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摩尼草庵(第3/10页)

洁庵和尚见方冀沉思,便微笑道:“贫僧出身于闽东三峰寺,因缘际会曾受教于少林菩慧禅师,遵先师命,在浙闽一带弘扬佛法,绝少介入武林事务,因此方施主不会听过贫号。”

方冀拱手道:“原来大师乃是昔年少林罗汉堂首席菩慧法师门下,难怪功力如此深厚,今日得识大师,实乃老朽三生之幸。”

洁庵和尚合十道:“不敢,不敢。贫僧此行正要回南京锺山灵谷寺,那郑家娘子随天慈师兄到泉州来,原是暂住,据她告知有亲戚在南京,原打算过几日如再等不到女儿讯息,便要随贫僧去京师投靠。我佛慈悲,保佑施主今晚带着两个孩子找到开元寺来,实是可喜可贺。”

郑芫再次向两位和尚施礼,谢救母之恩。就在此时,司门的老和尚领着一个小沙弥进来禀告住持:“厨房准备了一些斋饭,三位施主恐怕还未用餐,是否先请将就着裹裹腹?”

天慈禅师点头道:“三位长途跋涉,快请胡乱用些斋饭,早些梳洗就寝,明日就让女娃儿母女团圆。”

郑芫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就起床,未到巳时,郑娘子就赶到了开元寺,母女两人分离不到二十日,重逢却宛如隔世,两人相拥又哭又笑。方冀微笑望着她们,眼光却渐渐落在傅翔身上。

傅翔一面为芫儿高兴,一面为自己伤感。更让他忧心的是,郑芫母女将随洁庵禅师去南京投亲,而自己何去何从却茫然不可知。方夫子在赶来泉州的路上,曾对自己说:“以锦衣卫搜寻到卢村来杀害你父母的行径推测,你的亲祖父傅友德必然已经出事,锦衣卫的作为显然是一个都不放过的诛族之举。咱们要知道更确实的消息,恐怕要到京里去探探,但此时风声正紧,绝不能冒险自投罗网。”

傅翔暗忖道:“这位洁庵大师似乎对南京很熟,也许可以向他打探一下。只是夫子昨夜一再叮嘱芫儿和我,绝对不能随便泄露我和祖父的关系。”想到这里,他便把打听的念头压下了。

方冀见傅翔脸上阴晴不定,已经猜到他心中所想,便问郑芫的娘:“郑家娘子,听说你要去南京投靠亲戚?”

郑娘子放开女儿,向方冀盈盈下拜道:“那晚多谢夫子打救,才能躲过那些杀手。妾身有一娘舅在京城贩售绸缎,这就打算带女儿前去投靠。这个娘舅昔日最是疼爱妾身,当年夫君辞世,为田产故不容于夫家父兄,为争一口气,便带着芫儿离家流浪到卢村,幸得大家照顾,得以安定下来过了几年日子,也不愿去麻烦娘家亲人。如今又遭变故,只得暂投阿舅,总要教养芫儿上进成人,方始对得住妾身那短命的夫君。”说到这里,忍不住伤心落泪。

方冀叹了一口气,问道:“郑家娘子此去南京,可知道令亲的绸缎庄所在?京城可大得紧啊,若不知晓地点,寻人好比大海捞针。”

郑娘子点头答道:“妾身知晓,敝亲的店家就在京城夫子庙附近,应该不难寻到。”说着她眼光转向洁庵和尚。洁庵点了点头道:“知道在夫子庙附近就好办了。贫僧可以送你母女寻到令亲后再去灵谷寺,娘子可以放心。”

方冀岔开话题:“大师熟悉南京,你们母女大可放心,老朽也可以放下心中一块石头了。翔儿,快去卧房将为师的挂袋拿来。”他见傅翔走出房门,便问洁庵和尚:“敢问京师近日可有发生什么事?”

洁庵望了方冀一眼,略为沉吟后答道:“听说皇帝将颖国公傅友德逼得自刎于宴客大厅上,朝中大臣无不愤慨。”

方冀哦了一声,郑芫忽然掩嘴,郑娘子听得愕然。洁庵和天慈两位禅师先是一怔,然后齐声惊道:“呵,原来如此!原来傅小施主是……”

就在此时,傅翔已经提着夫子的挂袋走回,方冀抢前一步接过,从里面摸出两个小瓷瓶,笑着对两位和尚道:“两位大师路过卢村,不仅救了郑娘子,也解了老朽之危,这分善缘结得确实不易。这两个瓷瓶中,各装有五十粒‘三霜九珍丸’,乃是老朽亲手炼制,对疗伤解毒还有些效用,谨赠与两位大师,做为一场纪念吧!”

两位禅师一闻此言,心中都是一震,他们既知方冀的来历,当然知道明教的“小诸葛”医术天下知名,久闻这“三霜九珍丸”乃是采取九种稀有珍奇药材,经三次初霜炼制而成,是明教独门的救命圣药。这五十颗药丸出自方冀亲手调制,这份礼物可真是贵重得紧了。

天慈禅师道:“萍水相逢,何敢受方施主如此厚赐?”方冀拱手道:“正因萍水相逢,才是难得的缘分,聊表一分情意耳。”

洁庵禅师呵呵一笑,一手接过小瓷瓶,道:“方施主说得好,说得好。贫僧就谢领了。”天慈只好也称谢接过。

方冀暗忖道:“这两位禅师的武功皆出自少林,但师承不同,个性也差很大,天慈和蔼慈祥,洁庵豪迈爽直。芫儿既随洁庵去南京,若能得他收为弟子,倒是大大的好事,只不知她是否有此福分?我且打铁趁热……”

他想到就做,于是哈哈一笑,对洁庵道:“大师虽在佛门,却有豪侠之风。我这两个学生是平生仅见的上驷之资,是以除了跟老朽修读经书,老朽也暗中传了他们一套明教不外传的内功,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练就相当的修为,只是自己完全不知。”

洁庵和尚点点头,对天慈道:“师兄,怪不得我们初见这两个孩子运功行气之时,竟似有多年功力,原来如此。”

方冀续道:“芫儿既要随大师到南京去投亲,不如干脆拜在大师门下,如得大师指点一二,一则修得一身强身防敌的功夫足以自保,再则老朽为她打下的根柢也不至就此中止而白费了。”

洁庵禅师哈哈大笑,道:“贫僧云游各地弘扬佛法,至今并无武学之弟子,芫儿资质极好,如愿随我修习一些功夫,固所愿也。”

方冀大喜,忙叫芫儿拜师。芫儿的娘也知道这位禅师的本事,一面示意芫儿拜倒,一面裣衽谢道:“芫儿得大师收归门下,实是她一生的福分,小女子在此拜谢大师慈悲。”

傅翔听方夫子所说,才知道自己从小学习的“打坐呼吸”之法,竟是极高明的内功基础,此时见芫儿拜师,忽然福至心灵,立刻跪在方冀面前,叩首道:“求夫子收我傅翔为入门弟子,修习武功。今后翔儿便唤您师父了。”

方冀欣慰地一面称好,一面拉起傅翔。这一对资质奇佳的孩子,同一日在泉州开元寺拜师,却立将分离,从此分头随师学武。

午饭前,方冀将两个孩子带到房内,将明教的一套秘密切口及通信暗语传给了两人,以备将来不时之需。方冀又将明教内功的运用秘诀也传给了两人,他特别对芫儿道:“这套内功,正因为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起始修练,加以你们的资质,所以进度比常人快了许多。今后你随洁庵大师学习少林武功,在内力方面却不会有冲突,这正是明教这门内功最特别之处。芫儿只要继续苦练,它与少林功夫甚或还有相辅相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