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词,纯净心秦观(第2/2页)

写作这首词的时候,秦观已经四十九岁,在古人这近知天命的年龄。但秦观在这样的年纪却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和亲人,所以心中悲愤难止,无限凄凉。少壮的豪迈之气也在生活的曲折与磨损下,渐渐显出颓败来。对比秦观早年词作虽也是朦胧忧伤之调,却处理得娴雅轻柔,不似《踏莎行》这般怨恨重生。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漠漠轻寒,淡烟流水,飞花似梦,细雨如愁。在这首词中,秦观的忧伤是淡雅的,哀怨是清闲的。那份敏感却自在的情绪也在小楼闲挂等词的背后慢慢浮现。但政治波澜起伏一浪高过一浪,生活的急流里,一个漩涡连着另一个漩涡。秦观那颗本来多情敏感的词心,随着生活的砥砺,变得越来脆弱起来,到晚年的《踏莎行》里,竟变为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凄厉之声”了,含悲啼血,哀鸣不止。

同样是被贬职,秦观到了湖南就自觉心神俱碎,而苏轼被贬到海南也不忘笑对人生。可见,人的性格虽无好坏之分,但襟怀却有大小之别。当没办法选择生活的方式时,至少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

几年后,哲宗逝世,徽宗继位,召旧党入朝。可惜,秦观并没能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他死在了北归的路上,年仅五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