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回京(第3/3页)

但是他若是能过新皇和上皇的关,回到京都时朝廷应当还能有恩典。

林如海交接了职位,司马煊也整理好了一切,大家才浩浩荡荡地北上了。

雇了许许多多的漕帮船只运送他们在江苏的抄家财物,漕帮上下也赚取这一笔不匪的“物流费”。

司马煊、迎春、李朔、林如海、李充合力办这事儿,虽然得罪了官僚集团,但是他们在民间的信誉很不错,不会仅仅利用他们不给钱的。出力的人这一个多月陆续都领到钱了,真没有拿到手的了是小团体内部尚未分清楚,怪不到他们头上。

所以漕帮上下也非常重视这一回可说是史无前例的押运重任,不能出了差池,漕帮在江南、中原的江湖道上的人也都打了招呼了。

司马煊、李朔、迎春、林如海干得太强大,光银两、银票就有两千两百万两,金锭一百八十万两,书籍、珠宝、古董、摆件、字画、绫罗绸缎、珍贵药物不计其数。船队前头的船已经出了江苏省,后头的李充还在码头督促装船。

皇帝的国库本来穷得连老鼠都不屑来了,这下子不出意外是吃得脑满肠肥的。

不日,司马煊、迎春已经先李朔、林如海父女一步押着犯官抵达京都了,囚车运往天牢交由大理寺,浩浩荡荡,而京都街头也有风声鹤唳之感。

不待回王府洗漱,司马煊带着迎春一起上了皇宫派来的马车,进宫面圣。

皇皇现在绝不会怀疑司马煊有反心,除了从前他就支持他之外,就是没有一个有这野心的人会干这种把天下官员得罪一大半的事的,况且司马煊现在并没有兵权。

若说那些官员对新有意见,此时对司马煊的意见不会比对他的小。父皇那里天天有人去告司马煊的小黑状。

司马煊面奏了经过和江苏的现状,皇帝又问:“账目是弟妹理出来的?”

迎春道:“回皇上,并非我一个女子想要干政,当时事情太多了,王爷身边的人又出了问题,我也就搭把手。”

皇帝道:“十一弟可不是这么说的,说你不但找到了漕帮的总账目,还抓到了污点证人。”

迎春笑道:“那时我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先是遇上了潘帮主他们,后来又遇上朱明他们,这才把事情办成了。”

皇帝笑道:“这么看,弟妹虽是女子,也是个福星呀!”

迎春道:“我要是福星的话,也是皇上的恩典,我与王爷正好夫唱妇随,互相配合了。皇上要是高兴,赏我们点宝贝……”

“念萱!”司马煊瞪了她一眼,“我说过了,不可面圣时没规没矩的!”

皇帝笑道:“弟妹还年少,虽然顽皮了一点,但是也无伤大雅。赏赐嘛,朕得想想,弟妹先去给上皇、太后请安吧。”

皇帝才不管弟弟的女人是不是伏拜在弟弟之下,弟弟自己乐意就行了,最重要的这个左膀右臂的弟弟能为他分忧。

迎春知道他们兄弟有事商量,但先退出御书房了。

迎春让候在宫门外的司棋负着大背包行囊就往上阳宫去了。

太后与上皇不住在一处,但是提前知道他们今日回京,将要进宫请安,这时太后倒在这里。

内相戴权领着迎春进了大殿,就见连皇后也小心翼翼坐在一旁,上阳宫地界广阔,离风仪宫又远,这是免得她奔波了。

皇后身边站着一个身材丰满的女史,不是贾元春是谁?几个月不见,她倒像是升职了。

“参见父皇,参见太后娘娘,参见皇后娘娘!”

“起吧。”上皇声音听不出喜恶,又道:“煊儿怎么没有来?”

迎春道:“他不知上皇居然也在等他,便和皇上聊聊天。”

上皇冷哼一声,虽说皇帝是上皇自己选的,但是司马煊心中把皇帝放在他前面。

“听说你们在江苏闹出大动静了。”

迎春点了点头:“是挺大动静的,我们微服到扬州,本是住客栈的,想要暗访几天再说。结果晚上就有人来放迷烟,然后在门外放火。幸好王爷耳力非凡,听到他们做妖,将之解决了,不然我们全成了烤乳猪。”

太后先是扑哧一声笑,想想这又危险得紧,问道:“也亏得老十一是个能干的。”

迎春又道:“那时来了四十几个的刺客,我们身边带的十八个武士又全派出去查案了,身边就两个下人,多亏王爷武艺出众!”

上皇道:“老十一一个人就能打四十人?吹牛吧。”

迎春道:“我也帮他打了,当时王爷擒贼先擒王,我们才脱险。这刺杀要是成功还只有我们几个人受难,后来甄应嘉和吴荣想出了炸堤的绝户计,如果成了,就要死百万人了。幸好我们发动百姓进行轰轰烈烈的保堤行动,仅是被歹人炸了两个堤,千亩良田受灾,好在都安抚了。”

太后往年与甄贵太妃斗过几十年了,她也插手不得上皇宠爱谁,听到甄应嘉这样的绝户计,不由得掩了掩嘴角,总有解气之感,反正太后的家族与南边没有什么关系。

司马煊的母亲生下她就去逝了,太后也没有那么恨她,这时见迎春说起甄应嘉的事,虽知迎春不似别的王妃那样温驯,也多了三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