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生涯:生命中的加油站(第2/3页)

报社内人手并不富余,于是实习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就成了负责一个版面的责任编辑,这也就意味着,我像一个年富力强的农民,终于拥有了一块自留地,种什么,怎么种,自己都将拥有很大的权力。这种局面,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要是分到类似新闻部这样的重要部门,这种机会要在几年以后才会出现,于是不情愿的位置开始给自己出乎意料的机会,只是在那个时候,自己还是不懂感谢的。

自己能有这种权力,还和我们的“一、二把手”有关。一把手很年轻,非常有开拓精神,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同时也能处好和老同志的关系。这让我干起活来,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愉快。而二把手年岁虽大却宽容为怀,年轻人只要出色肯干都会被他鼓励。加上报社里年轻人数量不多,其他老同志都比较惯着我们,连我在办公室里每天放流行音乐都慢慢被他们接受。于是,我又奇迹般拥有了一个对干活最有利的小环境。很多过来人知道,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能在大环境一般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宽松的小环境,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样,我就只剩下快乐干活。值得庆幸的是,我并不是那种心情不好就不好好干活的人,虽然这个位置最初来时并不情愿,可既来之,则安之,则好好干之是我的原则,而正是这一点,让我在把一件又一件小事做得还算不错之后,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活就不好好干,或因为事小而不为,那也许直到今日,我还会在最初的岗位上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从这一点来说,命运的改变与机遇的获得,是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开始的。

在白纸上做画

负责一个版面,其实最先拥有的就是一张白纸,而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张白纸被几篇文章和图片填满,自己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易。用什么样的文章把它填满,这个版面会不会拥有自己的风格,人们爱不爱看,版式漂不漂亮,这一系列问题,对于责任编辑来说,都是必须考虑的。

首先,我这一版是社会性和故事性相结合的版面。因此,由哪些作者来完成这些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编辑,我就必须先了解电台的各个栏目,看哪些栏目适合供稿,哪些人适合供稿。

一段时间以后,我慢慢在电台里有了自己的一个作者群,他们的文章符合我的口味,同时,我对这些文章的修改、标题的制作、版式的设计,也大都让他们满意。于是,双方的合作就默契起来,慢慢的,我这一版的风格也就鲜明起来。

努力开始有了回报,一段时间的低头走路之后,周围的人们看出这一版的变化。于是,从社内领导到周围朋友,偶尔也就会有表扬声飘过来,这给了自己很大信心。更重要的是,面对表扬声,人比较有成就感,一些不快与不如意也就淡化下去,并开始有了进一步干好的动力。

作为一个版面的责任编辑,在我们这个不大的报社里,不仅要负责组稿和版面内容与风格,还要自己承担画版、校对、付印等一系列事情,在大的报社,这些活分给不同工种的人做,而报社小,我也就有了体验全方位报人的机会。

由于我们的报纸是周报,生活开始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到星期二的上午,看着刚刚印刷出来还带着墨香的报纸,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十天之前这些内容还只是一个又一个创意,几天之前,这张报纸还是错字很多有许多修改之处的半成品,而星期二,它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品,这种触摸得到的成就感,是干电视和干广播都比拟不了的。

可能因为自己并不是学报纸的,因此禁忌就少,于是做起来,创意的胆子也大也更无所顾忌些。奇怪的是,这种大胆反而赢得很多人的掌声。自己毕竟年轻,对新东西的理解感悟得快,实施起来也快。于是,时间一长,我们这张报纸的脸孔由于我们几位年轻人的介入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开始向人们接受的方向转变,而干活的人意识到别人对自己成果给予肯定后,干起活来自然心气更高。因此,那一段时间,大家的精气神都好,我也一样。

我自己已不满足于总是为人做嫁衣裳,进了报社,自己的笔就没停下过。因为有了自己的阵地,领导也宽容,于是从评论到散文,从专访到年终回顾,一篇接一篇,成了我文字创作的高峰期。

这其中,我以新风格写成的年终回顾文章《回眸九一》,被《新闻出版报》头版全文转载;连续八篇在中国流行音乐界较早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中国流行音乐现状》,被外地出版社看中,最后扩充成书。而一些散文和评论在同伴之中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回头看,正是这些可保留下来的文章,让其他的人认识了我,认可了我,也把一些重要的机会给了我,于是改变产生。假设自己当初去新闻部值夜班,永远没有白纸黑字留得下来,我是否也会拥有机会呢?

四年报纸生涯,在回忆中飞快地度过,记忆中的画面总是先苦思冥想,版面的内容和创意有了之后就开始和作者磨合,再然后是画版校对付印,最后是手捧崭新报纸的得意。当然在这样的画面中,还夹杂着自己伏案写作(需要声明的是,在报纸四年中,除了极少数文章是领导的指令外,大多是自己冲动之下的奋笔疾书,写作在那时,是种不得不为之的快乐过程)的镜头,欢乐而忙碌。于是回忆也变得温馨起来,时常有种不愿意转过头来的留恋。

我该真诚感谢

在一种不情愿的状态中开始,但短短时间过后,不情愿的位置就给了自己一种情愿的生涯,尤其在内心铭记的是:这四年多的报纸生涯竟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一个极好的基础,不说感谢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首先,四年报纸生涯给了自己四年编辑的生活,对于新闻人来说,编辑位置又是最重要也是必须经过的。

年轻时认为干新闻,记者是最风光的,编辑的寂寞与为人做嫁衣,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还固执地以为:那该是白发苍苍当不了记者的人才该坐的位置。

然而当过编辑,就知道这是大错特错。在新闻的流程中,编辑该是最重要的一环,他能培养一位又一位记者,他能化腐朽为神奇,他能通过巧妙的组合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他总能从就事论事的思维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因此,我庆幸四年的报纸编辑生涯。虽然自己做得并不好,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编辑,可它让我知道了新闻人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所以我想,每一个年轻的新闻人,是该经历一段编辑生涯的。从某种角度说,当今中国电视的不够水准,是因为在大编辑思路方面认识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所以一个又一个节目才散兵游勇般被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