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幕后推手(第3/9页)

送柯易平回来的环保局司机笑了,他知道原因,说环保局的车到乡下是被人盯的,就像过去老百姓防鬼子进村。柯易平想,环保局的车子是扎眼,但司机说的怕是有点儿过分了。

柯支书说新调来的乡党委书记还没有请他喝过酒,一般的在乡里开党代会的时候他才有这个机会。他像是非常愿意去认识一下新书记。

柯易平酒喝伤了还没有缓过劲来,乡里的书记和乡长宴请他,再热情也没办法喝。酒桌上他的头昏沉沉的,神情甚至有点儿木讷,努力地拿出精神来才将这一场应付了过去。

回到城里,柯易平有一些担心,想自己对乡里干部是不是有点儿冷漠,尊敬得是不是没有到位。要知道,父亲还在他们手下,家里求他们办的事情绝不止一桩两桩。县官不如现管,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

担心是多余的。柯支书很高兴地打来电话,说乡干部都夸他儿子有出息,乡里出人物了。

柯易平想父亲说具体一点儿,他们都怎么说了?

父亲说:“他们说你有气场,派头像个省里的干部。”

“没有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吧?”柯易平再问就不是担心的问题,而是想从父亲嘴里知道一些别人是怎么看重他的,他觉得自己回乡一趟还真值。

“没有,没有。都说的恭敬你的话。他们说你以后回来要告诉他们,这是交代我的政治任务、重要工作。”

柯支书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他说在书记面前告了乡里组织员一状,这个麻爪子的人一直阻挠着老舅入党,都拖了五六年了。

柯易平让父亲以后不要为这些不相干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找乡长、书记。

柯支书问儿子什么事情才是合适的。柯易平说他想一想,要找他们办事就找一桩大的,解决一件大问题。

柯支书心里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嘴上还有点儿不服气:“这么说我以后有什么事还要请示你了?”

3

邬科长笑着说柯易平:“你和叶弘真是有缘分,我和他相处两年多,酒喝过无数次,他就是没说过我是他朋友。”邬科长分析他与叶弘之间是有太深工作关系的缘故。他告诫柯易平,“做生意的人话不可信,用着你时是一副脸,用不着你时就是另外一副脸。”他还说他过去得罪过叶弘,具体原因没有深说。

柯易平感觉到,邬科长在撇清自己,在拉开他和叶弘之间的距离。他装着不在意,接着邬科长的话,问叶弘在宝川市做什么生意,都有哪些企业?邬科长只简单地说叶弘在宝川有四家挂着公司招牌的工厂,是排污单位。

宝川市离省城三百多公里,差不多有半天的路程,叶弘正常情况下每个月到宝川来一趟,花一两天处理公司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他是电话遥控。到叶弘下一次从云邑到宝川之前,他给柯易平打了电话。这是一个周末,他问柯易平,要不要将他太太从云邑市带过来探亲。一眨眼柯易平到宝川市来已经一个多月,沙红霞要求他每天发一个短信报平安,隔天往家里打一个电话,他基本上照她的要求做。她说过两三次,要赶周末的时候到宝川来看看,这在过去不可想象,要她到宝川看公婆可是要低声下气地做许多工作的。现在轮到她想来,柯易平也就自然要摆她一道。当然,他找出的理由是工作忙,才下来没几天媳妇就跟来群众影响不好。

像很多年轻的小夫妻一样,柯易平在结婚后也觉得失去了自由,虽说不出嘴,但表现在为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无由发生纷争上。有这么一段单身的时间,先过一番自由自在的生活倒也不错。

柯易平谢了叶弘,对他说家里有很小的还不会走路的女儿,让爱人来回跑不方便,有时间他说回去就回去了,反正交通便利。叶弘非常理解他,说年轻的时候事业心强一点好。他说柯易平要是想回去可用他公司的车,随叫随到。

叶弘的这么一个小举动让柯易平又有了一些感激,觉得他起码是一个关心人的人。

柯易平在环保局的工作十分清闲,邬科长基本上不派他活儿,他只有主动地找科里的办事员帮忙,帮他们装订材料,糊信封的事情也做得认认真真。白天办公室里人多,还能够混过去,到了晚上一个人在宿舍,哪怕是饭局上下来,也是孤鬼一样的感觉,甚是无聊。于是他联系起过去在宝川市的中学同学。

柯易平在宝川市一中读的中学,当年的一帮同学出去上大学又回来的不少,在省城时与他们联系不多,手上有几个电话,到宝川市以后派了用场。同学中有一个名叫邱家和的,没有考上大学,从工厂下岗以后开了一间性保健品商店。这样的对象,一般同学是不愿搭理,不想和他抱团的,但他偏偏做了同学间的召集人。因为他最闲,有的是时间,能够不厌其烦地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尽可能地搜集了同学通讯方式,印制了通讯录,与通讯录上的每个同学保持热线联系,同学之间有什么事情,他用手机群发短信。柯易平回宝川市以后,邱家和重新印了通讯录,在此之前柯易平是不在名录的。

柯易平作为省里的干部下派到宝川市来锻炼,同学们自然高看他一眼,专门为他搞了一场聚会,一帮男女同学在酒店里吃一顿饭感到不尽兴,移到歌厅里面继续,唱歌、跳舞、喝红酒、灌啤酒。

聚会中柯易平很开心,活动是为欢迎他搞的,他是主角,是中心人物。女同学轮番找他跳舞,不大的空间里毫无顾忌地搂得很紧。要知道,像柯易平这样的农村学生,以前想摸一下她们的手都是不可能的。有酒喝得兴奋的男同学,干脆贴近柯易平的耳朵,轻声地炫耀自己已经把谁和谁办了,还有谁和谁快要上手了。柯易平不羡慕这种人,他不想办哪一位女同学,上学的时候没有,现在也难有这种兴致。上中学的时候,农村学生的压力要比城里学生大很多,考学的压力同时也是生存压力,屏蔽了大脑中的痴心妄想,怕也抑制了荷尔蒙的分泌。现在,他在这帮女同学面前,心理障碍也怕还没有完全消除。

一场聚会过去,接着就是参与者的轮番做东,档次越来越高。柯易平看得出来,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用公款请的,最不济的是一个女同学,让一个男同学帮她结的账,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好意思。邱家和也请了,居然是用现金结的账。据说他的性保健用品生意不错,大多是晚上生意,每次吃完饭要是唱歌的话他是怎么也不会参加的。一次在桌上有人为了活跃气氛,说到邱家和的生意,让他给大家介绍最有效的男性和女性用的催情药,提高大家的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