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3/3页)

晚上,朱怀镜去辞访范东阳。他同范东阳工作联系密切,随意走走,很是自然。事先约了的,范东阳的夫人开了门,说:“老范在书房哩。”说着就引朱怀镜和舒天进去了。范东阳正在作画,抬头招呼道:“怀镜你先请坐啊。”

朱怀镜忙说:“范部长你画你的。我正想看看哩。不影响你吗?”

范东阳笑道:“影响什么?随意画画,只当练气功。”见画面上,近处枣树成荫,农舍掩映,中部云烟浩渺,远处平林漠漠。范东阳手中夹着三支笔,不时颠来倒去,在画面上点点抹抹。又歪着头左看右看一番,放下那三支笔,另外换了支笔,在上端空白处题道:夏访马山,过枣林村,枣花飘香,蜂飞蝶舞,宛在仙境。

朱怀镜拍手道:“太漂亮了。范部长,你答应送我画的,我不如就要这幅了。”

范东阳摇头笑道:“随意画的,没怎么用心思,哪敢送人啊。”

朱怀镜说:“范部长你也忙,我要见你也难。我就要这幅了。”

范东阳笑着说声“这个怀镜呀”,便提笔补题道:怀镜同志留念。

朱怀镜啧啧不绝,说:“中国水墨画真是太妙了,一支毛笔,可造万千气象。”

范东阳问道:“怀镜其实懂画?你是谦虚吧。”

朱怀镜说:“真的不懂,不过以前同画家朋友交往过。”

范东阳微微点头,说道:“水墨画,神就神在墨上。墨分五色,干黑浓淡湿。古人称之为五墨。墨可代替一切颜色,古人说运墨而五色具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墨之妙。”

朱怀镜若有所悟的样子,说:“我细细领会范部长说的,就不光是作画的道理了。我想这其实体现了中国一种重要的传统哲学,即道法自然。”

范东阳看来很有兴趣,望着朱怀镜,希望他讲下去。朱怀镜便又说:“所谓五墨,干黑浓淡湿,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自然情状。那么五墨运用自如,就是参悟了自然。我也讲不明白,只是有这么种体会。而且我想,人间百态,无非五墨。只怕做人做事,也要学会五墨自如。这也是辩证法吧。范部长,你今天又给我上了一课啊。”

范东阳欢然道:“怀镜啊,是你给我上了一课哩。你是心有灵犀,一点即通啊。”

两人继续谈书论画,很是相投。朱怀镜便想起从前交往过的画家李明溪了,却始终没有提及他的名字。范东阳算不上真正画坛人物,不一定就知道李明溪,若是说起来就突兀了。夫人进来倒茶,范东阳便说去客厅坐吧。来到客厅,见茶几上放着个大纸盒子,范东阳眼睛圆了,说:“怀镜你这是搞什么名堂嘛。”

朱怀镜笑道:“范部长真是的,你还不了解我?我敢在你面前乱来吗?是套精装的金庸全集。都知道你范部长是个金学家,金庸作品你都有,不稀罕。我们在北京正巧遇着金先生签名售书,就给你买了一套,你收藏吧。”

范东阳这下就高兴了,打开纸盒,拿了几本书出来,把玩良久。他便大侃《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之类。朱怀镜就连《笑傲江湖》都来不及看完,怕说多了露出马脚,唯有点头而已。时间不早了,范东阳谈兴未尽,却也只好作罢了。同朱怀镜最后握手时,范东阳说:“怀镜,这次会议才开过几天,我们就收到举报信了,说马山经验是虚假典型。梅次复杂啊。”

朱怀镜很生气,说:“有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马山的参观现场,我事先自己去看过的,怎么能说是假典型?请范部长放心,我们一定会把马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么说,你送我这幅画,意义就更不一样了。我会找荆都最好的裱画师裱好,挂在我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