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作项目(第4/8页)

“是这样的,我们想开发一个红酒项目,想得到君总的扶持,看大家有没有机会合作。”

听谭胜这么一说,君廉的心里已经在飞速地思考:能与专业红酒公司合作当然是迅速介入这个行业的最佳途径,正好可以补充君氏在这个行业里专业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减少走弯路的风险。这点,他曾交给手下的人去办,但拿回来的资料和数据,多半都是敷衍不完整的。目前,还没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过,对方怎么就知道自己想投资这个行业的呢?而且正好在这个当口主动找上门来,这其中是否存在隐藏的目的?想着,他依然笑容满面:“你们不就是专业做红酒的吗?我不过是个门外汉,怎么反倒找我来了?”

“君总见笑了。”谭胜越发谦恭,“君总富甲一方,无论扶持谁,都能成啊。而且,君总在我们C城一直是信誉卓著,找您扶持,那是再可靠不过了。”

“哈哈,过奖了,过奖了。”君廉欲进反退,两手一摊,“但我对红酒一窍不通,隔行如隔山,我就算有这个心,只怕也是力不从心啊,这个忙,我看是爱莫能助了。”

“不会的,不会的!”谭胜不失时机地拍马屁,转头朝胡思遥说,“看看,大人物就是不一样,我们的君总就是谦虚啊。”又回过身朝向君廉,“既然是好项目,自然是要做到双方共赢才算成功。君总如果有时间,不妨听我们简单介绍介绍项目内容后再做决定。”

“好啊,我也正好学习学习。”

“那,你就向君总汇报汇报吧。”谭胜吩咐胡思遥,又朝君廉讨好地笑笑,“请君总批评指正。”

胡思遥起身从文件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问道:“能借用投影设备吗?”

君廉应道:“当然!”叫来秘书将会客室内的投影设备打开。

君廉在投影屏幕上看到可行性报告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君氏酒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时,不由心中一动。

这份报告经过丝路公司的集体讨论和修改,更加完善了。

胡思遥从红酒行业在国内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开讲,详细地阐述了建设有自主品牌的以会所形式为营销主体的红酒产业的定位与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实施的具体步骤,再讲到建设该项目的收益预期以及将在国内红酒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条理清晰,分析严谨,论证详尽可信。最后又结合君氏刚投资的几处度假山庄待开发项目,对其地势格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估。她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这项看似所耗不菲的投资,最后竟成了度假山庄的必要投资了。

君廉听得很仔细,不时提出一些疑问。胡思遥早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给予了合理明确的解答。君廉虽然一直保持着平静的神态,内心却欣喜异常:这个可行性报告来得太及时了,里面所描述的,不正是我想要做的吗?会客室内的灯光重新亮起的时候,君廉才意识到胡思遥的报告已经做完了。

“啊,胡小姐真是好口才啊。”君廉由衷赞许道,“这份报告是出自胡小姐之手吗?真是令人心动啊。”

“这些都是谭总的想法,我只是代为捉笔而已。”胡思遥微微一笑,回到谭胜身边坐下。

谭胜不由一愣,君廉的这个问题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但更令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胡思遥的回答,不禁对胡思遥更多了一分好感。听到君廉的赞美连忙欠身道:“君总过奖了。这份报告能顺利完成,小胡是功不可没的。”

君廉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他阅历丰富,老于世故,哪有看不出来的道理?暗自一笑,也不戳破:“谭总高瞻远瞩,令人钦佩。”又朝胡思遥伸出拇指,“胡小姐聪明能干,贵公司真是人才济济呀。这份报告在我看来……嗯,很好!”

“那,如果君总认可,实在是我们的福气。”谭胜再也无法掩饰激动的心情,喜形于色,“我们是不是有机会合作呢?”

“哈哈,谭总真是雷厉风行啊。”君廉笑着摆摆手,“不急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这个项目,我看是不错,没有问题。但牵涉到这么大的投资额度,我还得跟董事会商量一下。”

“谁不知道,君氏是您说了算,凡事您点了头,谁还敢说个不字?”谭胜生怕夜长梦多,恨不得立时拍板,竟有些口不择言起来。

君廉挑眉笑道:“哦?外面是这样传言的吗?那我岂不是成了独裁的暴君?传言有误,不可轻信。现代企业有现代企业的运作法则,一人说了算,那是会出问题的。”

“依君总的意思,我们接下来怎么做?”谭胜强压心头的不耐问。

君廉稍稍沉吟:“嗯,我看这样吧,我抽时间和董事会商量一下,你们先请回,等我电话吧。”

“这——”

“怎么?信不过我吗?”

“哪里哪里,当然信得过。”

看着谭胜尴尬的表情,君廉感到很满意。随意地操纵他人,能让他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感。现在君廉考虑的是报告之外的事,这份报告当然不错,但连他们的底细都没有摸清楚,怎么可能冒冒失失地就达成合作?而且,谭胜的表现太上不了台面,这跟项目计划的完美严谨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他自然要更加慎重。

“没关系的,只要项目好,君总是肯定能说服董事会的。是吧?”胡思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谭总,我们对君总要有信心。”

“对对对!要有信心。”谭胜总算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失误,连忙起身与君廉握手,“那我们就不打搅君总了,希望我们能合作成功。”

君廉笑容可掬,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胡思遥,转而对谭胜说:“我也深切期盼。”

与君廉会面过后,转眼已是三天。这三天对谭胜来说很是难熬,每天都在焦虑地等待君廉的电话。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已经不知道多久了,脑子里一直在纠结:如果君廉不愿意与丝路达成合作,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又到哪里去拉一笔这么大的资金呢?而且,君廉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报告内容,他会不会撇开丝路而与其他人达成合作呢?不行,我不能这么傻等,我要主动去联络他,哪怕探探口风。想到这,他拉开门冲外面喊道:“小胡!你来一下!”

“谭总,有事?”胡思遥马上就出现在谭胜的面前。

“我琢磨着,我们还是不能这么傻等,我们要主动出击。你现在就给君氏打个电话,找君廉,看他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我们不是说好了,耐心等他来找我们吗?”

“商场如战场,这么等下去不是个事,万一君廉那老狐狸撇开我们找了另外的合作者,我们不是坐失战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