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松风(第4/4页)

①古歌:“谁与话当年?亲友尽凋零。苍松虽长寿,亦已非故人。”见《古今和歌集》。

源氏内大臣打扮得齐齐整整,走出门去时,前驱者高声喝道。头中将与兵卫督坐在车子后面奉陪。源氏内大臣对他们说:“我这个简陋不堪的隐避所被你们找到了,真遗憾!”样子很不高兴。头中将答道:“昨晚好月亮,我们不曾来奉陪,抱歉之至。因此今天冒着朝雾前来迎接。山中的红叶时候还早,野间的秋花此刻正茂盛呢。昨天同来的某某朝臣,在途中放鹰猎取鸟兽,落在后面,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源氏内大臣决定今日游玩桂院,命车驾转赴其地。桂院的管理人仓皇置办筵席,奔走骚扰,手忙脚乱。源氏内大臣召见鸬鹚船①上的渔夫。他听到这些渔夫的口音,回想起了须磨浦上的渔夫的土话。昨夜在嵯峨野中放鹰猎取鸟兽的某某朝臣,送上用荻枝穿好的一串小鸟,作为礼物,以证明其曾经狩猎。传杯劝酒,不觉过量。川边散步,有失足之虞。然而酒醉兴浓,在川边盘桓了一日。诸人皆赋绝旬。到了晚上月光皎洁之时,大开音乐之会,繁弦急管,热闹非常。弦乐只用琵琶与和琴,笛类则命长于此道之人吹奏。笛中所吹的,都是适合秋天时令的曲调。水面风来,与曲调相和,更觉富有雅趣。此时月亮升入高空,乐音响彻云霄。

①这附近桂川上的鸬鹚船自古著名。

夜色渐深之时,京中来了四五个殿上人。这些人皆在御前侍候,宫中举行管弦之会时,皇上曾言:“六天斋戒,今已圆满,源氏内大臣必来参与奏乐,何以不见他到?”有人启奏:大臣正游嵯峨桂院。皇上便遣使前来存问。同来的钦差是藏人弁,带来冷泉帝的信中有云:“院居接近蟾宫桂,料得清光分外明。

我好羡慕呵!”源氏内大臣对使者申述未能参与宫中奏乐的歉意。但他觉得此间奏乐,因环境不同,故有凄清之感,反比宫中饶有意趣。便洗盏更酌,又添了醉意。

此间不曾准备犒赏品,便派人到大堰邸内去取,嘱咐明石姬:不须特别丰盛。明石姬即将手头现成之物交使者送上,计有衣箱两担。钦差藏人弁急欲返宫,源氏大臣便从衣箱中取出女装一袭,赠与钦差,并答诗云:“空有嘉名称月桂,朝朝苦雾满山乡。”

言外之意是盼望日光照临,即盼望冷泉帝行幸到此也。钦差去后,源氏内大臣于席上闲吟古歌:“我乡名桂里,桂是蟾宫生。为此盼明月,惠然来照临。”①因此想起了淡路岛,便谈到躬恒怀疑“莫非境不同?”那曲古歌,席上便有人不胜感慨,带醉而泣。源氏公子吟诗道:“否去泰来日,月华在手旁。

当年窜淡路,遥望此清光。”

头中将接着吟道:

“月明暂被浮云掩,

此夜清光普万方。”

右大弁年纪较长,桐壶帝时代早就在朝,圣眷优厚。此时他追怀故主,便吟诗道:“月明遽舍天宫去,落入深山何处边?”

①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席上诸人赋诗甚多,为免烦冗,恕不尽述。源氏内大臣恣情谈笑,庄谐杂作,众人皆想听他千年,看他万载,真是斧头柄要烂光了。但逗留己有四天,今日必须返都。便将各种衣服分别赏赐众人。他们把这些衣服搭在肩上,在雾中忽隐忽现,五彩缤纷,望去几疑是庭中的花草,景象异常美观。近卫府中以擅长神乐、催马乐或东游等歌曲著名的舍人,有几个此时亦随侍在侧。这些人游兴尚未餍足,便唱着神乐歌《此马》之章①,跳起舞来。源氏内大臣以下,许多人从身上脱下衣服来赏赐他,那些衣服披在肩上,红紫错综,仿佛秋风中翻飞的红叶。如此大队人马喧嚣扰攘地返京,大堰邸中的人遥闻声息;颇有落寞之感,大家惘然若失。源氏内大臣不曾再度向明石姬告别,亦觉于心不安。

①神乐歌《此马》全文,“吁嗟此马,向我求草。卸其衔辔,饲以草料。亦取水来,自彼池沼。”

源氏内大臣回到二条院,休息片刻。然后将嵯峨山中情状讲给紫姬听。他说:“我回家延迟了一天,心里很懊恼。只因那些好事者来找我,硬把我留住了。今天疲劳得很呢。”就进去睡觉了。

紫姬心中照例很不高兴,源氏内大臣装作不知,开导她说:“你与她身分悬殊,同她比较是不行的。你应该想:尔为尔,我为我。不同她计较才是。”预定这天晚上入宫。此时他转向一旁,忙着写信,大概是给明石姬的。从旁望去,但见写得十分详细。又对使者耳语多时。众侍女看了都感不快。晚上本来想宿在宫中,但因紫姬心绪不佳,终于深夜回家了。明石姬的回信早已送到。源氏内大臣并不隐藏,就在紫姬面前拆阅。信中并无特别使她懊恼的文句,源氏内大臣便对紫姬说:“你把这信撕毁了吧!这种东西很讨厌,放在这里,和我的年纪很不相称。”说着,将身靠在矮几上了,心中却念念不忘地记挂明石姬,只管望着灯火出神,别无话说。

那封信展开在桌子上,但紫姬装作并不想看的模样。源氏内大臣说:“你硬装不要看,却又偷看。你那眼色才教我不安呢。”说着莞尔而笑,脸上娇憨之色可掬。他靠近紫姬身旁,对她言道:“不瞒你说,她已经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孩,可见前世宿缘不浅。然而这母亲身分低微,我公然把这孩子当作女儿抚养,又恐惹人议论。因此我很烦恼。请你体谅我,代我想个办法,一切由你作主吧。你道如何是好?接她到这里来由你抚育,好不好?现在已是蛭子之年,这无辜的孩子,我不忍抛弃她。我想给她那小小的腰身上穿一条裙子,如果你不嫌亵渎,请你替她打结,好么?”紫姬答道:“你如此不了解我,竟出我意料之外。你倘如此,我也只得不管你的事了。你该知道,我最喜欢天真烂漫的孩子。这孩子当这年龄,该是何等可爱呵!”她脸上微微露出笑容。原来紫姬生性爱好小儿,她很想取得这女孩,抱在手里抚育她。源氏内大臣心中迟疑不决:究竟如何是好?真个迎接她来此么?

大堰邸内,他不便常去。只有赴嵯峨佛堂念佛之时,乘便去访,每月欢会两次而已。比较起牛郎织女来,差胜一筹。明石姬虽然不敢再有奢望,但心中安得不伤离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