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航标(第3/6页)

①按当时习俗,婴儿生后五十日,将米糕含其口中,举办庆贺之事。

使者送去的礼物,都是公子用心置办的稀世珍品,也有适于实用的物件。致明石姬的信中有云:“可惜名花生涧底,虽逢佳节也凄凉。

我今身在京都,神往明石。长此离居,令人难堪。务望早作决心,来此相聚。此间万事妥善,一切无须顾虑。”明石道人照例喜极而泣。际此时机,感激太甚,难怪他要哭的。他家里也正在庆祝五十朝,排场十分体面。倘没有京中使者看到,便似衣锦夜行,太可惜了。

那乳母看见明石姬为人亲切可爱,就做了她的话伴,忘却了一切尘劳,在宅内欢笑度日。此前明石道人也曾托人物色了几个身分不低于这乳母的女人来使唤。然而她们都是年事衰老的旧宫人,或者意欲入山为尼而偶尔来此者。这京中来的乳母比较起她们来,人品优越得多了。她把世间珍奇的传说轶话讲给她们听,又从女子的见解,描摹源氏内大臣人品之优越,以及世人对他崇敬之真诚。明石姬听了,便觉她能替他产下这个名贵的种子,自身也很可骄做。与明石姬一同看了源氏公子的来信,乳母心中想道:“天呵!她倒交了这意想不到的好运道,吃苦的只是我这一身!”后来看见信中写着“乳母近况如何”等殷勤挂念的话,自己也觉得万分欣慰。明石姬的回信中有云。

“可怜仙鹤栖荒岛,

佳节无人过访来。

闲愁万种无可排遣之时,忽逢来使殷勤慰问,心虽感激,命实困穷。务请早日善为处置,以图日后安身之计。”措辞十分恳切。

源氏公子接得回信,反复阅读,然后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可怜呵!”紫姬回头向他瞟了一眼,也自言自语地低声唱起古歌来:“人似孤舟离浦岸,渐行渐远渐生疏。”①唱罢耽入沉思。源氏公子恨恨他说:“你的误解真太深了。我说可怜,也只是顺口说出的。我回想那地方的情状时,往往觉得旧事难忘,就不免自言自语。你却句句都听在心里。”他仅将明石姬来信的封面给紫姬一看。紫姬看见笔迹非常优美,为贵族女子所不及,心中不免惭愧,妒恨地想道:“原来如此呵!怪不得……”

①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紫姬暗伤自己失宠。

源氏公子回京以来,专心在二条院奉承紫姬,竟不曾去访问花散里,觉得很对她不起。他公事很忙,身分又高,行动不免有所顾忌。加之这花散里并无何等牵惹心目之处,因此不甚介怀。五月里淫雨连绵,公私都很空闲,寂寞无聊之时,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了她,便出门去访问。源氏公子虽然疏远花散里,然而关心她的一切日常生活,花散里全靠他的照顾度日。因此久别重逢,花散里态度仍很亲切,并无怨恨之色,源氏公子便觉安心。她的屋子年来更加荒芜了,住在那里想必凄凉,源氏公子先和她的姐姐丽景殿女御晤谈,到了夜深时分,才去西厅访问花散里。天空偶然放晴,朦胧月色射入室内,把源氏公子的姿态照得十分艳丽,俊美无比。花散里见了不觉肃然起敬。但她原来坐在窗前眺望月色,也就从容地坐在那里接待公子,那模样甚是端详。听见近旁秧鸡的叫声象敲门一样,花散里便吟诗道:“听得秧鸡叫,开门月上廊。

不然荒邸里,哪得见清光?”

她吟时脉脉含情,娇羞无限。源氏公子想道:“世间女子个个可爱,教我难于舍弃。这便苦死我也!”答道:“听得秧鸡叫,蓬门立刻开。

窃疑香闺里,夜夜月光来。①

倒教我不放心了。”这是同她开玩笑,并非真个疑心花散里有外情。她这几年来独守空闺,静候公子驾返,其坚贞之操,源氏公子决不轻视。她说起前年临别时公子吟“后日终当重见月,云天暂暗不须忧”之句,约她誓必重逢时的情状。接着又说:“其实那时惜别何必如此悲伤?你重返京城也不来看我,反正我这薄命之身,现在还是一样悲伤。”说时娇嗔之相甚是可爱。源氏公子照例用一大套甜言蜜语来安慰她,这些话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①戏言她另有情夫。

此时,他又记起那五节小姐来。他始终不忘记这个人,总想再见一面。然而相见机会难得,又不能偷偷地去访。那女的也始终不忘记源氏公子。父母屡次劝她结婚,她却绝不动心。源氏公子想建造几座舒适的邸宅,把五节之类的人邀集过来,如果要教养明石那个前程远大的女儿,可请这些人当保姆。他那东院的建筑,比二条院更加讲究,全是现代风格。他选定几个熟识的国守,叫他们分担这些建筑工事,要克日完成。

对于尚侍胧月夜,他还是没有断念。为她闯了大祸,犹不自惩,总想和她再会一次。但那女的自从遭此忧患之后,深自警戒,不敢像从前那样与他交往了。源氏公子一筹莫展,觉得这世间太不自由了。

且说朱雀帝自从让位以后,身心安逸,每逢春秋佳节,必有管弦之乐,生涯甚是风雅悠闲。以前的女御与更衣,照旧伺候他。其中皇太子的母亲承香殿女御,以前并不承宠,反被尚侍胧月夜所压倒。现在儿子立了太子,她就走了红运,迥非昔比了。她不与众女御共处,却陪伴皇太子住在别殿。源氏内大臣的宫中值宿所,依旧是淑景舍,即桐壶院。皇太子则住在梨壶院。两院相邻,往来甚便,万事可以互相通问。因此源氏内大臣自然而然地又成了皇太子的保护者。

藤壶皇后是今上的母亲,但因已经出家,不能升任皇太后。于是依照上皇的标准赐与封赠①,又任命专职侍卫,宫中规模之盛大,非昔日可比了。皇后每日诵经礼佛,勤修法事。长时期来为忌惮弘徽殿太后,不便出入宫禁,不能常常看到冷泉帝,引以为恨。现在她可以随意进出,无所顾虑,甚是快意。反之,弘徽殿太后却在悲叹时运不济了。源氏内大臣每有机会,必关怀弘徽殿太后,对她表示敬意。世人不平,都认为这太后不该受这善报。

①上皇的封赠是二千户。

紫姬的父亲兵部卿亲王过去几年来并不同情于源氏公子流放之苦,而一味趋炎附势,因此现在源氏内大臣对他不快,依旧交情不睦。他对世间一般人普施恩惠,无求不应。只有对于兵部卿亲王一家漠不关情。藤壶皇后可怜这哥哥,认为此乃一大憾事。此时天下大权,平分为二,由太政大臣与内大臣翁婿二人协力同心,随意管领。

权中纳言的女儿于本年八月入宫,为冷泉帝之女御。其祖父太政大臣躬亲照料一切,仪式十分隆重。兵部卿亲王家的二女公子①亦有入宫之志,父母悉心教养,美名盛传于世。但源氏内大臣不相信这二女公子胜于别人。亲王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