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4 枪声 1963年 第二十六章(第4/4页)

无论如何,乔弗里并没有打道回府,这让瓦利非常焦虑。他经历了不少挫折:警察砸碎了他的吉他,使他无法在民谣歌手夜总会登台表演;卡罗琳退出了欧洲饭店的现场表演;埃尔帕索酒吧的老板听了一半就切断了舞台的电源。这会是又一次的失望经历吗?

成员们放下手中的乐器,看着乔弗里登上舞台,打开琴盒。

这时莱尼发问了:“乔弗里,你这是干什么?”

“我想让你知道,我是你见过的最棒的吉他手。”

“别闹了,你已经被解雇了。快去车站买张票滚回去!”

乔弗里换成了一种巴结的口气。“莱尼,我们都已经合作六年了。这么老的交情,你总得给我次机会吧?”

在瓦利看来,乔弗里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莱尼一定会同意乔弗里的要求。但莱尼却摇了摇头。“你是个不错的吉他手,但不是天才,你还是个可恨的浑蛋。来这儿以后你就一直表演得很差劲。昨晚如果没有瓦利救场,我们就要被赶回去了。”

乔弗里四下看了看。“其他人怎么看?”他问。

“谁告诉你我们是一个民主的乐队了?”莱尼问。

“谁告诉你不是了?”乔弗里转身看着正在调整脚踏开关的鼓手刘,“你怎么看?”

刘是乔弗里的表弟。“给他次机会吧。”他说。

乔弗里问贝斯手:“布兹,你看呢?”

布兹是那种很会察言观色的人,善于见风使舵。“要我说的话,我会给他次机会。”

乔弗里得意洋洋地说:“莱尼,你看,我们已经是三比一了。”

戴夫说:“不。在民主的环境里,你得先会数数。应该是三比三。你们三个对莱尼、瓦利和我——两边打平。”

莱尼说:“别扯什么几比几了。这是我的乐队,我有最后的决定权。乔弗里不是这个乐队的人了。乔弗里,把你的乐器拿走,不然我他妈把它们都扔出门外去。”

乔弗里这时才意识到莱尼是动真格的了。他把吉他收回琴盒,“砰”的一声合上琴盖。他说:“你们这群浑蛋,我发誓,我要是走了,你们也都得走。”

瓦利不知道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也许这只是个空洞的威胁。但他没时间去细想——很快演出就要开始了。

瓦利的恐惧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自己很棒,因为自己的加入,桃色岁月也更棒了。表演时时间过得很快。幕间休息的时候,他一个人回到台前,唱起了鲍勃·迪伦的歌曲。他在里面插了首自己写的《卡罗琳》,观众们似乎很喜欢这首歌。之后他又和乐队成员们一起开始进行第二部分的演出,唱起了《目眩神迷的丽兹小姐》。

唱到《你抓不住我》时,瓦利看到几个警察正在夜总会的后排位置和老板弗拉克先生说话。他看了几眼,但没往心里去。

午夜,演出结束以后,弗拉克先生在更衣间等着他们。他出其不意地问戴夫:“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一岁。”戴夫说。

“别蒙我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

“德国的法律禁止酒吧雇佣童工。”

“我十八岁了。”

“警察说你只有十五岁。”

“警察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和被你们解雇的吉他手乔弗里谈过话了。”

莱尼说:“该死,他出卖了我们。”

弗拉克先生说:“我经营的是夜总会。妓女、毒贩和形形色色的罪犯都会来这里。我必须一再向警察保证我为遵守法律作出了最大的努力。警察说我必须把你们所有人送回家。对不起,只能和你们说再见了。”

莱尼问:“我们什么时候走?”

“你们现在必须离开我这里,明天必须离开德国。”

莱尼说:“真是蛮不讲理。”

“你要是开了家夜总会,也得听警察的,”说着他指了指瓦利,“他是本国人,他不需要离开德国。”

“真该死,”莱尼骂道,“我一天失去了两位吉他手。”

“你没有,”瓦利说,“我跟你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