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页)

在年初的亚洲六国田径联合对抗赛上,阿布达拉虽然败给了王深和叶文浩,仅仅屈居第三,但是阿布达拉在随后的训练之中,实力也又取得了突破,在今年卡塔尔本国的跳高比赛中,已经跳出了2米30米的好成绩。

同时,据阿布达拉的教练说,在训练之中,阿布达拉还曾经跳出过2米34的成绩,而他还在不断进步,本年度如果状态出色,很有希望在年度赛季中冲击2米35的高度。

按照阿布达拉教练的说法儿,阿布达拉曾经跳出过2米34,这个成绩如果是放在正式赛事中,那已经足以让阿布达拉冲进去年的年度前七了。

而不说2米34这个阿布达拉还没在正式赛事中跳出来的成绩,光只看2米30这个成绩,这也已经平了2019室外赛季的最好成绩。

因为王深和叶文浩跳出了2米30这个成绩的亚洲六国田径联合对抗赛也被算做了正式赛事,因此,今天晚上,在男子跳高这个项目上,光只拥有平本年度世界最好成绩的选手,就有3人。

除了王深、叶文浩还有阿布达拉之外,这场决赛中,日本的山下智明也在本年度跳出了2米28的成绩,还有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吉哈尼,在本年度的比赛中,也已经跳出了2米29的出色成绩。

真正算起来,今晚的这场跳高赛事,也将是一场了不得的龙争虎斗。

跳高比赛,由于选手轮番试跳,从裁判设定的起跳高度开始,一路到后期,比赛的耗时较长,所以电视的直播镜头并不是一直就在跳高项目上。

通常来说,比赛现场的转播会先盯着其它正在进行的径赛项目,在径赛项目的间隙阶段,然后插播跳高比赛的镜头,等到跳高比赛进入到关键阶段后,直播的大量镜头才会用在跳高项目上。

今晚的比赛直播也是如此,不过,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这种做法也不是不能变通。

比如,体育频道的电视直播,还是按照这种直播方式在进行,但是今天的比赛中,体育频道的网络直播给开辟了个单独的跳高直播间,全程直播跳高项目的比赛,唯一的缺憾就是并没有给单独的跳高全程直播安排专门的解说,要想听解说的话,还是得看电视直播。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许多田径老粉丝看的是比赛,又不是解说,这种没解说的比赛,直播间里面观众们的弹幕满天飞,民间弹幕解说大师层出不穷,这也又是另外一番趣味了。

邵敏一和李森俩人也很干脆,俩人在晚间的比赛直播开始时,就笑眯眯地表示,今晚的直播就是如此安排的,有需要全程观看跳高比赛的观众,可以前往网络直播间,如果觉得看不懂赛事内容的,没关系,过了这两天的直播期,他们俩还会专门给这些单独没有解说的赛事重新配一遍解说,到时候大家也还可以看这解说的补完版。

说实话,体育频道这样的做法儿还挺讨观众喜欢的,又有部分观众虽然想看跳高直播,可是他们毕竟不比那些田径老粉丝,看了一会儿之后真是看不懂其中的弯弯绕,最终还是跳回了电视直播这里,一边开着手机或电脑看看跳高的进度到了哪里,一边看着电视,听邵敏一和李森俩人对比赛的点评。

今天晚上的男子跳高决赛,总共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一共有12人,除了王深、叶文浩、阿布达拉、山下智明以及吉哈尼外,余下的人里,好手也是颇为不少。

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跳高的起始高度被裁判安排在了2米上。

当高度测量员将跳高的横杆升到2米并且测量准确之后,裁判开始向周围的选手们发出第一次讯问。

“2米高度,是否有人选择试跳?”

在等候区的12名选手互相看了看,都没有人站出来,第一次的2米高度选择,全员选择免跳。

国内的体育频道网络直播上,也有第一次看跳高比赛的田径新粉丝,他们在看到横杆架好了之后,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进行比赛,不免就一脸懵逼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都没有人要跳的吗???这是太高了跳不过去吗?】

这会儿比赛才刚开始,守在这里看比赛的人不多,弹幕就稀稀拉拉的,于是这一条疑问就显得格外的显眼。

很快,就有专门守在这里看跳高的跳高项目爱好者笑着给了解答。

【哪儿呀,这当然是为了后面更好地比赛了。】

【跳高这个项目,每跳一次,都要消耗不少的体能的,在场的选手都是能冲进亚锦赛跳高决赛圈的选手了,这都是亚洲男子跳高方面的顶尖选手了,没必要把体能消耗在前面这种2米高度的试跳上。】

【这要是2米的试跳都每个人跳过去,这比赛不仅是没完没了,而且选手们的成绩肯定也都上不去了——你想想,体能都消耗在前面这种2米、2米05的高度上了,后面还想挑战2米30吗?】

这跳高老粉丝解答了前面的问题,但也有人有了新的疑问。

【咦?那这样说的话,裁判为什么要把起始高度放得这么低?前面这些高度,选手应该都会申请免跳了吧?】

【倒也不是,选择从哪个高度开始试跳,这也是选手们的必修功课了,也不是说直接就从最高的开始挑战就好——如果跳不过呢?是吧?你总不能连成绩都不要了?再者说,前面在适当的高度试跳,也有助于选手逐渐调整自己在本场比赛中的竞技状态……】

这专门直播跳高比赛的网络直播间里,有刚开始看比赛看得迷迷糊糊的新人,也有热心的老粉丝,一时之间,你问我答,倒是十分和谐的模样。

比赛的电视直播中,邵敏一和李森刚刚结束了前面的一段解说,镜头恰好切到了跳高这里,也正是所有选手选择免跳,然后裁判直接将横杆高度拉升到了2米05,再度询问是否又人选择试跳的部分。

邵敏一和李森也很自然地跟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介绍了一下选手选择是否申请在前期免跳的思路,倒和直播间里老粉丝的说法不谋而合,这让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纷纷呱唧呱唧,笑着给刚刚解释的大佬鼓起了掌。

2米05的高度虽然也不高,但是有两名选手选择了在这个阶段进行试跳,这两名选手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阿德南和来自韩国的李德熙,他们两人的实力在参与决赛的一众选手之中,只能排在中下游,在这个阶段选择试跳,大约就是为了有一个保底的成绩。

2米05的高度确实不高,即便是阿德南和李德熙两人,也只一次就轻松试跳过杆,其余选手继续免跳。

这一次之后,主裁判又迅速地将横杆的高度拉升到了2米10——很显然,主裁判其实也知道在场的选手心里的估量,不过将起始高度往低了定,也是为了如果有部分选手想要选择低高度的试跳,不至于战略被打散,无法可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