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洪水:多买药少买点棺材(第4/4页)

面对“九八”抗洪,还有一种经验值得总结,由于各种媒体得到授权全面介入抗洪报道中,全中国人的心才凝聚到一起,成为战胜洪水的决定因素。无论怎样的灾情,人们应当有知情权,这样救助才会及时,胜利才会来得早一些。在1999年,其实长江的洪水也不小,但由于媒体忙于法轮功的宣传,水情的报道多少有些被忽略,这似乎有些危险,因为水火从来无情,让人们更早的知道水情,也许会有更多一些人的生命被保全。但愿以后新闻媒体在灾情报道方面能有更多的自主权,以便好心的中国人能及早地伸出援手。

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在这场洪水面前暴露无遗。上游的滥砍乱伐,中游的围湖造田,行洪区成了人们的家园,这一切都使得“九八”洪水加重了太多,而这一切的出现都不是一日之“祸”,是在人们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形下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最后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洪水结束之后,我一直向很多的被采访者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我们难道还要相信人定胜天吗?”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1998年11月5日,当时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张全景来到水利部,在充分肯定了钮茂生部长的工作成绩之后宣布,为加强河北省的领导班子,钮茂生调任河北省任代省长,原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汪恕诚调任水利部任部长。

当我和钮茂生拍下这张照片时,他已在河北省省长的位置上整整做了一年,眼前的大江大河变成了城市、乡村、牛棚和菜地,钮茂生乐在其中,做起事来还是风风火火,说起话来,还是快人快语,只是在谈起自己多年水利生涯时,神情间才有一些留恋和割舍不下的情感。

汪恕诚是个老水利,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这个履历让我们知道,他和胡锦涛是同学。毫无疑问,在中国的领导层中又多了一个水利出身的干部,尤其是在洪水过后,一个老水利出任水利部长的位置,更让人感觉到,水利工作已经纳入到更科学的轨道。

在汪怒诚部长上任不久,我采访了他。汪部长是在特殊情况下上任的,却表现得非常轻松和直率,这一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也问了他关于“人定胜天”的问题,汪部长的回答让我踏实一些。

他说:“和大自然的斗争,应该这样来认识,努力地去掌握客观规律,掌握以后运用这种规律为人类服务,但一定要顺应历史的发展,顺应客观规律的发展,违背了这种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九八”一场洪水,虽然最后似乎是人取得了胜利,但它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沿用了几十年的“人定胜天”口号可以在中国很自然地消亡了。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以人的主观意志去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

之后,我又问了汪部长一个问题:“在你和钮茂生部长交接的时候,有没有沟通一些什么?”汪部长说:“有,我对钮部长说:‘我听到这个消息,想起你在党校的一次讲话,当时我是学员。你在讲话中讲水利工作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我现在到了你这个位置,我也要过这样的日子啦!’”

在我们采访汪部长的时候,大江南北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而汪部长刚刚从那儿视察回来,我就问他:“看到的情况比你想象的好还是……”

汪部长坦率地回答:“从群众发动的人数,从出工的人数,从机械的台数,应该是轰轰烈烈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还是发现一些问题……作为我的位置,可能多发现问题更好。”其实,“九八”洪水已经把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想必几年部长生涯当中,汪恕诚不仅要面对年年的洪水警报,还应该把很多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解决。

中国人常讲:“好了伤疤忘了疼。”但“九八”洪水这道伤疤实在太大,疼痛应该让人难忘。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暴露出荆江大堤修补款项被截留三分之一的消息。我们总是无法乐观,因为总是有些人伤疤未好却可以迅速忘记疼痛。

在“九八”大抗洪之中,有一句经典呼吁:“我们能不能多买些药少买点棺材!”这是一句形象的比喻。如果在灾难未到之前,我们把很多工作做好,犹如平时多买些药,让孱弱的身体慢慢地强壮起来,这总比灾难面前,我们多买棺材强得多。

是多买药还是多买棺材,这是一笔谁都算得清的账,也是1998年的南北大抗洪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