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二十四章 愁客思归坐晓寒(第6/6页)

一个熟悉的影子出现在彼得和尚心中,难道是韦定国?

彼得和尚心中一叹。韦定国虽无笔灵,却与许多长老交好,家中流传他觊觎族长位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若他是幕后黑手,只怕早就做好了后续计划,要把这次栽赃敲定转角,钉得十足,他们无论如何解释都是无用。

看来眼下只有先逃出去,才有机会洗清冤屈。

彼得和尚跟罗中夏飞快地交代了几句,然后身形一矮,把散布在屋子里的气息收敛到周身,屏息凝气。等到少年们冲到卧室门口,一脚踢开房门的一瞬间,彼得和尚腾空而起,双腿如弹簧一般蹬踏而出,罗中夏也紧随而出。

那群少年骤然见两个黑影冲出内室,都下意识地纷纷闪避。彼得和尚趁机从人群缝隙中左转右旋,来回穿插。几个来回下来他就已经突破了走廊,冲到了院门口,动作如行云流水。罗中夏虽没他那么灵活,但靠着这些小孩子对笔灵的敬畏,也顺利逃了出来。

他们一出院门,正赶上另外一拨族人匆匆赶到。这回是几个住在附近的长老,看他们的装束,都是听到呼喊后匆匆起床赶来的。

彼得和尚认出其中有两个人是有笔灵在身的,如果被他们缠住,只怕就逃脱无望。他心念如电转,甫一落地,脚尖一旋,整个人朝着另外一个方向飞去。罗中夏之前为了逃命,着实背了不少扰乱敌人的诗句,如“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现在正是用的时候,很快便造出一大片遮蔽视线的水雾。

那几位长老尚不明形势,反应不及,竟来不及出招阻拦,被他们从反方向逃走,很快就失去了踪影。

很快,整个内村都被惊扰起来,得知族长遇害的村民纷纷聚集到村口祠堂前,议论纷纷。这实在是韦庄五十年来所未有的大变。

韦定国也从外村匆匆赶来,他一来,全场立刻都安静下来。一位长老把整件事跟韦定国说了说,他皱了皱眉头,却仍旧面沉如水:“彼得和罗中夏呢?”

“逃走了,现在应该还在村里。”

韦定国沉稳地摆了摆手:“内庄三面围山,只有村口一条路,咱们派人把桥截住,一层一层搜进去,不怕找不出他来。”

两小时过去,彼得和尚感觉到有些绝望,罗中夏也喘息不已。眼前的路越走越窄,而且再无岔路,两侧都是高逾十米的石壁与翠竹,身后是整个内庄的村民。

原本他想带着罗中夏趁乱冲出庄去,可村民们在韦定国的指挥下,层层推进,环环相连,连一丝空隙也没有,逐渐把他逼至庄子深处,走投无路只是早晚的事。

“咱们怎么走?”罗中夏问。

“罗施主你放心,我把你带进来的,就一定把你带出去。”

彼得和尚深吸一口气,自己误闯的这条小路不能回头,只好硬着头皮朝着里面逃去。走了不知几个一百米,这条窄路的终点豁然开朗,眼前视野一片开阔。

眼前是一处赤灰色的高耸峭壁,石壁上有一个看似极深的半月形洞窟,洞口距地面足有十几米,还用两扇墨色木门牢牢关住。远远望去,这个洞窟隐有异气,就连空气流动都与周遭环境大为不同,仿佛一个连接异空间的入口。

这里彼得和尚只来过一次,但是印象极深。

洞口两侧是一副楹联:印授中书令,爵膺管城侯。

洞眉处有五个苍劲有力的赤色大篆,但罗中夏不认得。彼得和尚苦笑着念道:“韦氏藏笔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