,弟弟是小叫化子。两人都胸有大志,要举义兵驱逐胡人。那老和尚却比他们都抢先一步,在淮西先竖起了义旗。……”

云蕾忽抢着道:“这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就是这个私盐贩子义兄和叫化子义弟。”毕道凡目光一闪,微微笑道:“你也还知得不全,那老和尚不是有两个徒弟,而是有三个徒弟。这残缺不全的故事,是谁说你听的?”

云蕾道:“实不相瞒,便是今日你们所要对付之人。他本要与我说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开头一段与你适才所说无异,第二个故事我已自知,第三个故事他尚未说。”石翠凤好生惊异,看那毕道凡倾神在听,面不改容,却似早在意料之中。只听毕道凡接口说道:“那就是了。他比我知得更多,我今日所说,也许还只是他第三个故事的一半。”石翠凤面色沉暗,瞅着云蕾,似是埋怨“他”一直将自己蒙在鼓中。

毕道凡道:“此事他既说了一些,我也就不必藏起姓名。那私盐贩子是张士诚,那小叫化是朱元璋,那老和尚便是他们的师父叫彭莹玉。

“彭莹玉还有一个徒弟叫毕凌虚,此人熟读兵书,多谋足智,曾跟彭莹玉走遍天下,扮过各种身份的人,也曾做过和尚,做过叫化。

“朱元璋在未投入红巾军之前,曾在他师父的义军之中,做过一个小首领。此事想那人已对你说了。其时元兵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一时并起的群雄之中,彭莹玉兵力不大,给元军败过几次,形势甚险。朱元璋野心极大,在一次兵败势危之时,将师父卖与元军,自己却一把泪一把鼻涕地冒充好人,收拾残局,将师父的部属带到当时声势最大的红巾军中,想用红巾军作为本钱,争夺天下。

“朱元璋以为师父必死,其实未死,在元军将他解上北京的途中,毕凌虚万里追随,多方设计,终于把他救了。其中经过曲折复杂,在此我也不必细说。

“其时中原已成混乱之局,彭莹玉师徒二人回不了江南,乃另组义兵,图谋复起。但北方尚是元军的根据之地,彭、毕二人正图起义,便给元军大举围攻,在一次战役之中,彭莹玉受了重伤,临死之时对毕凌虚道:‘人生难免一死,我而今死在沙场,胜于死在缧绁之中多矣。只是还有一件未了之事,得你替我去办。

“‘看今日之势,汉族重光,已是必然之局。天下群雄,能登大宝者,据我看来,必是你的两个师弟,非朱即张。他人断难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