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新亚书院(续三)(第2/4页)

 

余在耶鲁授课两门,分昼夜上堂。有美籍学生三人,加拿大籍女生一人,一中国人从其他研究班来堂听讲。而在耶鲁服务之中国人来旁听者,则十许人,多半皆耶鲁语言学校之教师。李田意为同系教授,随堂作义务翻译,余更可随意发挥,畅所欲宣。余寓所距研究大楼近,仅隔一旷场,闻钟声出门,到教室则听者方集,可不误时。此加拿大女生颇谙英文著作有关宋代理学方面者,略通中文,课后发问,亦颇有思路。数年后,忽来书,求进新亚研究所。余以新亚有耶鲁来教初年级英文者四人,一时无其他安置,告以免学宿费外,需自筹在港之生活费。彼竟未来,亦一憾事。

 

余喜作乡间游。有耶鲁语言学校教师万荣芳女士,亦来余课堂听讲,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上午,必驾车来余寓,载余夫妇同去附近超级市场购食物用品等,每次择一新处,借此遍游附近四乡。大抵尽半日程而回。有一湖,四围栽杨柳树,最具中国情调。滨湖一咖啡馆,仅过路车辆在此小憩。惟闻星六之晚,乃有附近居民大群来此跳舞。余等遍游纽海文近郊,惟此处所留印象最深。荣芳又曾陪余夫妇去近郊西山观赏红叶,亦与此湖同具中国情调。而西山则屡去不一去。又到其他公园则多栽一种花,色彩缤纷,而总觉单调,宜游览不宜坐赏。大抵各地流动皆佳,一处停留则少味。

 

吴纳孙在耶鲁艺术系任教,彼于附近买一山地,面积甚广,有一池,乱石错耸。夫妇自盖小屋一所。余尤喜前往。其他西式庭院,率整洁,无野趣。诸教授晨赴学校,晚始归。余寓所前大旷地,即教授停车处。子女亦多上学,主妇孤寂,非有正常职业亦多兼社会活动。惟星期六下午乃阖家团聚,星期日上午每赴附近公园野餐作半日游。别人告余,美国家庭多自城市迁乡村。实则虽乡居仍以每日赴城市工作为主。其乡居院中花草,屋内修理,亦多自任其劳,难有闲暇。

 

星期六之晚则相约餐叙,余夫妇居纽海文五月余周末常有餐约,有预约在一月之后者。每赴一家,往往有客室,无书斋。或有书斋,多甚小。日常研究书籍都放在学校研究室,故虽寒暑假,亦仍每日赴学校工作。而厨房则较宽大讲究,因乃女主人整日活动之所在。美籍主人邀宴,必备中国茶。饭后问,喜茶抑喜咖啡。余必答咖啡。主人每诧问,先生亦爱咖啡乎。余答,君等去中国宜饮茶,余来此则宜习饮咖啡。以各从其主为佳。彼等皆额首。

 

实则饮茶必宜多有闲暇工夫,与饮咖啡不同。城市中咖啡馆每有在柜前立饮而去者,饮茶则宜闲情品赏,非仅为解渴。西式餐宴亦无闲情。饮酒亦各取所需,各尽其量,无中国味。餐叙在西俗亦算一闲。但余以中国人目光视之,则仍是一忙。读其报章连得两三日假期,公路上必多车祸。盖假期长,在彼俗则仍增一忙耳。倘获半载一年长期休假,则或作出国旅行,仍是换一新忙。闲居则似非美国人所惯。

 

罗维德返美后仍在雅礼协会服务。办公室中放一沙发,午饭后小作休息,亦不回家。余夫妇一日傍晚至其家,仅夫人应门。余偶问,何以先生尚未归。其夫人再三解释。余始悟失言。盖丈夫过时不归,乃犯彼俗大忌。然老夫人长日孤寂,其生活亦良可念矣。其家子女分在各地,岁时来省亲,举家欢乐。每人既各有所务,则小家庭自较适。

 

艾侃乃耶鲁毕业生,雅礼协会派来新亚任教,在港两年。余赴美前半年,艾侃每星期必来余寓一次,余尤与相稔。时艾侃已返美,假中远道来访,余直言何不回家省亲,乃来此。艾侃言,已曾回家。余问,数十年前常闻人言,美俗迟婚,时中国多早婚,每奉以为戒。君去香港,当知今中国人亦尚迟婚,男年三十,女年二十四五,犹多未婚嫁者。君今年未达三十,亦似急求婚配,何也。彼言,只身归,父母仍以儿子视我。成婚后,夫妇同归,父母乃以客礼相待。故今只身返家,转滋不安。既有职业,自该议婚。余始知情随俗变有如此。又彼有一祖父颇富有,一人居南部,三世单传,乃互不相顾。余戏言,若他日得祖父遗产,纵非大富,亦成小富。彼言,祖父长年有一护士相伴,遗产事,即我父母亦未计及,我又何论。余因念,倘美国亦推行中国大家庭制度,祖孙同居,则艾侃之父决不会自营一油漆工厂,而艾侃亦不致大学毕业即汲汲自谋职业,自求成家。人生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有如此。

 

余暑期去芝加哥,曾蒙友人邀宴于其市上一著名牛肉馆。适逢大批大学女学生暑假来餐馆服务。两女学生在旁侍奉,为余割切牛排。中国学生留学彼邦,假期工作亦到处可见。惟当时在台港两地,则绝所少有。又去华盛顿,租住一美国人家,每晨见少年儿童五六人在四邻送报纸。宅主告余,此等皆参众两院议员之子,以假期赚外快。此亦中国所难见。则美国全国家庭,不论男女老幼,全忙于工作赚钱,亦据此可知。今日吾国人方竞慕美国社会之工商实业,而又常言文化传统,家庭伦理,企新恋旧,恐非经深长考虑,得有会通,不易两美俱全也。

 

美国人过的是忙碌人生,因此颇知重视时间。有人来余寓,必先通电话,言明需谈话多少时间,短则一刻钟,长则半小时,到时即离去。所谈皆属事务,少涉人情。美国人事多情少。尝读报端一论文,谓各人晨出晚归,各拥有私家车,绝少坐公共汽车,毗邻之家,无一面一语之机缘。故美国人对其居住之四围,乃一环境,无情可言。非如中国人,可视为亦即其生活之园地也。余亦为忙于撰述,不读其全国性报纸,仅读其地方报,篇幅亦八张三十二面。但多地方琐事,少全国性新闻,世界性新闻更少刊登。后得一经验,每一披阅,注意分类之后幅,或值有余地,即羼入一条不相干者,却正是有重要性之世界新闻。可证美国人对其外围世界情势亦未有多大兴趣。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亦庶近似。

 

 

学期中,哈佛来邀去作学术演讲。晤雷少华,亲谢其对新亚研究所之协助。雷少华谓,哈佛得新亚一余英时,价值胜哈佛赠款之上多矣,何言谢。英时自去哈佛两年,转请入研究所读学位,获杨联升指导,成绩称优,时尚在校。联升浙籍,肄业保定某中学,其师缪钺彦威爱其才,嫁以一妹。余在遵义浙江大学识彦威。及在江南大学,彦威在蜀,以书招之。彦威为侍老母,惮远行,未受聘。顷闻其至今仍留蜀。联升则毕业清华,留学哈佛,留校任教授职。自哈佛协款新亚,联升屡来港,时有接洽。对余及新亚研究所助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