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由职业者的那些爱与痛

第一次冒出要做自由职业者的念头,是辞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

那时候自由职业者的形象,就是以前工作时接触过的、以Freelancer形式工作的咨询顾问,虽然暂时受雇于某个项目,但主要为自己而工作,灵活度自由度都很高,完全可以每年只工作三四个月,然后有大把时间周游世界,做自己喜欢的事……多么令人向往啊!

那时自由职业的概念尚不普及,可以选择的自由职业也不多。这个念头虽然冒出,但刚萌芽就被自己掐掉了,原因是我对自己的自制力存有极大的怀疑。

比如一开始我设计的生活状态是:

七点起床,去健身房游泳一小时,做家务一小时,然后开始写东西或学东西;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继续学或者写;晚上五点做晚饭或和家人一起休息,十一点睡觉。

但实际的生活状态却是:快到中午才起,随便吃一点东西……打开电脑,东看看西看看已经下午一点多了……随便塞点东西当午饭……一直说服自己写东西,写了半个小时累了,一路玩到晚上……在后悔中度过了整个晚上,然后夜里十一点半开始用洗衣机洗衣服……

没工作的时候约束少了,自己做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反而更少了。

原来工作的时候,我属于高度自制,总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去旅游、学习和写东西的人,可在自由状态下,我却成了一个非常懒散、无所事事的人。

这次不成功的尝试后,我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播下的种子,却始终在心底蠢蠢欲动。

后来又有过好几次想要做自由职业的想法,但总体而言,每当在职场上遭遇困境和挫折的时候,这个念头就会应声而出,像被施了咒语一样。

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我结婚了嘛。作为已婚人士,又是女生,社会理所当然会在事业维度上宽容一些。

好多次,我一边装模作样地做着家务,一边试探老公:“哎,我每天都把家打理得舒舒服服的怎么样啊”“我辞职回家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怎么样啊”或者“我当自由职业者你会压力很大吗”。

就这样断断续续问了好多年,而这些年他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只要很多年以后,你的朋友同学们都在各自事业上有成就了,你别看别人患得患失就行。”

可见最了解你的敌人,一定都潜伏在身边,只一句“别患得患失”,就让我一次又一次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时候我是很讨厌工作,觉得工作束缚了我,不自由,已经不能带给我更大价值,但自由的代价如果是“落后很多”,我又觉得不甘心。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未来我肯定是要患得患失的。

虽然一直在不间断地工作,但“自由职业”几个字始终盘桓在我心头,发出甜美的诱惑气息。

怀着“一定要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想法,几乎网上每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分享帖和经验帖,我都会点开仔细看然后收藏,每一个问答、微博,我都会follow到底。

我还会挨个问身边正在做自由职业的朋友:

“你今天都干什么了?”

“产出稳定吗?”

“有没有后悔?”

“你觉得自由职业让你最不满意的一点是什么?”

后来国内论坛的帖子被我看完了,我还会跑去刨国际自由职业者们的帖子。比起以前那种坐在家里空想,这些都让我得以更全面地看待自由职业这件事。

对于每个希望当自由职业者的人,都有三个基本问题要回答,它们决定了你能否成为自由职业者。

在此之上,还有三个更深层面的问题要回答,它们决定了自由职业能走多远。

第一个基本问题是自控力。

一个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最好拥有强大的自我掌控能力,包括对时间和精力的规划,包括能权衡管理个人健康和职业的关系。

其中翘楚当推村上春树。

在那本《当我谈论跑步时我在谈论什么》中,他说:“我作为一位真正的严肃作家的生活,始于开始跑步的那一天。”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恪守作息,“系统化”地生活。

写书时,他早上五点起床,工作五到六个小时,吃午餐,下午跑步六英里,之后读书、听音乐,晚九点准时就寝。

有粉丝问马伯庸作为全职作家,每天是怎么安排的?

马亲王回答:早上八点起床,去附近吃早餐,然后去游泳健身一小时,步行去咖啡馆,集中精神写作,除了中途吃午饭,一直写到傍晚五六点,晚上时间陪家人。

可见“规律的作息,和保持身体的健康”,是自由职业者需要直面解决的首要问题。

自由,是指脱离了他人控制的自由,但相应地,自由一旦掌握在自己手里,就需要更为强大的自律和秩序来掌控生活,否则便会轻易陷入碌碌无为的惶恐中。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你手里可有能养活自己的收入来源?这个来源,无论是码字、画画、教课,还是卖货、接项目,都不能是拍脑袋临时决定的,最好在你还拿着工资的时候,就已经验证过它可行了。

以我为例,如果我是自由职业,可以考虑的就是写作这条路。但在目前的状况下,无论是为人撰写专栏的稿费,还是出版的版税其实都不足以自给自足。

和写作相关的还有另两条出路:一个是成为网络作家,一个是靠写软文赚钱。

前者有频率和产量的要求,一个已经红了的网络作家朋友给我算过一笔账:如果现在开始铺文,手里最好已经有了十五万字的粮草再开始,否则后期就可能面临断炊的危机。

而软文呢,谈不上真正的写作。软文能带来多少收入,和文章的质量如何关系并不大,有价值的是渠道。

如果你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同时是网红,那么软文费用可能在几万,但这个钱,不是写作的钱,而是买你粉丝点击量的费用;如果你不是网红,只负责“写”这个制造环节,这个费用可能也就是千字几百的价格。

这笔账算下来,其实非常令人沮丧。财务上理性地衡量自己能赚到多少,是让自由职业者认清现实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以现实中许多自由职业者的状态,其实是多元化生存:既写软文,也搞创作,再开个规模不大的网店,如果还有时间再接个零活什么的。

第三个基本问题是有没有做好对自己的保障工作。

自由职业者繁荣的社会,往往是经济发达、贸易自由、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健全的社会。

我在英国碰到过一个女孩子,因为学设计又喜欢做手工,每年靠设计贺卡、包装纸,Etsy上卖点卡片纸袋的定制小东西,就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