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海上张骞(第4/15页)

几乎是同时,训练有素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从各个意想不到的角落跳出来,各就最佳射击位置,一时之间枪箭齐发,杀声震天。海盗们这才猛然惊觉自己上了“贼船”,可是已经没有任何反应的余地,一排排中枪中箭,或倒卧甲板或跌落海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陆镇挥手再升第二面红旗,隐藏在宝船甲板下宽大空间里的火炮开始轰发。如此近距离发射,弹无虚发,陈祖义的二十五艘船被打得支离破碎,好些地方已经着火,留在船上的海盗不知是该救火,还是跳海逃命。这时宝船主桅上又出现第三面红旗,陆镇训练的精锐水师这才如狼似虎地通过板桥杀上敌船。

这场海战在黑夜来临之前便已结束。陈祖义的二十五艘船舰,遭火炮打沉了八艘,烧毁了十艘,剩下七艘束手就擒,陈祖义本人也遭生擒。五千名海盗,除了少数落海后游水逃离战场上了岸,大多死在海港中及宝船甲板上。海盗们带上船的补给木箱散了一甲板,打开来看,里面那有什么补给物品,全是兵器及火药。陆镇连忙下令升帆动橹,尽快离开仍在燃烧的敌船,以免遭到连累引爆。

王景弘对陆镇道:“陆总兵用兵如神,牛刀小试便教海贼灰飞烟灭。”

郑和默默想了想,再次伸出大拇指道:“犹记从浏家港到长乐的途中,陆总兵操演了两百兵士‘敌舰近战’的阵式,当时只觉精彩,今日实战中才见到你水战的真功夫;五千海盗,一半歼于船上,一半死于海中,真乃不得了的将才。我回到京师,定要奏请皇上好好重用。”陆镇只淡淡地谢了。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郑和率着庞大的船队回国,两万多将士、船员个个兴高采烈。当船舰靠岸时,岸上迎接的官员与百姓欢声雷动,船上的军士不少人流下热泪。于是,郑和的第一次远征西洋,顺利完成了任务。

陈祖义原是个逃犯,有旧案在身,回国后便问了斩,有功官兵各有赏赐。郑和及王景弘向永乐帝朱棣详细报告了西航的经过,朱棣十分高兴,虽然没有寻到建文的踪迹,但此行使大明的国威远播到古里国,南洋诸国有的已经来朝,有的先送贡品,可以说将朱棣的这番雄心大志发挥得淋漓尽致。郑和带回来的南洋珍宝,以及与诸国的商贸协议,更让朱棣大为满意。

但是郑和个人却带着一个晴天霹雳的恶耗,悲痛地离开了朱棣的议政大殿。徐皇后在七月因病长辞了。

郑和强忍住泪水,想到自己在明军征滇时遭受阉割,尔后随蓝玉的部队被押解到南京,傅友德将他送给了燕王朱棣,那时他才十四岁,从此在燕王府中受到当时的燕王妃的教导及照顾,一路从小太监拉拔到燕王府总管。这位上下人缘极佳的燕王妃,待郑和是主母亦如长姐。后来朱棣发掘了他的军事才干,将他调到军中侍候,但他这一生若要说最大的恩人,也是亲人,便是这位昔日的燕王妃,今日的徐皇后,大行仁孝皇后。

郑和如丧考妣地到了后宫,一个旧识的老太监出来相迎,两人相见都流下泪来。老太监先带郑和到了后宫的小佛堂里,只见鲜花、素果供着大行仁孝皇后的牌位,郑和焚香跪拜,久久说不出话来。

老太监道:“自你率船队下西洋后,皇后身子较之前更加衰弱,皇上急得不得了,太医也束手无策。皇后对皇上说,一连数夜都梦见天冠菩萨在一道场开水路法会,拔济诸鬼。那些鬼有的断头,有的断肢,还有一些全身零碎,惨不忍睹,更有一个全身焦黑如炭的厉鬼瞪眼怒目而视。皇后夜夜被惊醒,皇宫里请了高僧、道长来搞了几日几夜也不见效果。

“后来,道衍法师入宫来亲自为皇后诵经三日,白天皇后的精神好些,夜里依然梦见诸鬼。道衍法师和皇后私下密谈了一下午,就出宫回寺了。当夜,皇后梦见天冠菩萨下山来对皇后开示,说皇上杀人太多太残忍,诸鬼冤魂难以渡化,菩萨要以甚大法力将一身化为千个分身,一对一地为一千个冤魂厉鬼拔济,方能奏效,叮嘱皇后以白铁铸造一千尊菩萨像送到道场,助菩萨施展大法。皇后在梦中急问菩萨:道场何在?菩萨已经悄然隐去,皇后就醒了……”

郑和听得心惊肉跳,连忙问道:“那天冠菩萨的道场有没有找到?皇后真的铸了一千尊菩萨么?”

老太监道:“皇上听了皇后的话,叹气连连,一面命道衍进宫,请教天冠菩萨的道场所在,一面下令召集全国最好的白铁铸工师傅来南京报到,立即开始铸造一千尊天冠菩萨,须得尊尊不同,各有姿态。那菩萨的形象画好了,都先拿给皇后看,皇后觉得和梦中所见相似了,方才开始塑模。”

郑和问道:“这一千尊菩萨像都铸成了?”

老太监道:“开工的第二天,皇后把我叫到床前,低声嘱咐:‘刘公公,后宫通到饭厅的走廊边不是有个小佛案么?那香案下有只古鼎,里面有好些黄金打造的发钗,你就把那些金钗全丢进熔铁里,一齐铸入菩萨的身体里罢。如有人知道了问起,你便说是我的主意,白铁里熔些金银,铸出的菩萨光泽更是漂亮夺目。’”

郑和听了这一段话,甚是不解,刘公公凑近在郑和耳边悄声道:“总管您有所不知,那些金钗除了最大的一副是建文马皇后的,其他都是建文帝嫔妃及宫女的东西。永乐帝进宫,她们落发为尼时,便将建文帝送给她们的金钗投入了那只古鼎。”

郑和仍是不解,也悄声问道:“这些东西既属建文帝的后妃所有,又和天冠菩萨有何关系?”刘公公道:“总管啊,您想想皇后梦里那些凄魂厉鬼难道不是今上造的冤孽?他们是为建文帝而死,这些嫔妃是为建文帝而落发,这里面难道没有关连?”

郑和悚然而惊,张大了双目瞪着这徐皇后的贴身公公,暗暗惊呼:“那关连竟是建文帝?这事太玄了。”

次日,朱棣下朝后,在宫里的会客偏殿单独召见了郑和。前一日在朝上谈的全是公事,这时朱棣换了便袍,与郑和轻松话家常。朱棣道:“听内官报告,三保已经到后宫皇后灵前上过香了?”郑和道:“是,皇后之崩何其遽也。”

朱棣叹了一口长气道:“皇后身体不适已有两年多,常有胸疼,往往不能成眠。其病转沉便在你出海之后,太医无助,药石无效,每日益渐消瘦,朕实心痛。”郑和也叹了一口气道:“臣辞别皇后之时,便见慈颜有憔悴之色,原以为回国时必可见到皇后恢复健康,臣还带了几样南洋珍奇之物,希望博皇后一哂。”

朱棣道:“皇后天性仁厚,在为人处事的大节上却是一丝不苟,掌理后宫恩威并济,又有容人过失的大器,不论在燕王府还是皇宫里,妃嫔皆以她为范,大家和睦相处,的确做到‘母仪天下’四个字……”说到这里又哽咽了,长叹一口气后,不但不能平复激动,反而泪如雨下道:“徐皇后之懿德可比东汉马皇后和唐朝长孙皇后,她身处深宫,一心一意都在仁民爱物。从此以后,朕回后宫再也听不到直言的规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