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回 献青海波景能自稻村来 冒黑暗夜曼赞信赴馆山(第2/4页)

义实主君这才说道:“先去上坟。”便拿着手杖站起身来,萌三急忙把花递给贝六郎。当下与四郎走在前边,亲兵卫、照文、贝六郎等跟在左右。音音由曳手、单节和两个孙子陪着,随同目和萌三等其他近侍一起都跪着在目送义实等前去。义实急忙回头看看说:“萌三等你们要记住,带领那几个俘虏回到泷田后,告知有司我今晚住在大山寺。本不必再嘱咐,夜间要当心,守卫好门户,不可疏忽大意。快快去吧!”义实如此催促,萌三应诺后又跪了片刻。见义实已经走远,大家一同站起来,萌三带领其他几个随从,分别牵着五个俘虏离开。音音拾起眉尖刀,带领儿媳和孙子们,一同跟着目,急忙下山。

却说里见义实沿着山路往山上仅登了二三百米,就遇到一条溪谷。这是流往山麓的溪水的源头,但是连这里的水都已干涸,与往日所见大不相同。前面就是有伏姬坟墓的岩洞。当年丶大法师尚幼,名唤金碗大辅孝德,本想打死八房那只狗,可是那枪弹却使伏姬也丧了命。他想起这些往事便不免泪洒胸襟。举目远望,山上云霞笼罩,山岩上开着鲜红的杜鹃花,春日迟迟,往日的路标还历历在目,真是犹如一场春梦。溪水虽已干涸,但岩壁上的绿苔很厚,不好攀登,亲兵卫和照文便拉着义实的手,抓住藤蔓或手攀岩棱艰难地往上登。与四郎拄着朴刀走在前面,披荆斩棘,用手推开垂着的树枝,慢慢领着往前行。义实到了那个岩洞先四下看看,在洞门边有个地炉,上面放着锅,其他还有碗、食盘、水桶、水杓、研钵、菜刀和打火匣等。里边虽铺了几张草席,但不见被褥。义实惊讶地说:“亲兵卫,你们这些年,夜间是怎么睡觉的?春冬夜寒怎么没有被子?”亲兵卫听了答道:“在这岩洞内冬夜很暖和,甚至都出汗,所以不用被子。夏季十分凉爽,也无蚊子和跳蚤。”义实听了点头道:“这又是一奇。”他说罢来到伏姬的墓前,一看作为坟墓标志的青松苍翠,枝干高耸,墓前打扫得很干净,杂草也被除掉,好像今晨新栽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花草。在青瓷的香炉内还留有袅袅余烟,心想这一定是与四郎和音音奉献的。船贝六郎立即把带去的花草插上,然后汲来泉水给花草浇了水。与四郎也动手帮助做好准备。义实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包檀香放在香炉内燃起香烟,良久,他还在静静默祷。

这时照文和贝六郎跪着回头一看,山吐祥云,奇峰叠翠,风起松涛好似抚琴。灵芝贴在石上五彩缤纷,耀眼夺目,异禽出自幽谷,在鸣啭寻友。沙石黑白相间,却看不到对弈的棋仙,飞泉清澈见底,但深浅莫测,实是世外的另一洞天,东海无双的仙境。他们在心中如此赞叹。又过了片刻义实才祈祷完毕,从墓前退了回来,因回想起往事,不觉嗟叹不已。犬江亲兵卫也想向神女辞行,便朝着墓叩拜。照文、贝六郎和与四郎也被允许,轮流到坟前去叩拜。其中照文想起了亡父辉武之事,抑制不住哀慕之情,一心念着一莲托生后才退去。祭扫完毕后,义实想去看看埋葬力二郎和尺八首级的坟墓,便由随从们陪同前往。方才听与四郎和音音说的马冢也在这里。义实看了看那两个墓冢说:“诚如亲兵卫听伏姬显灵所说,午戌乃是六合,这个山丘以往叫犬冢,然而犬冢是信乃的家姓,互相混淆不大好,因此可将此丘改称犬马冢。要将此意转告众人。”大家都异口同音地答应说:“是。”

以后历经多年,岩洞的家具和锅灶皆变作化石,犬马两冢到里见九世义安时还在,其后情况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闲话少叙,却说义实唤照文和与四郎至身边说:“从此上山并不太远,我想去观音殿参拜,与四郎在前边带路。”他这样催促着,可是照文听了谏诤道:“您的旨意虽不敢违抗,但是再往那里去,下山天就黑了,多有不便。望改日再去,何必定要在今天。”义实听了说:“我也并非没有想到,但方才已免除危难,并得到了亲兵卫,这虽然都是伏姬神灵的冥助和保佑,但为给伏姬祈祷冥福,才建造了这座观音殿,说不定也有观音菩萨的法力相助。既受了佛恩,就不能这样回去,更何况自建成之后不久,便山路隔绝,不得前来参拜。如今路通了,并已来到这里,就不能白白回去。与四郎赶快带路!”他说罢一意要往前去,照文等也就不便再谏,便跟着一同上山。从此往上攀登,路多险阻,沿着好似熊径鸟路的羊肠小道,主仆好歹总算登上了山巅。从那里往四下眺望,不仅安房和上总海面,连武藏、伊豆和相模的海滨都可以在烟雾缥缈之间尽收眼底;隐约可见的白帆,无异于在万顷波涛中之一叶;更有水鸟在夕阳中群飞的美景,好似百花在春风里飞舞,宛如普陀落伽山的秋月,夜夜普照;祇陀竹林的春鸟,朝朝飞来一般的灵山佳景。嵯峨的奇岩,比刀削的还尖;弯曲的蕨菜,疑是画中拍岸之波。虽已建造了二十余年,但观音殿还没有荒废,只是朱红的梁柱和栏杆,受风雨的侵蚀油漆已多处脱落了。虽无人来参拜,但香花不断,更无蛛丝鸟粪,保持了它的神圣庄严。这都是与四郎和音音六年来守护之功。贝六郎将剩下的花草插在佛前的花瓶里。义实登时进入殿内焚香默祷,亲兵卫、照文、与四郎、贝六郎等也跪在主公身后,一齐礼拜。然后下山,义实毫不显得疲劳,比上山时腿脚还灵便。他对照文和亲兵卫说:“十一郎你今天终于实现了与亲兵卫重逢的愿望。你虽已略知他长了这么大的神助奇迹,但一来是无时间,二来是在我面前,未得畅叙别后之情,恰好山路没有人来,你们不必客气就尽情谈谈吧。我听着可以忘掉疲劳,也是个安慰。”照文听了说:“是,在您的许多臣下之中,只有小臣和亲兵卫曾休戚与共,有过一段患难之交,想问问别后之事,对他的安然无恙也想表示祝贺,但因没有时间交谈,二人伴随您侍立左右,实有隔靴搔痒之感。如今既蒙您恩允,就路上谈谈吧。”他如此回答后,便同亲兵卫谈起来。照文谈到那神灵惩治舵九郎如何大快人心和后来见到了信乃和道节等,以及有关滨路公主之事。亲兵卫也详细述说了照文方才没有听到的有关自己和姥雪一家之事。照文愈益称奇,不断地加快步伐,紧往他身边凑。贝六郎在旁边听着,也不觉地叹息,对他们的谈话吃惊得几次回过头去看。

义实对他们的谈话也颇感兴趣,面带笑容,不觉来到方才遇险的树丛旁边。春天虽然日长,但已经天黑,再加上今晚没有月亮,到了树下就更伸手不辨五指,使主仆们无法前进。正在为难之际,见对面的路上有闪闪的火把和灯光,许多人马往这边走来。义实主仆对这些人是亲是疏,是祸是福难以猜测,便停住脚步仔细观看,见他们所提的灯笼是中黑的家徽,便稍微放了点心。照文和贝六郎走上前去,高声喊道:“来者可是主君的随从么?主君已下山走到这里,快拿灯烛来!”来的随从们立即应答一声:“是。”便分作两行站在路旁,其中有两三名近侍高举着灯笼赶忙走近前来对照文等说:“方才目和萌三领命回来时,对今天的危难和后来的逢凶化吉,以及犬江和姥雪们的奇异之事已经略有所述。大家都很高兴,在那里等待主君下山。可是天黑了还不见下来,大家有些不大放心,便用准备好的灯笼火把照着路前来接驾。那位从稻村来的使者苫屋八郎景能,一直在河滩等候着,他把牵来的马和随身侍从留在那里,也来此参见。”义实听了近侍的禀报,对他们慰劳两句,便召见景能说:“汝长途跋涉不辞劳苦,跟着辗转找到这里,难为你了。次丸所赠之马待我下山去看,汝可陪我去大山寺。”景能听了十分高兴,急忙退了下去。这样来迎驾的近侍们,已把今晨从泷田抬老侯爷的轿子抬到这里来,照文等劝主君登轿,义实摇头说:“今天长途跋涉又是山路,大家都已经很累,我怎能一个人逍遥地坐轿子回去?”他一口回绝,依旧徒步下山,连杂役和奴仆们听了都无不钦佩,感到于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