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罪恶之国的拿破仑(第2/9页)

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便利店服务员模样的人走进来,送来了两份红茶和吐司面包,似乎都是藤枝事先点好的。

“其实,我已经吃过了。”

“是这样的吗?那我吃点儿吐司面包就好。”

藤枝拿起面包,在红茶里面加了很多牛奶,然后开始吃早餐了。

“太早起床的话总是很难马上就有食欲。”他说着话,不再提那些沉重的话题。

总算吃完了早餐,他边用纸巾擦嘴边说:“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最麻烦的问题吧!”

3

“秋川德子是在4月17日的深夜被人毒死的。4月20日下午8点40分左右的时候,秋川家的独子骏太郎和女仆佐田康子也在院子里的树林中被人残杀。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三个人确实是被同一个人害死的吗?”

“不知道。”

“不知道。小川说的未尝没有道理,说实话,连我都对此很难下结论呢!但是,为什么不在这里加上这样的事实补充呢?首先,秋川家的主人秋川骏三从去年夏天开始,就不断接到不知是什么人寄到府上的威胁信件,以至于他变得越来越神经衰弱,甚至辞掉了一切工作职务。最近几日,他的神经衰弱变得更为严重,甚至还要自己的家人保持高度戒备。其次,秋川家并不是一般的家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目前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内部关系极为复杂。大女儿虽说是亲生女儿,二女儿却似乎是同父异母,也就是秋川骏三与其他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之后不知何故收养成自己妻子所生。当然,户籍登记上肯定显示的是婚生子女。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女儿和二女儿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融洽。第三点是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伊达正男这个人的存在。对于这个人,我近来正在做秘密的调查,应该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调查出他的身世。伊达是秋川家二女儿贞子的未婚夫,两个人的婚约似乎是秋川骏三本人提出的,但从案发后贞子对伊达的态度可以判断,在有婚约之前,伊达与贞子早就已经暗生情愫,而且得到了家中人的部分认可。第四,秋川骏三在提出伊达与贞子的婚约之后,更是为二女儿付出了相当巨额的嫁妆,因此,秋川骏三和其夫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虽不知道是真是假,秋川骏三的妻子似乎也很害怕被人所害,以至于对自己的丈夫都满怀戒心,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甚至会锁上从自己卧房通往丈夫卧房的门。即使如此,秋川骏三还是对妻子的安全状况充满担忧,时刻提醒妻子要保持足够的戒备。第五,在德子夫人遇害以后,大女儿宽子迅速开始了对二女儿贞子的怀疑,当然似乎也认为贞子的未婚夫伊达是共犯。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宽子似乎对侦探小说非常了解。在她下定决心到这里来寻求我的帮助的当天晚上,也就是在命案发生以前,她还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范·达因的侦探小说,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冷静的女性。第六,在命案发生之前,除了秋川骏三,贞子是家中唯一接到威胁信件的人。但是她在命案发生以后检察官进行讯问的时候,却因为自己被怀疑是杀人凶手而变得歇斯底里,同时还对伊达的行动做了伪证。最后,就是在事件发生以后,我们完全不知道秋川骏三的内心想法,他在怀疑什么人,他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委托林田侦探来查案的,我想这些都值得我们特别留意。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过先前我想都跟你交代过,在这里是可以略去的。上述我所提到的这七点,第一点是在暗示或者明示凶手是秋川家以外的人,可是从第二点到第七点,所提供的事实却恰好截然相反,明确显示着秋川家内部有可疑人物,不,说凶手就是秋川家里的人更为正确。但是,我们看看昨天的凶案,也就是骏太郎和康子被杀的事件,凶手真正的目标是骏太郎呢?还是佐田康子呢?”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但是,从草笛的音乐来做出判断的话,凶手似乎是先把佐田康子引诱出去,在杀害了她以后,才又对骏太郎展开袭击。”我说,“当然,在此之前有个前提,也就是说凶手只有一个人,没有共犯。”

“那么,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凶手的目标是秋川家的人的话,他为什么要杀死佐田康子呢?”

“那就不得而知了。难不成,是因为感情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凶手又为什么要杀死骏太郎呢?”

“这个……那么是否能这么认为,凶手是在对佐田康子行凶的时候被骏太郎看到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时骏太郎应该在什么地方呢?”藤枝冷笑地看着我。

4

“你问我,可要知道,我并非凶手,我怎么能知道?”

“啊,不好意思,我其实只是想考虑一下你的意见。我当然清楚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佐田康子是因为草笛或者是其他暗号到了院子里,然后发出暗号让外面的人攀墙潜入到秋川家里,两个人在东南方向的树林里谈话,但谈判显然并不顺利,最终破裂,对方索性就杀死了康子。这个时候,骏太郎不知道因为什么来到了院子里,恰好看到这一幕,所以凶手为了掩人耳目就把骏太郎杀掉,随后他就顺着原路离开了现场。”

“我想差不多应该是这样子的,毕竟,秋川家的围墙上留着脚印的泥土痕迹啊!”

“这确实也能成为一种思路。假如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那么这次事件的凶手和害死德子夫人的凶手就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对康子怀恨在心的人所为。不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认为骏太郎是一个哑巴。”

“一个哑巴?”

“是的。因为就算他是一个少年,毕竟也是十五岁的男孩,看到康子被杀害以后,从本能来说至少会发出大声的叫喊,可当时并没有一个人听到骏太郎的叫声。”

“是的。这么说来,难道是我的推测又错了吗?”

“也不能说是错误,至少,攀墙潜入秋川家宅邸的人确实存在。只是,我并不认为那些脚印就是凶手故意留下的。”

“我大概明白了。藤枝,那么,你认为并非同一个人杀死了康子和骏太郎,是吗?”

“你也可以这样认为,确实如你所说,杀死康子的凶手是潜入到秋川家的宅邸的,但就在他杀死康子的同时,骏太郎也在院子里的另一端被人杀害了。这样的情况虽然并不多见,但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福尔摩斯就曾经说过:‘就算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把全部不可能的因素从事实的身上剔除以后,留下的就是真正发生的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