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潜入巴格达(第4/7页)

“事实是,总统先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巴格达存在着一个情报源,地位相当高,他愿意向我们透露萨达姆・侯赛因的最内层消息。这种消息可能意味着战争与自愿撤出科威特之间的区别。”

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点点头。他也不是萨达姆・侯赛因的朋友。伊拉克曾经是苏联的听话的客户,但已经变得越来越独立了,而且近年来其反复无常的领导人一直在无缘无故地触犯苏联。

况且,这位苏联领导人明白,如果他想执行改革政策,他需要财政和工业援助。那意味着西方的善意。冷战已经结束了,这是现实。那就是为什么他让苏联站到了安理会的一边,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那么,先生们,你们去接触这个源头吧,”戈尔巴乔夫回答,“为我们提供信息,使我们能得以理清形势,我们将会十分感激。苏联也不希望看到中东发生战争。”

“我们是想去接触的,阁下,”斯图尔特说,“可我们不能。那源头拒绝亮明身份,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他来说,风险肯定是很大的。要去接触的话,我们只得避开外交渠道。他已经明确表示他只能与我们秘密通讯。”

“那你们要我做什么呢?”

两名西方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们想派一个人潜入巴格达,作为那个情报源和我们自己之间的中介。”巴伯说。

“一名特工?”

“是的,总统先生。一名特工,伪装成伊拉克人。”

戈尔巴乔夫死死盯住他们。

“你们有这样的人?”

“是的,总统先生。但是他必须有一个住处,一个安静的、隐蔽的处所,在他收集情报和递交我们的询问期间蛰居在那里。我们请求您,能让这个人作为苏联大使馆高级外交官雇佣的一名伊拉克职员插入进去。”

戈尔巴乔夫用指尖搔了一下下巴。他对秘密行动太熟悉了。克格勃曾经执行过许多行动。现在克格勃的老对手请他协助去开展一项行动,而且要出借苏联使馆作为他们特工的保护伞。这太蛮横了,他几乎笑出声来。

“如果你们的这个人被抓住了,我们的使馆会遭到牵连。”

“不会的,阁下。你们的使馆顶多会受到某些西方敌人的冷嘲热讽。萨达姆将相信你们绝没有牵扯其中。”莱恩说。

戈尔巴乔夫思考了一番。他回想起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就这件事所作的个人恳求。他们显然认为此事相当重要,而他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认为他们对他的善意也同样重要。最后他点点头。

“好吧。我会指示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将军为你们提供全力合作。”

克留奇科夫是当时的克格勃主席。十个月以后,当戈尔巴乔夫在黑海度假时,克留奇科夫伙同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及其他人,发动了针对他们自己总统的军事政变。

两名西方人不安地蠕动着。

“尊敬的总统先生,”莱恩请求说,“我们能否请您下指示给您所信任的外交部长,而且仅限于他一个人?”

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是当时的外交部长,也是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信赖的朋友。

“谢瓦尔德纳泽,而且仅限于他一个人?”总统问道。

“是的,先生。”

“好的。只通过外交部去安排。”

当西方情报官走后,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他们只希望他和爱德华知道这件事,而不是克留奇科夫。难道他们知道苏联总统不知道的某些事?他感到迷惑。

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派遣的“约书亚”特工队,共有十一个人——两个五人小组和一名队长。队长是科比・德洛尔局长亲自选定,并从赫兹利亚郊外间谍培训学校的枯燥授课中抽调出来的。

其中一个小组来自于“耶里德”分部,该部门分管摩萨德的行动安全和监视。另一个小组来自于“内维奥特”,其专长是窃听、破门入室——简言之是对付无生命目标或机械电子产品。

十名队员中有八名能说过得去的德语,而队长说得相当流利。另两人是技术人员。约书亚行动的这支特工队潜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已有三天了,他们从欧洲各个城市分别进去,每人都持有完美的护照和身份掩护。

如同他搞耶利哥行动一样,科比・德洛尔又打破了几个规矩,但他的下级没人与他争论。约书亚已被定为是一项不许失败的行动,而且由于是局长亲自发起的,意味着具有最高优先权。

耶里德和内维奥特小组通常各有七至九名特工,但由于目标应该是平民,没有敌意,未经训练,未起疑心,所以这次队员的数量减少了。

摩萨德驻维也纳情报站站长已经安排了三座安全房,还有三名“波特”负责房子的清洁和采购食品。

波特通常是以色列青年,往往是学生。摩萨德对他的家庭背景彻底审查后,让他干跑腿的活。波特的工作是外出购物和其他日常事务,但不能提问题。作为回报,他可以免费居住在摩萨德的安全房里,这对于在外国城市求学的拮据的学生来说,是一大实惠。当执行临时任务的特工队进驻时,该波特必须搬出去,但还是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洗衣服和买东西的零活。

虽然维也纳似乎算不上一个大都市,但对于谍报界来说,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可追溯到一九四五年,当时,维也纳作为第三帝国的第二首都,曾被盟国占领,并被划分为四个区域——法占区、英占区、美占区和苏占区。

与柏林不同,维也纳获得了自由,最后连苏联也同意撤出,但条件是维也纳和整个奥地利必须完全中立。一九四八年柏林封锁期间,随着冷战的开始,维也纳很快便成了谍报活动的温床。由于她恪守中立,几乎没有自己的反间网,靠近匈牙利和捷克边境,对西方开放但也与东欧相容等原因,维也纳是各国情报机构一个完美的活动基地。

摩萨德一九五一年成立后不久就看到了维也纳的优势,于是向那里派遣了情报人员,阵容极其强大,使情报站站长的级别实际上超过了大使的级别。

后来,这个优雅的前奥匈帝国的首都成为超级隐蔽的银行业中心和联合国三个独立机构的所在地,并为巴勒斯坦人和其他恐怖分子所看好,成为他们进入欧洲的门户。所以摩萨德当初的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奥地利虽然也有反间谍机构和国家安全机关,但由于她信守中立,所以反间力量薄弱,能轻易躲开,摩萨德特工们叫奥地利的反间人员是“饭桶”。

科比・德洛尔挑选的特工队长是一名坚强的卡查,曾在柏林、巴黎和布鲁塞尔执行过任务,有多年的欧洲活动经验。