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3页)

在横杆拉升到2米10之后,选择试跳的选手顿时多了不少,在场的12名选手,有7名都选择了试跳,仅剩的5个仍旧申请的免跳的选手,分别是王深、叶文浩、阿布达拉、山下智明以及来自叙利亚的吉哈尼。

在场的其他选手看了眼王深他们5人,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

各人的实力不同,对于自己的比赛规划就不同,这些人有信心一把跳过后面的高度,但他们这些没有信心一把跳过的,当然还是好好试跳比较重要。

很快,2米10的7名选手试跳也全部结束,在这个高度上,所有进行试跳的选手,还是轻松地一次性成功了。

至此,赛场上总共12名选手,只剩下王深等5人没有成绩,余下的选手,身上都至少有了2米10这个一次性过杆的成绩了。

在申请试跳的选手们结束了2米10的试跳之后,主裁判又一次示意,这一次,比赛用的横杆被升到了2米15的高度。

这个高度,距离本次亚锦赛男子跳高的决赛划线2米16只有1厘米之差了,到了这个高度,在场已经有选手开始面色凝重——虽然赛场上有像王深、阿布达拉这样根本不将2米15以下的高度放在眼里的选手,但是也有面对2米15高度很难成功越线的选手。

这一次,在2米15这个高度上,终于没有选手申请免跳了,王深等5人,也是在这一轮的试跳中,首次正式登场试跳。

这一次的签序,仍旧是王深在前,他在接到裁判的示意之后,简单地活动了一下,在时限员按下秒表之后,他轻松地在起跳区的起跑线外快速启动助跑,在八步助跑来到横杆前的起跳板上,他的起跳腿蹬地,借着这一个蹬地,将此前助跑的横向力量转为垂直向上的力量,两手在起跳的瞬间也猛地向后摆动,借助摆臂的力量和蹬地向上的力量,同时在空中旋转腾身!

一连串的动作之下,王深轻松无比地越过了横杆,在落地之后,快速地翻身而起,轻松地笑了笑,就离开了落地区。

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杆,从头到尾都稳稳地夹在横杆之上,没有任何的动静。

观众席上,姜文涛等人在王深、叶文浩申请试跳之后,就将注意力转到了跳高区域这里,此时,

2米15的高度对王深几个虽然没有什么难度,不过在看到他轻松试跳成功后,还是脸带笑意地鼓起了掌。

在王深之后,阿布达拉、山下智明、吉哈尼还有叶文浩也都轻松地一次过杆。

解说席上,邵敏一和李森的关注也恰好转到了跳高,看到这5人的表现,免不了称赞了一番。

“这5名选手,不愧是今晚男子跳高项目的最强选手,2米15这个高度,说起来不算特别难,但是我们有一个数据,从2018年的比赛来看,全年成功跳过2米15这个高度的选手,一共只有252名,也就是说,他们5人刚刚这轻松的一跳,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是世界排名前252的难度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原本看比赛就是看一个乐呵,对于跳高项目,他们以前没怎么关注,知道的真的不多,也是邵敏一和李森这一说,他们才知道的这个数据。

郑晓雅这会儿也正跟她爸妈一起在家看着晚上的亚锦赛,听到解说的说法儿,她才愣了下:“2米15居然这么难的吗?我看网上一直在说王深和叶文浩今晚要挑战2米30以上的高度,还觉得2米15和2米30之间差距这么大,看起来很不怎么样的样子呢……”

边上,郑爸爸和郑妈妈其实也有点惊讶,两人愣了下,还是郑爸爸有些感慨地道:“毕竟是亚洲级别的顶尖田径比赛啊……”

听到郑爸爸的这个说法儿,郑晓雅也点了点头。

随着跳高比赛进程的推进,亚锦赛今晚的其它项目也大都结束了,一时之间,直播的大量镜头都转到了跳高这个项目之上。

在刚刚2米15的高度上,因为开场的阶段就是王深5人的一次性过杆,倒是真的让不少人觉得这个2米15的难度好像不高。

结果,等到他们5人轻松过杆之后,剩下的选手中,就只有两人保持了一次过杆的成功率,剩下的5名选手都是经过了第二次试跳才成功过杆。

最后,虽然在2米15这个高度上,所有选手都成功过杆了,但是,可以说,2米15作为一个成绩的分水岭,已经到了部分选手需要全力尝试才能够拼搏过关的高度了。

随后,主裁判又一次升高了横杆的高度,但是这一回,主裁判并没有将横杆一次性拉升到2米20,而是将高度停留在了2米19——主裁判缩短了横杆上升的幅度。

很显然,这是主裁判已经判断,在场的选手,无法全部轻松越过2米20的横杆了。

应该说,这个主裁判作为跳高项目的裁判,确实眼光犀利,经验丰富,在横杆升到了2米19这个高度之后,虽然一次性过杆率仍旧还挺高,可是与此同时,在本场比赛,也第一次出现了选手3次试跳失败。

当王深等5人仍旧保持着完美的一次性过杆率的同时,这场比赛,在2米19的高度,第一次出现了两名被淘汰的选手。

比赛到了这个阶段,硝烟味终于开始弥散了开来。

跳高项目残酷的淘汰阶段,在这里,终于要开始正式的,次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