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演出:影片比舞台剧更易受到一般观众的了解

莎士比亚的戏是为阅读的,还是为观赏的?这一问题好像是批评家兰姆首先提出来的。他的意思是,莎士比亚的戏博大精深,非加仔细阅读不能体会其中奥妙。他有一篇文章《论莎氏悲剧是否合于舞台排演》,他说:

莎士比亚的戏,比起任何别的作家,实在最不该在舞台上排演……里面有一大部分并不属于演出的范围以内,与吾人之眼、声、姿势,漫不相关。

他举例说,哈姆雷特与麦克白,其品格异常复杂,没有人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哈姆雷特或麦克白的性格。他所指陈的不无见地。莎氏剧中人物确实有些个是不容易表演的,其中有些台词也确是相当深刻不易理解的。表演一出戏,不过匆匆三两个小时,当然不及阅读剧本之较多体认的机会。但是平心而论,莎氏剧中之情节、人物、对话之较深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在舞台表演上没有问题,事实上,莎氏编剧原是为了表演,原是为了娱乐观众,而且是阶层不同的观众,上自缙绅学士,以至贩夫走卒,所以其写作内容也是深浅兼备,雅俗共赏。他把剧本卖给剧团,像卖货物一样,剧本即为剧团所有。剧作者也不视其剧本为文学“作品”,不曾想印成书册供人阅览,更不会以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莎氏戏剧在他故后之第七年,才由他的两位剧院同事辑为一册,即所谓之“第一对折本”,共印了约一千册,现存完整者仅十四册。是莎氏并不特别重视他的剧本,他重视的是如何把戏编得精彩以取悦观众,使剧团赚钱,然后有机会编更多的剧本(约每年编两出),获得更多的稿费,然后逐渐成为剧院的股东(controller),然后积聚更多的资财,退休、返乡、置产,成为绅士。但是,他在编写剧本之中,流露了他的才华,把他的情感想象注入了戏中人物及其对话之中,使得剧本流传至今,为全世界的人所传诵、所研究、所欣赏。莎氏故后,他的声誉暗淡了一个时期,时代变了,品位变了,剧场变了,戏剧的形式也变了。莎氏戏剧之复兴,主要的是由于德国的浪漫派作家之狂热的赞美。当然英国十八世纪几位著名演员之竞相扮演莎剧也是功不可没的。到了晚近莎氏戏剧再度掀起热潮。

莎士比亚戏剧活动重心当然是在英国,尤其是他的出生地斯特拉福。每年到了他的诞辰,那地方成了观光胜地之一。那里有莎士比亚活动中心、莎士比亚图书馆、莎士比亚剧院,还有能扮演全部莎士比亚戏剧的剧团。目前活动重心好像是已扩展到美洲,美洲东部康涅狄格州有城亦名斯特拉福,那里也有一所莎士比亚剧院,年年演出莎氏名剧,西部俄勒冈州的尤金也是年年举办莎氏纪念庆祝的所在,年年轮流上演莎氏几部作品。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也有一所莎士比亚剧院,年年演出莎氏戏剧。凡此皆足以说明莎氏作品事实上不仅是学者们研究、批评、校勘的对象,也是愈益受到大众欢迎的舞台上演的戏剧。

戏剧和舞台有不可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舞台就有什么样的戏剧。莎士比亚时代的舞台和我们中国旧式舞台颇为相似。台是突伸到剧场中间,观众可以从三面看戏。台前没有幕,台后没有布景,连我们中国所谓的“守旧”都没有,道具切末也等于无。因此戏就无法清晰地分幕分场,演员出出进进,一场接着一场,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一气呵成。所表演的情节可以是长达一二十年的一段故事,也可以是发生在几天以内的一段情节。为了表示段落,戏词往往使用“双行押韵”的两行诗,暗示时间地点的改变,有时候则任何暗示也都没有。观众不以为异,他们已习惯了舞台的传统。一场接着一场,中间可以是隔离好多年。一场接着一场,中间可以隔着百千里。观众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戏剧的演出完全合作。这种演出的方式,表面上不尚写实,事实上演员的负担很重,他要有高度的表演技巧,无论在发音或姿势方面都必须善于控制,否则无法吸引观众之几小时的注意。现行的莎氏剧本,分幕分景并有完全的舞台指导,这乃是十八世纪以来编者们所加上去的。纯粹的完全的莎士比亚演出方式现已难得一见,除非是重建一座莎士比亚舞台,由学者们指导恢复旧时演出的成规,令少数热心的观众发思古之幽情。这样的尝试不是没有,也不是不成功,事实上莎剧的演出已经是以现代化的演出方式为主流了。

现代舞台的特点是前面有幕后面有景,整个的舞台面像是一幅画框,演员面对大片观众,在这情形之下,“旁白”乃几乎是不可能,“独白”亦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旁白”与“独白”正是莎剧中极为有用的技巧。可是现代舞台因为有幕,幕升幕降,把情节动作的段落分得清清楚楚,观众看得明明白白。这当然是按照莎剧的现代编本而演出的,而观众确是可以获得较佳印象。灯光、布景、效果,其技术的进步非前人所能想象,它们均足以增加戏剧的气氛。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看《威尼斯商人》的演出,聚精会神地看那法庭一景,场面伟大,印象很深,尤其是夏洛克表演出他的积愤的情绪,被压迫的犹太人的感情,咬牙切齿,真是一句一泪。怪不得当年德国诗人海涅看完这一幕之后,他哭了!夏洛克狼狈地回家,发现他的女儿杰西卡席卷细软而逃(这原是二幕八景里面一段口述的情形,现在巧妙地排在庭讯之后实际演出),提着灯笼在街上大叫:“杰西卡,杰西卡!”此时暮霭渐深,一个老人提着灯笼嘶哑着喉咙顺着街道走向台后,一声比一声微弱,台上灯光渐渐暗了下去,幕徐徐下,景色动人极了,我久久不能忘。我想这是莎氏原来的舞台上无法表现出来的效果。按照剧本这悲惨的情况只是由两个目睹的配角口中述说,纵然在述说的时候极力模仿,模仿得惟妙惟肖,也只能产生讥笑的意味,观众很难运用想象充分体会其凄凉残酷的意味。只有在现代的写实舞台上才能给观众以直接的刺激。又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开场就是一场打斗,先是几个人的小冲突,然后是大规模的打群架。按照剧本的提示,先是“互斗”,随后是“相格斗”,最后是“两家各若干人,参加打斗……”。在旧式四四方方的舞台上,空间不多,互斗还可以,打群架就难以表演。现代舞台宽阔,大批的人分为两队,着不同颜色的服装,虽是进行混战,看起来还是壁垒分明,就像是我们旧戏中两队龙套一般,这也是现代舞台之所擅长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