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第3/5页)



形势已经危急到容不得她多哭的地步,他的龟缩,让她看出自己了无生望。也许再耽搁一会儿,乱兵就要来拉开她,将她杀死,继而牵连到他。

想到他——保全他——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紧紧抱住了他,克制住自己的惊悲,悲怆地说出:“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他是舍不得的,他真舍不得!十几年的夫妻情分。他紧紧回抱她,眼泪淹过她的脸:“妃子说那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任灌哗,我一谜妆聋哑,总是朕差。现放着一朵娇花,怎忍见风雨摧残,断送天涯。若是再禁加,拼代你陨黄沙。

他,是绝不想和她分开的!他想过拖延。英明如他,现在也说出装聋作哑这样的话。看了真叫人心凉。他怎么刹那之间就落魄如此!

他,甚至有冲动和她死在一起,就此做一对同命鸳鸯。

可惜,他始终做不到!捂得死紧也要冒出来——人的自私。一个英勇的念头过后,有无数念头跟过来——人世间有太多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有比杨玉环更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比如权力。他不是天生的情种,他是天生的政治家,形势危急,本能会教他权衡利弊。

现在掂量出来了,他必须承认,他对她的爱是真的,但那是有底限的,他与权力的结合才是灵肉相契至死不渝的。宁愿失去她,也不可失去它。

她何尝是甘心的?但为了保全他,她决意赴死了!她定了定神,凄惶而坚定地出口:“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这是杨玉环聪明的地方,她不能有负大唐贵妃的身份,叫人看了笑话去。她不能赖着不死。他给予她太多的恩宠,现在到了收取回报的时候。他能说出“拼代你陨黄沙”,已经是很见真情了,她该满足,不能奢求太多。

这也是李隆基聪明的地方,他要让这个女人心甘情愿的为他去死,死而无悔。他不要落个逼死女人顶罪恶名。

也许我不该这样去质疑他们的感情,但我觉得,生死关头,要不就仓促地什么都来不及想,要不就神智清明,心念电转,一瞬间洞悉一切。知与不知,本来就是一线之隔。

杨妃的清醒和大义,令旁观者也落泪。但固有的观念让他们习惯保全皇帝,从古至今没有为了保全妃子,连累皇帝的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在旁就势规劝:“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瞧瞧,自然有人来帮他搭好台阶。李隆基虽然泣不成声肝肠寸断心乱如麻,依然明白的做出了割舍:“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凭娘娘罢!”

虽然我理解李隆基。但这句话真叫人生气,齿冷。什么叫“执意如此”,但凡有一线生机,她愿意去死么?什么又叫“做不得主”,他平时的决断都到哪去了?生死之事,岂能但凭!说到底,他只是不想被连累。

他怕死!

她苍凉地看了他一眼。死别了,三郎!

卷三

男人的爱总是有所保留,自私是他们的本性。不要对他们心存奢望。越是尊崇显贵的男人,自保的意识越是强烈,危难关头越是靠不住。不要指望他们挺身而出。

他们能给予的只是不伤筋不动骨的物质享受,将你裹挟,让你退化到不能独立行走的地步,供他把玩。千祈别生变,一有变动,他们会第一时间弃你而去。你好像只只被丢得远远的名贵包包,用来转移劫匪的注意力,为他争取逃脱的时间。

不可否认,抛妻弃子的多是富贵中人或是正追逐富贵的人。他们会找出无数的证据来证明他的存在是如何意义重大。因此别人的牺牲也是必要的。一切,应了“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的古话。

平庸的男人也有抛妻弃子的,不过概率相应要小的多,他自己也跳不出那个圈,一样的萝卜不过换个筐装,你在旁边看着,心理也不会太不平衡,再找一个可能还不如我呢,随你折腾吧。

自私是人的天性,差别仅在于自私的程度。当一个人富有四海时,舍弃起来反不如一个凡夫痛快。你看韩凭,焦仲卿,梁山伯,他们都是没什么用,也不富贵的男子。他们也有自私懦弱的时候,但最后关头他们把持住了,对爱的付出是倾其所有的。

白练绕颈时,她想起之前所有的繁华和盛大。呵!原是为了今日的凄惶陪葬!她想起流传久远那句嫉妒她的话,三千宠爱在一身。若然,三千的悲怨也应在一身,还会有人羡慕吗?

她被缢杀了!

人生在乱世,要比死在乱世好。生在乱世,对自己的死早已有了准备,死在乱世,措手不及,是个一点不好笑的玩笑。

马嵬坡的动乱算是被遏制了,皇帝的车驾入了西川,宿在剑阁。

直到在这一夜,洪升才真正入戏了,他真正进入了李隆基的角色。听见了一个皇帝的的心跳。《长生殿》的精魂随着李隆基的思念油然而生。洪升的才情在雨打梧桐的凄清声中,缤纷地落于纸上,以酣畅淋漓地展现。

“独自登临意转伤,蜀山蜀水恨茫茫。不知何处风吹雨,点点声声迸断肠。”

夜来的急雨敲打着檐下的铁马,叮当不绝,聒的人好不心烦!李隆基惊起,失眠了,树影在窗前轻轻摇动,仿佛掩面哭泣的女人的脸。

他忆起她的死。生冷的绝望一层又一层地把他起来,他像被慢慢埋进土里,不能动弹。离开马嵬坡才不过月余,回想起来已经像是前生的事了。

“玉环……玉环……”他喃喃地,有泪如倾。

他想起白日的艰难跋涉。一路仓皇,跋山涉水,对于老迈的皇帝而言,自然是苦上加苦。洪升写富贵写得极其拙劣,写离恨却是写的真好!两只“武陵花”将失势皇帝的悲戚、懊恼、悔恨,万般复杂的心绪写得细密繁复丝丝入扣。

“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袅袅旗旌,背残日,风摇影。匹马崎岖怎暂停,怎暂停!只见阴云黯淡天昏暝,哀猿断肠,子规叫血,好教人怕听。兀的不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苦杀人也么哥!萧条恁生,峨眉山下少人经,冷雨斜风扑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