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卷 第一章(第4/4页)

[1]拉丁文,“乡村,我何时才能见到你!”这句诗不是维吉尔的,而是贺拉斯的,见于《讽刺诗》2卷,6首,60行。

[2]米拉波(1749—1791),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立宪派领袖之一。1790年开始接受王室贿赂,四处为宫廷奔走。

[3]爱丽舍田园大街,巴黎最出名的一条林荫大道。

[4]鲁尔区,在现在的巴黎第八区内。

[5]指雾月18日政变,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开始军事独裁统治后,于1801年与教皇庇护七世达成的协议,规定天主教为国教,教士的薪给由国家支付,罗马教皇则承认革命期间教产的买主为合法所有人。从此教会再度成为法兰西国家的支柱。

[6]马尔梅松,离巴黎13公里的一个村子,那儿的城堡为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所有。约瑟芬离婚后隐居在此,直至1814年去世。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曾来此处居住了五天。

[7]西班牙战争,指1823年法军入侵西班牙的战争,西班牙革命因之失败,斐迪南七世的封建专制统治再一次恢复。

[8]德·拉莫尔侯爵的祖先博尼法斯·德·拉莫尔的斩首日期,在本书下卷第10章中,是1574年4月30日。也可能是皮拉尔神父记得不够准确。

[9]莫雷里(1643—1680),法国学者,著有《历史大词典》。

[10]拉丁文,“我将这样做”。

[11]菲力普二世(1165—1223),法国国王。

[12]亨利八世(1491—1547),英国国王。

[13]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的前身,13世纪法国国王圣路易的忏悔师罗贝·德·索邦为贫穷学生学神学而创建。

[14]杜布瓦(1656—1723),药铺老板的儿子,后来当上了红衣主教和内阁总理。皮拉尔神父也许因为他的反冉森教派的观点而对他不满。

[15]圣日耳曼区,巴黎的一个贵族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