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防微杜渐(第2/2页)

我非常欣赏他的这几句话,尤其是他说:“防微杜渐,既为我好,也为他好。”

为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

故事2:当蜜月过去的时候

〖结果,你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喂!”一听是魏老板的声音,康老板心里就笑了。果然吧!他要添货,而且急如星火。少不得要调侃他两句:“早告诉你,一次多进点,保证好卖,你不听,现在我就算给你赶工做出来,也得两个礼拜。”康老板停了一下,豪爽地笑笑,“好好好!看在老交情,我先调一批现成的,立刻给你...上一批的钱?还怕你跑了吗?跟这次一块儿算吧!”

东西立刻运了过去。没两个礼拜,魏老板又要货了。

“前账没清!”兼管账的康太太提醒先生,“我们不能给他,先叫他把前两笔钱汇来再...”

没等太太说完,康老板就挥挥手:“他要是敢赖,以后还要不要跟我们做生意?先给他吧!谅他跑不掉。”

一大批又运了过去。听说魏老板亲自去机场接货,他抓到这种新产品,可真是赚了。

***

过了一个月,又接到魏老板的订单。

“他前三笔货款清了没有?”康老板看看自己的老婆。

老婆摇头。康老板立刻拨了电话。

“康老!您来电话,正好,我正要向您报告,最近为了您这新产品,我们连会计小姐都出动了。整夜打包、邮寄,结果什么都误了。能不能等这阵子忙完了,立刻给您奉上?”魏老板显然正在忙,直喘气。

“好吧!”康老板笑嘻嘻地挂上电话,又对太太摊摊手,“他说他为我们的东西,快忙死了。就先给他吧!”

东西又运了过去。

只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再没消息。倒是听说因为市场上出了类似的东西,便宜得多,把市场全搞乱了。

康老板也打过好几个电话去催,魏老板先还自己接,说说生意难做、下回款子一收齐就汇过来的话。后来,则连人都找不到。

“难道魏老板跑路了?”康老板托朋友去打听。

“他没跑路啊!虽然生意没前些时好做,可还在买你的东西。”

朋友回电。

“卖我的东西?”康老板抓抓头,“他好久没跟我进货了啊!”

“听说他跟别人买你的货。”

“跟别人?”康老板更糊涂了,“我是制造兼批发,难道他多花钱,绕个圈,跟别人买我的东西?”

***

〖想一想〗

康老板还没想通的事情,或许你已经想通了。

为什么魏老板宁愿绕圈子?

因为他欠康老板的汇款太多了,当他打电话叫新货的时候,也正是他必须面对旧债的时刻。这就好比朋友向你借钱,他借一次小钱,你不催他还;他再借,你还不催讨。当他越借越多,不再有脸向你借。

他开始避着你。

结果,你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

想想,如果你在朋友欠你小钱的时候,就趁他领年节奖金,暗示他还,甚至故意做个低姿态,说自己出了点事,急需。

钱的数目少,拿出来轻松愉快,他当然会还。

如此,有借有还,朋友之间既有“通财之义”,也有“还钱之信”,永远是好朋友,怎会沦落到避而不见的地步呢?

俗话说得好—“债多人不愁”。

债多而不愁的人,不是有能力还债,而是“一翻两瞪眼”—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他由拉下脸来借钱,到拉下门来躲债,最后则是拉下自尊赖皮。

失败到绝望的时候,就自暴自弃,这是人的天性。不论做生意、带部属、交朋友,希望能有君子之交,就要时时注意“怎么维护对方的自尊”。

对的!对方的自尊要你来维护,如同一个女人应该知道在男人稍露轻佻时就暗示“不可!”而不能等到对方裤子都脱下来是时候,才喊:“No!”

当你发现部属财务上有小毛病的时候,无论是公司的财务,或他与同事间的财务,你都应该想办法“了解”,甚至帮他拟出计划解决。

否则,你就可能失去一位部属,搅乱一个大办公室,或被卷款潜逃。

当你与合伙人正“发”得昏天黑地的时候,要趁这春风得意时,把账弄清楚。

否则,当市场冷下来,心冷下来,面孔也可能冷下来。许多“能共安逸,不能共患难”的结局,都是这样造成的。

回头想想,难道魏老板从一开始就想赖账吗?

当他卖得正好,供不应求的时候,为了货源供应,他会不乖乖付清货款吗?

当他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时候,他又可能付不出钱吗?

相反地,赚的时候不立刻付清货款,等到生意“慢下来”,欠债越积越多,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世上无论进化或腐化,都是慢慢发生的。唯有建立制度、情理分明的人,能够像设有红绿灯和安全岛的道路,不但走得快,而且少出事。

记住!农业时代,那种“一诺千金”的时代过去了,要做长久的朋友、长久的生意,你要有维护对方尊严的技巧,与决不妥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