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页)

我惊得张开了嘴。一分钟前她已经实际上承认自己导致了火灾;现在却在改口。我对她同情的帷幕已经落下,另一个面孔的莉姬•费尔德曼出现了:傲慢,骄矜,斯图尔特之女,绝不容许任何人质疑,质疑就是挑战!如果有人胆敢挑战,坚决回击他们,不要泄露任何情况!她从小就在父亲膝下聆听了这些教诲吗?

我不禁勃然大怒:“天灾?上帝啊,莉姬,那个地方是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你匆匆建好,天知道都给谁塞了钱,居然还有脸皮说那是个天灾?别想设法脱身,我也不会答应!”

“你不答应?”她转过身,一脸狂怒。“你是谁啊,也要求我该如何如何!艾利·福尔曼?你就从没犯过错吗?难道说你太嫉妒我,就这么随便攻击我?”

我惊得张开了嘴巴:“我从没嫉妒过你!我犯的唯一错误,就是让你拿钱在我眼前晃,然后接了它!”

她瞪起眼睛:“说得对,我忘了自己是在跟谁打交道!那个道貌岸然的制片人当然不在乎钱,但私下有个小小的在商店偷东西的好习惯!”

我愣住了;乔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你觉得我很蠢吗?”她声音冰冷。“我知道你好多年了,所以收起你那一套吧!还有你,”她轻蔑地对乔丹大叫着。“你好天真,以为只因为你是个好人,就能把事情办成!还以为自己的使命有他妈的多高尚!”她面对着乔丹。“你根本不知道需要多少人来干你那破活儿,好让你能从你那理想主义的高位向下俯视,赢得赞誉。”她摇了摇头。“我本该很清楚这些的:早就没人知道要心存感激了,没人会说声谢谢,还有很多人就因为我力图做好事而愚弄我!”

我打断她的话头:“你这不是利他主义,莉姬;你这是在挽回名声!”

乔丹朝我看过来,一脸的困惑:“名声?你在说些什么呀?”

“告诉他,莉姬。告诉他你父亲都做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做了一件件善事来弥补的。”

她什么话也没说。

乔丹的嗓音大起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三十年前,她父亲搞了个住房开发项目,地方很好,靠近乔利埃特;只有一个问题:房子建在了一个有毒废物堆上!动工以前他就知道这个情况。”我告诉他,有些孩子患了癌症,其中三个死了,引起的诉讼几乎让他倾家荡产;莉姬后来接手了公司。“这就是她在渡济会投资的原因,乔丹。她一直不停朝慈善机构砸钱,竭力重新得到人们的尊敬。”

“莉姬,这是真的吗?”他的声音很生硬。

莉姬不愿看他。

他突然变得面目狰狞,似乎一块玻璃裂成了碎片。他转过身,朝我的车子走去,整个身子垂了下来。

“乔丹!停住!”莉姬叫道。“咱们能把这解决的,我会处理好的。”她的声音变得尖厉起来:“求你了……不要走。”

乔丹脚步不停。

“咱们怎么办?”她恳求道。“你不能就这样结束,不能就这样完了。”

乔丹没有回答。

莉姬看着他钻进我的车,我也跟着走了过去。

“艾利……”

我停下脚步。我俩定睛看着对方。她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我,怒气似乎在消散;看上去又矮又单薄。接着,她挺直双肩,似乎要挡开对她的一击。我感到她做了个决定:“有件事你应该知道,”她最后说。

我想像不出她现在打算拿什么攻击我:“马克斯·戈登昨天打了电话,问了好多关于你的情况。我——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要我保证不跟你讲。”她抱起双肘。“可是……我觉得你应该知道。”

“是些什么样的问题?”

“问你住哪儿,有哪些朋友——诸如此类的。”

我在那里站了一会儿,朝她点了一下头,然后朝车子走去。

莉姬·费尔德曼站在那栋烧毁的大楼废墟前,毫无表情地盯着发呆;似乎尚未明白:好端端的一栋新楼房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这就是我们驱车离开时,我所看到的最后一幕。


1 英马尔·贝里曼(1918-2007):瑞典电影、电视剧、戏剧三栖导演。

2 英语里,“client”一词有客户、顾客、当事人等意思;那个警官误以为艾利说的是律师的当事人。

3 每一位美军胸前都佩戴的身份牌,俗称“狗牌”,Military Dog-Tag,是美军的必备配置,用于身份识别。

4 波来古:越南中部的一个城镇。

5 PlayStation:简称PS,日本索尼公司1994年12月3日发售的家用电视游戏机。

6 16号电线:美国16、14、20号电线中,20号的外径最小,14号的最大。

7 塔吉特百货: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在47个州设有1330家店铺,提供时尚前沿的零售服务。

8 “你”:英语里“你”和“你们”是同一个单词“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