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嫌疑犯(第5/11页)

“徐川,你怎么知道是别人冒用我的ID呢?”那边的声音变得有些温柔,似乎是翘起了嘴角。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嘿,不光犯罪侧写结果不同,犯罪模式也不同啊。再说以你的性格……”

“你对我了解多少呢?”

“什么?”

“你是爱上我了?”

“我……”

“我们只见过几次面而已,真正相处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三天,你真的了解我了吗?真的了解一个善于伪装的心理学天才吗?”她的语气突然变得刻薄,“哼,王进还要收你当关门弟子,想不到你也是个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俗物。”

那边不是张璇?突然间我脑袋里浮现出这样的疑问。可这声音,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怎么可能不是张璇?但为什么说话的方式跟以前相差这么大?以前的张璇虽然冷漠,但却没有这么刻薄。或者,还是像她说的那样,我根本就不了解她?

“你有跟那个小女警卿卿我我的精力,不如好好查下明诚集团这案子,不要怪我没告诉你,第六个人,很快也要死了。”

“第六个?这次的soulmate……”

电话被挂掉了。

我没有回拨,而是点开手机上的网页浏览器,在百度里输入刚才的电话号码,显示的地址是S市,也就是说这张卡是在S市办的?我快步跑进殓房,冲着正跟张磊聊得高兴的徐佳道:“帮我查个号码,看她在什么位置。”

徐佳狐疑地看着我,问道:“你脸色怎么那么差?”

“帮帮忙啊,慢了会死人的。”我按照号码拨了回去,果然已经无法接通了。

“这个是要办手续的,经过主管副局长签字同意后才能调查的。我可给你找不来人。你怎么了,怎么这么急?”徐佳推了一下眼镜,好奇地看着我。

“我来。”张磊嘻嘻笑着举起手机,冲我示意,在心仪的异性面前不遗余力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张璇说得很对,男人真的是一种很愚蠢的生物。

“哥们儿,帮忙查个号码……哎呀……是我兄弟的女朋友……嗯……可不是嘛……眼看着坐人家车里……嗯……对……谁知道去哪个酒店来着……对啊……好的……”他挂掉电话,眯着眼看着我,“等两分钟。两分钟后能把位置锁定在五十米之内。”

两分钟,犹如两个世纪一般漫长。

我在殓房里不安地走来走去,张磊在一旁讲着不咸不淡的笑话,徐佳一边漫不经心地搭腔,一边满是怀疑地看着我。

张磊的手机铃声响起,是我最讨厌的《爱情买卖》,不知为何此时听来竟有如天籁。他冲我点点头,按下了接听键,没有说话,脸色却变得非常古怪。

“你确定不是搞错了?”他挂掉电话,疑惑地看着我,说,“你刚才接的谁的电话?那个人刚才就在我们局里,离我们最多一百多米!”

我疯了一样冲出殓房,冲出公安局的院子。夜已经深了,惨淡的街灯将寂寞的长街染上一层薄薄的暗黄,犹如一件年代久远的铜器。路上行人稀少,几乎可以一眼看到路的尽头。我向左跑了几步,又折了回来,向右跑去,然后又停下脚步,彷徨地张望。

那个身影,仿佛从未出现过。

我想要大声呼喊那个名字,却只能让它停留在喉间。

木然地站在街道的中央,神色冷漠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他们扭过头看着我,犹如看一条丧家之犬。

丧家之犬。

今天的天气很好。

徐川倒在柔软的芦苇丛中,嗅着微风吹过来的河水清香,透过头顶上茂密耸立的苇条看着蔚蓝的天空。一行大雁排成人字形,优雅地掠过片片白云,向着未知的方向翱翔。阳光被一张秀气的脸挡住了,只能洒落下一些金黄的光晕。

“是你吗,张璇?”徐川闭起眼睛。

“是,又不是。”她温柔地说。

“我不明白……”

“你不需要明白。”

“我想见你。”

“你不是已经见到我了吗?”

“你知道的,”徐川坐了起来,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不知名的水鸟,“这是在梦里。”

明盛公司第三接待室。

比起明诚集团的顶层会议室,这间缩水了不少,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样子,不过装修还蛮不错的。磨砂玻璃墙、布艺沙发、玻璃茶几,带点时尚气息,让人感觉蛮舒服的。

明盛公司是明诚集团的子公司之一,主要业务是在日化产品这一块。消失的张成礼、钉在墙上的陈蕊、丢到江里的卢芳都跟这个公司有紧密的联系。公司的老总叫蒋峥,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跟我的合伙人庞洪升先生似乎很熟。

嗯,是我的合伙人。庞洪升先生在送我一箱子装备的第二天,就在《S市晚报》上登了一篇专访,题目非常唬人,叫《沉默的洞悉者——名侦探背后的影子》。写这篇软文的记者业务水平非常娴熟,用了十分之一的篇幅对名侦探徐川做了简介,然后用了十分之三的篇幅强调了我的搭档兼合伙人庞洪升先生在“午夜拔头人”、“碎尸重生案”等案件中发挥的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然后用十分之六的篇幅对庞洪升先生运用心理学从事的形象设计工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就差没把价目表贴上去了。文章的最后恬不知耻地标榜徐川为二十一世纪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并称庞洪生先生为二十一世纪的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记者煽情地写道,真正的英雄都是无名的,在夏洛克·福尔摩斯流芳百世的时候,有谁还记得他有一位更加聪明绝顶的哥哥呢?

这位“沉默的洞悉者”现在就坐在我旁边,用大概七十分贝的声音跟手机里的一位成功人士谈生意。说起来我真得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曾经跟明盛公司的蒋总有生意上的往来,我是很难以这种方式约到方城的。

人脉,这东西应该是所谓的侦探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但在社会资源上分配极少的我,是接触不到所谓的上流人物的。没地位、没钱、没背景、没名气,就算削尖了脑袋往上流社会里扎,也没什么用处,运气差的被人一脚踢出来,运气好的也只是变成了上流人物的玩物或走狗。

无所谓公平或不公平。

这就是现实,接受不了,就不配存活于世。

庞洪升接完了电话,有些不太高兴,好像是生意上有点问题。他摸出一支烟叼在嘴上,点了火却不抽,“搞什么,都等十来分钟了,还没来?”

我莫名其妙地想起前不久的一个小案子,因为涉及一个富二代,我和徐佳要找他了解一些情况,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见了那位爷三分钟。

庞洪升摸出电话,正准备催一下蒋总的时候,门开了。出乎意料的是,进来的不光有方城,还有一位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少妇。哦,少妇只是第一印象,并不是说她年龄有些大,而是感觉她有一种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与妩媚,还有一种历经风霜后的干练感觉,似乎是个有故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