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后发先至(第3/15页)

完颜德明与其弟完颜宣明两人都拜在苗道一门下,德明雄才大略,宣明修为精深,这两个女真人都是他门下最杰出的人才。论聪明才智,弟弟宣明可能更胜一筹,但苗道一看出完颜宣明有一个大弱点,便是遇事犹疑不决,绝难成为有力之乱世领袖,于是便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哥哥完颜德明,弟弟宣明则专注钻研道学,在全真教的教义上力求创新发展。

那重玄子完颜德明修道、修武皆极为杰出,他虽然早已汉化,但血液中仍保有女真人豪迈不羁的性子;又因他是全真教创教以来第一位非汉人的掌教,便存了广收各族优秀子弟,将来可以透过诸族弟子把全真教义传到中土以外的雄心大志。

那完颜宣明年纪轻,也从未想要继任掌门大位,他在各地云游一番后,便隐居山东深山之中,潜心修练,不问教事。

重玄子完颜德明原有一个嫡传弟子景玑戎,景玑戎有一半女真血统,武功上已颇得真传。至正二十五年那年,完颜德明又收了一个非汉人的徒弟,是个蒙古人,名叫巴颜鹿喇儿。这个年轻人拜入全真门下之前,曾练了一身少林功夫,因为听了完颜德明讲述三真大道,对全真教义十分钦服,就带艺投入完颜门下。

三年后,全真教忽然传出骇人听闻的大事,担任掌门达三十三年的完颜德明在元大都白云观中突然暴毙,掌门人遭人下毒之说喧腾而起,完颜德明身边的弟子中,那景玑戎及巴颜鹿喇儿突然失踪。

紧接着就是全真教各派系的掌门人之争。完颜德明死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命,全真教自七子去世后,其门徒就有各立分派的情形,其中又以丘处机弟子的龙门派最为盛大,此时距七子时代又过了一百多年,全真门人的派系更为复杂,为争这掌门之位,先是文斗,继而武斗,最后文武合一展开全面大斗,十年之内全真教元气大伤。

这时便有人想到要请完颜掌门之弟──完颜宣明出马来处理乱局。完颜宣明多年来躲在深山不问世事,前后三批全真弟子赶到山东去求他出马,他也不为所动。最后全真教中最具实力的龙门派及遇仙派的领袖长跪在崂山洞口,誓言只要师叔出马,一言九鼎,各派绝无异议。完颜宣明为了全真教的前途,终于同意出山。

老道人完颜宣明讲到这里,一壶酒已经喝完,他放下酒壶继续道:“我这出山原以为真能解决纷争,岂料一到大都,各派首领翻脸比翻书还快。原来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龙门派无论从人数、贡献、人脉上看来皆有胜算,但丹阳子马钰弟子的遇仙派忽然和清净散人弟子的清净派联手,要推遇仙派的出来掌门,说是丹阳子和清净散人未出家前原是夫妻,理应百年合好,联手争取掌教。唉,出家人搞到与百年前红尘之事纠扯不清,也实在不成体统。”

傅翔听来却觉得十分有趣,好几次差点笑出声来,都忍住了。完颜宣明一本正经地道:“贫道卷进这档子事里足足十个月之久毫无进展,师兄遇害那年还是元至正年间,等年号早改成洪武了,全真教的掌门人还没吵出来。俺恩师实有先见之明,贫道遇事犹疑,迟迟难决,决了又改,凡改又错。十个月下来,全真教的教务愈搞愈乱,贫道的毛病也愈来愈严重,已经到了忧前畏后、事事难决的地步,便只好一走了之,这一次偷偷逃到终南山‘活死人墓’中,再也不出来了。”

傅翔道:“道长,您还没讲到怎么会跑到神农架来?又怎么中毒的?”那完颜宣明一掌拍在自己的腿上,道:“照呵,我老道这次躲在‘活死人墓’中,本来发誓永不出山,但在墓中却偶然发现长春真人丘处机当年手埋的全真武学精要,贫道潜心苦修近二十年,终于领悟了长春真人当年未能参透的武学奥秘……”

傅翔愈听愈觉这老道人智慧过人,但思虑似乎有些紊乱,此时听他说到武学奥秘,不禁大感兴趣,忍不住问道:“什么奥秘?”完颜宣明闭目思考了一会,然后一字一字地道:“后发先至之道!”

傅翔奇道:“后发先至之道?这算什么奥秘?”完颜宣明点头道:“天下武术莫不以变化快、出手重、招式奇为制敌诀要,所谓‘后发而先至’便是更上一层楼的修为,因为你可以‘以静制动’,敌先动而我先至,永远占上风,你说是不是?”

傅翔心想这样浅显的道理何需苦修近二十年才参悟,其中必有惊人之处,便答道:“是。”完颜宣明道:“如此说来,武学之道最重要的岂不就是比快么?那么天下第一快的剑法岂不就是天下最厉害的剑法了?若说比快,敌快我更快,但快终有极限,比如说,碰上华山派的三十六路快剑,你如何后发而先至?”

完颜宣明的真实年龄不得而知,但看上去至少也在七旬以上,这时他才解除身上剧毒不久,也未见他运功休养,精力已经恢复,那一身内力修为着实惊世骇俗。他谈性极浓,愈讲愈远,说得滔滔不绝,傅翔真不知他如何能在“活死人墓”中独处数十年之久。但他说的武学道理却愈来愈有意思,傅翔便不打断他,专心聆听。

完颜宣明继续道:“华山三十六路快剑疾如闪电,号称天下第一快剑确实名不虚传,贫道曾亲眼见识过一次,端的是剑光如幕,招招不离对手要害。那时贫道认为天下没有任何其他剑法能与它抢攻,更不要说什么后发先至了,但是如今……嘿嘿,贫道只要一招便能将它破了!”

傅翔不解,忍不住问道:“您……您不和他比快?”完颜宣明点头道:“比快如何比得过华山快剑?但我若能每一出手,对方必须撤招自救,那我就破了他的剑法。”

傅翔不解,问道:“那还是要比他快……啊,您是说,您必须比他慢!”他忽然有所领悟。

完颜宣明大呼:“好孩子,你有点懂了!十多年前我想通这道理:敌不先动,我如何知道要攻他那里?所以必须敌先出招,我后出招,但我出招不是要比快,不是要比他先着点,而是攻他所必救。所谓必救,就是他若不救,比拚的结果是我伤他亡,你说他救也不救?但我如何能从他一出招就知他必须撤招的自救点在那里?这一层花了我近十年时间,才把整套武学要诀琢磨出来。”

傅翔听得目眩神摇,只听那完颜宣明续道:“贫道一面以身相试,一面苦思,终于得知天下武术的攻击动式,一共只有八十一种基本型势,然后将每一势的‘运动’与‘运气’连起来琢磨,发现可以用九种纯阳之气和九种纯阴之气将之全部纳入,而阴阳相配,就正好合出九九八十一种运气的型势。我若能在对手一动之时,立刻从‘动势’洞悉他全身配合运功而起的‘气势’是八十一势中的那一势,我便攻他这一势的气门所在,对手如不撤式回救,‘罩门’受击必死无疑,但他只要一撤式回救,他的招式就被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