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夫妻之间(第5/7页)

第二天早上,一到办公室,贾士贞就找来了办公室主任姚一玉,说他今天下午回家一趟,让小苗把车子准备一下,并且说让韦部长就和他一道回省城,就不要再另外派车了。

姚一玉听了贾部长的话,站着一动没动。贾士贞抬起头,看看姚一玉,说:“姚主任,还有事吗?”

“没事。”姚一玉为难地低着头,“贾部长,韦副部长他已经有车了……”

贾士贾不以为然地说:“我不是说他有没有车,而是说他每周都回去,那自然要调度车送他,可我今天下午也回去,两人为什么不能用一辆车!”

姚一玉红着脸说:“贾部长,不是……韦副部长他已经有了专车……”姚一玉犹豫了片刻,接着说,“是市交通局借的,一辆奥迪。”

贾士贞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姚一玉:“借的?我怎么没听说?”

姚一玉说:“我也是听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说的,我又留心注意了一下,确实是一辆奥迪车,正是交通局那个车号,韦副部长既然没对我说,我也就不便告诉你。”

“噢,我知道了。”贾士贞又说,“那驾驶员呢?”

姚一玉摇摇头,说:“我们都不认识,是不是人、车、油都由交通局负责,不清楚。”

贾士贞不再说什么了,心里对韦旭的做法极为不高兴,想到上次市农行江行长要换一辆别克新轿车给他,被他拒绝了,当时江希泉是为了自己的外甥程文武的提拔。那么市交通局把这样一辆轿车借给韦旭,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但贾士贞接受了上次江行长换车的教训,暂且不去理会韦旭借车的事。

贾士贞作好了下午早点回家的准备,并且也给玲玲发了个短信。可就在上午临下班前,市委办公室来了一个电话通知,说晚上市委、市政府有一个重要活动。再一问,原来是一个美籍华人要来西臾考察投资项目。常书记指示,这位商人从香港到美国,父亲曾经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总裁,现在父亲把事业父交给儿子贾振兴,让儿子出任总经理。说他少年时代曾在西臾生活过,如今看到西臾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组织部长,大为感慨,便让儿子到西臾来考察投资环境。

这个消息对西臾市委、市政府来说简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喜事。现在全国各地,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方,到处都在动员大小官员外出招商引资,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样的大商人啊!现在却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的,自然要加以重视。为此,常书记让市委和政府领导人全部参加接待,以表示西臾人民的真诚和热情。贾士贞自然更是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贾士贞只能服从大局,立即给玲玲打了电话,玲玲似乎已经适应了丈夫的突发事件,一句话也没说,就挂了电话。

当天晚上的宴请十分隆重,是西臾市委、政府最高规格的接待。邵明主持了欢迎酒会,常书记致欢迎辞。

贾振兴一行三人,除了夫人林媚,还有总经理助理宫平。

贾振兴四十岁刚出头,高个子四方脸,一派绅士风度。哈佛大学MBA毕业后,先后在中国、日本以及德国工作过,据说父亲的公司已进入美国五十强,其资产已有几十亿美元。

贾振兴在讲话中说,他们之所以决定回到西臾投资,完全是被贾部长的改革精神所打动,没想到贾氏家族还出了这样一个人物,他们表示一定要帮助西臾,尽快让西臾在经济上发展起来,让西臾成为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市。

这天晚上,市委书记常友连、市长邵明都激动不已,酒都喝得高了,从不喝酒的邵明,居然喝了半斤多白酒。是啊,作为一个市的党政一把手,谁不希望在自己执政期间经济大发展,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间有这样一个外资大企业家来西臾投资。而且,如果贾家真的在西臾发展了,投资环境好了,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西臾。

这天晚上,几乎所有的市委、政府两套班子都围绕着贾士贞团团转,连那些平时对贾士贞有着偏见的领导们,也不得不对贾部长刮目相看了。

宴请结束后,贾振兴邀请贾士贞单独见面,市政府办公室把咖啡厅的客人全部请走了,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以勤亲自守在咖啡厅大门外。

谁知,贾振兴既没有和贾士贞叙家长,也不谈他来西臾投资的事,却一个劲地谈贾士贞的改革思路和未来的设想。说实在的,贾士贞一直在想,如果谈贾氏宗族,他知道得太少,甚至准备把父亲介绍给他;如果谈投资,贾士贞也有一番思考。他虽然不是搞经济工作出身,或者说现在也不是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但是,这几年,特别是到西臾之后,他在大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形势。然而,贾振兴却闭口不谈投资,不谈西臾经济发展,而谈起改革,并且居然那样头头是道,甚至有相当深的理论基础和超出一般商人的见地。但贾士贞却不敢过多地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改革,更不能把下一步的设想和这样一个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商人去透露。

贾振兴的到来,似乎给西臾大地带来了一片新的生机。连日来,在贾振兴一行考察期间,常友连和邵明如影随行,而贾士贞也成了西臾经济工作的决策者。他只好放下市委组织部长的头衔,全身心地陪伴着贾振兴。在中国,看一个地区的发展,最终是要靠经济发展来衡量的。无论是十强县也好,百强县也罢,衡量的标准都是经济指标,人均收入,但在贾士贞心中,他现在是市委组织部长,即便是市委书记,也不会只抓经济而忽视政治体制改革的。何况邓小平在世时已经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那么重要的日程上去,以至被人们看作是“小平未了心愿”!

贾振兴在西臾考察了一周,从市区到农村,从人民生活到农村收入,从食品安全到企业效益,最后贾振兴表示,打算在西臾投资3—5亿美元;主要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养殖业,确保从西臾生产出来的所有食品都符合世界上最可靠的食品标准,确立在国际市场的威望。同时确保在三年左右,西臾农村全部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西臾六百多万人民率先奔小康。

贾振兴一行刚走,贾士贞便迅速投入下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当中去。西臾即将迎来一场大发展,大飞跃。常书记的意见是,下一步无论是机关还是县区,乃至乡镇,干部的改革都应该着眼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四县两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班子要迅速调整,要把那些具有改革意识的县处级领导放到主要领导岗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