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皆起于澶渊寇准(第2/2页)

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尽,便有人挑拨离间,跟真宗打小报告,说寇准用皇帝的生死安危给战争的成败下赌注,实是对皇帝的大不敬。真宗想想,也觉得自己被寇准忽悠了,心里渐渐生出了隔阂。日久天长,寇准为人耿直,得罪了很多同僚,众口铄金,真宗果然慢慢猜疑起寇准来。寇准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澶渊之战的胜利,但也因此被真宗疏远。真是成也澶渊,败也澶渊!

寇准为人虽正直坦率,但识人的眼光却很差。早年时,老臣王旦十分赏识他,并在太宗面前推荐他做宰相。他不但没有感恩老臣的提携,还经常上奏折揭发王旦的短处,闹得连太宗也替王旦叫屈。不懂善待前辈不说,寇准门下居然还出了丁谓那样的奸臣。丁谓后来经常联合其他人排挤寇准,一直将寇准挤出朝廷,被贬官到千山万水之外,方才事罢甘休。

寇准在被贬官外放这段时间创作了一些诗词,多是“萋萋芳草喻离情”的主题,惆怅中牵扯出许多对君王的感念。多年的宦海沉浮,都随着岁月慢慢消散,唯有当年太宗伸足疾的那份亲昵,随着仕途的跌跌起起,人生的坎坎坷坷,显出更深的恩宠和情义。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虚堂》

1023年,寇准发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六十三岁的他似乎对未来多了一丝敏锐的察觉。他派人赶回洛阳老家取来当年太宗所赐的那条腰带。9月7日,他焚香沐浴,更换朝服,束通天犀带,向北朝拜,随后安然躺于卧榻,悄然离世,病死在雷州。

同年9月23日,宋仁宗已决定调寇准回到离京较近的衡阳任职。但此时,寇准离世的消息正奔跑在送往京城的路上。

两条消息一喜一悲,在人生长路上,在快马加鞭下,竟然就这样擦身而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