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好的时代(第2/4页)

我建议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像断奶那样告别儿童的文字故事,开始读少年故事,而初中生应该开始读青年故事,高中生应该开始读一切内容健康的正能量的成人书籍。总之读书这件事起码要超越实际年龄两三岁,否则谈不上益智,怡情也太迟了,怡心则成马后炮。我认为对于今日之儿童少年,怡情、怡心比益智、励志更重要。我们现在到处看到的励志,都想让大家成为大款,我们的儿童、我们的孩子们似乎只剩下了这么一种志向。一个智商较高但缺乏人性之美的人,即使外表再帅再靓,也很难是可爱的,令人敬佩的。谁不希望自己是可爱的呢?这是我们作为人的底线,读书能使我们保持这种底线。

故我建议当下之中国男性也应该多读一些出自女性笔下的文章、文学作品、书籍。我的阅读体会是汉文字在当代女性笔下呈现的种种优美似乎超过了男人,不但喜读而且爱写的中国当代女性向汉文字、汉词汇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灵动、俊美的气息。同样,我也建议当下之中国少女、姑娘们读一些男人们笔下的文章、文学作品,这里主要讲散文、杂文、随笔以及较有思想含量的书籍。这年头知识泛滥,而思想,对于中国人却又是弥足珍贵的。如果当下之中国女性仅仅陶醉于自己是极感性的动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毕竟女性是半边天。如果我们对这个时代不中意,改变它是男女共同的事业,而改变时代也需要靠思想。

我最近读到的一篇好文章是发表于本期《粤海风》杂志上的上海作家协会吴亮先生的一篇书评,或曰关于一本外国学者写的书的批评。我读了一遍尚不能完全明了他的观点,但其思想表达之美已令我折服。作为美文,推荐给诸位。因为我跟吴亮仅在二十年前见过一面,我不存在给他做广告的嫌疑。

我建议人们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时应取这样一种态度,如果说世界是地球村,那么文化思想,不论东方的,西方的,首先都是人类的。将传统文化思想当成盾,企图用以抵挡西方文化的心理,是我所反对的。我赞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阅读使女性变美,会使美女更美。我们看绘画史就知道,西方的油画史中多次画到阅读中的各种年龄的女性,而且既然进入了美术史,既然成为经典,一直到现在被人们欣赏而不厌,那就证明她真的是美的,再也没有比人类在阅读的时候的姿态更美的了。尤其对于女性,我个人觉得有四种姿态是最美的:第一就是阅读时的女性,第二就是哺乳着的年轻的母亲,第三就是恋爱中的女孩儿,哪怕她手持一枚蒲公英在遐想,第四就是白发苍苍的老妪闲坐在家门口的那样一种安适,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美的。

谈到读书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我想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就是我在下乡之前或者在“文革”之前看过托尔斯泰的一个短篇叫做《舞会以后》,讲的是在要塞中做上尉副官的主人公伊凡爱上了司令官的女儿,那姑娘是相当俊美。有一天这个司令官的花园里正举行派对,绅男淑女在月光下,挽着手臂浪漫地谈诗、谈爱情、谈崇高的情操、谈人格的力量等;而就在花园的另一端,在实行着鞭笞,在鞭打一名开小差的士兵,因为他回家去看了自己生病的孩子。这时就有了伊凡和司令官女儿的对话,他问那女孩为什么,女孩告诉他原委。他说你去替我请求你的父亲可以终止了,因为我已经暗数了已经鞭笞的次数。那女孩说,不,我不能,这是我父亲的工作,他在执行他的工作,以后你如果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你应该习惯这一点。伊凡吻了她的手之后告辞了,他在心里面对自己说:上帝啊,哪怕她是仙女下凡,我也不能爱这样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之可怕就在于,我们从二战中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在屠杀犹太人的时候,纳粹军官和他的妻子孩子们可能正在领导督察,他们显示出德国上流社会的某种姿态。

一个人在他少年的时候读到这样的书,这书肯定影响了他的心灵,这使我有资格对外国记者们说——当他们来采访我的时候问,你在“文革”中的表现的时候——对不起先生们,你们选错了人,我正是在“文革”中知道怎样去关怀人,同情人,暗中给人一点温暖。

还举一个例子,就是我的三名没有见过面的知青战友的过去,我从一篇文章中看到关于他们的书的事情。他们当年是某团部的电话员、广告绘画员,还有一位是图书管理员之类的。他们发现有一个破仓库里藏着那么多当时封起来不给借阅的书,有天晚上就偷偷地拿了几本,回去拉上床单看。偷看的其中一本书是苏联的《叶尔绍夫兄弟》,叶尔绍夫兄弟中有一个老三叫斯杰潘,这斯杰潘参加过二战,他的军队集体失去了战斗能力,他成了俘虏,却没有自杀。后来他逃出来,回到了家乡。战争结束,和平建设开始了,他跟两个哥哥都成了官员,但两个哥哥都不能公开和他见面。他们和他爱过的姑娘都拒绝认他。他爱过的姑娘后来被德军毁容了。她在见到他的时候也在说,我被糟蹋的时候你在哪里?不管他在哪里,他曾经是一位战士,但他失去了战斗能力。那么在这个时候,三个阅读的青年中,有一个青年说,我想说一句心里话,我是那么的也同情斯杰潘。我觉得读书就应该这样读,这样思考,我个人能理解那时那种人性的营养是怎样注入了这少年的心田。当书籍的、人文的营养注入了少年的心田的时候,我们就会对那样的事情怦然心动。比如说我曾经在课堂上读过这样一篇小小的散文。二战结束后,一队德国的士兵路过一个集体农庄,所有的村民们都列队两边怒视着德军们。队伍中有一名年龄最小的士兵,他受伤了,他恐惧,发冷,浑身颤抖,他还在哭泣。这时候有一个老大娘向他冲过去,那小兵当时就吓呆了,其实那老大娘跑过去之后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头巾摘了下来,给他围上。我对人性所能达到的这样的高度充满了敬意。但是,只有读书才能使人对这样的一篇小文心有灵犀,人们不仅仅是对那些虽然可笑但没有多大意思的段子有感觉。谢谢大家!

主持人:梁先生请留步,谢谢梁先生给我们带来这次精彩的演讲。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下面是提问的时间,请大家举手示意。

提问人:梁老师您好。(梁:你好!)我是原来《中国图书商报》的记者潘启雯,我们8月1日更改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刚才梁老师说,男性要读一些女性写的书,女性要读一些男性作家的书,您能不能给台下的女读者推荐一本书,也给男读者推荐一本书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